宾语前置句,句子结构?

一、语序

1、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古代汉语要求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宾语前置的种类:

在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作为宾语时,需要将其放在句子的前面。

谁敢欺负我,是在欺负天吗?

在介宾结构中,宾语通常位于介词之后。例如,有一句谚语:“为之者谁,听之者孰令”。

⑷在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常常被前置作宾语。例如:“日月逝矣,岁不与我。”、“臣未听闻过。”。

在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中,可以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宾语必须使用代词进行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难道岂不是为了谷物吗?继承先君的喜好。”“我听说为国家服务并不是不能克服大小之难题,而是缺乏以礼仪来确立地位的问题。”

宾语前置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⑴ “只有+ 宾语+ 才能+ 动词”。

“此(是)之谓……”是一个常用的固定表达方式,用来表示“这就是……”或“可以称之为……”。

谓语前置是指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句子中谓语动词出现在主语之前的语法现象。

何哉,尔所谓达者?我对你所谓的达者有些疑问。

哎呀,这个世界真是奇妙啊!

二、被动句

被动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特定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另一类是没有特定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①在意念上,被动句是指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而是通过主语的意思来表达被动的性质。

何况君之宠弟乎?蔓草虽然难以除去,但是君主对待宠爱的弟弟更加困难。这句话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根据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推断“蔓草”是被除去的,这构成了被动句的意义。

有四种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它们分别是:

“于”字句是一种用于动词后面引导表示行为主动者的结构。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载了郤克被箭射伤的情景,他的伤口流血不止,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敲打着战鼓。在这里,“郤克”是被动的,而“矢”则是主动的动作的执行者。

⑵“为”字句:

1、以+行为主动者,如:卒以天下为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以”引进行为主动者”天下”

2、“为……所”式,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义更加明确。

2、“为……所”式的使用可以更加明确表达被动意义,例如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提到,夫直义者不会被人所容忍。

被动句是一种语法结构,用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而不是执行者。在汉语中,可以使用“被”字来表示被动。然而,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见”字来表示被动的意思。

例如,原句“他被老师批评了。”可以改写为“他见老师批评了。”这里,“见”字表示他被老师批评这个动作所影响。

另一个例子是原句“这个问题被解决了。”可以改写为“这个问题见解决了。”这里,“见”字表示这个问题被解决这个动作所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见”字来表示被动并不常见,更常见的是使用“被”字。因此,在正式的写作中,建议使用“被”字来表示被动。

1、见+动词

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到了“见”这个词,它是一个被动的助动词,不能直接表示行为的主动者。

2、“见……于”句式

我常常在大方之家受到欢迎和笑容相迎。《庄子·秋水》中的“见”字表示被动,而“于”字则表示进行动作的主动者,这种“见……于”句式更加突出了被动的意味。

⑷“被”字句

1. 被怀疑而信任,被诽谤而忠诚,能不感到委屈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助词“被”用来表示被动。

2.今月十三日,臣应尚书之召而回。介词“应”字表明了臣对尚书的召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0843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