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考试卷比较新颖,应该说比较适合我的口味。比如,数学试卷里有沈括《梦溪笔谈》之运用,还有古建筑的运用。有人从中医学上、心理学上解释:智商高的人,行动的矮子;智慧灵活的人,喜欢发现创造灵感,动手能力强,艺术修养高,属于思维独立的人。史上很多艺术家,无论遇到什么磨难都能克服,贝多芬耳朵失灵还能弹奏音乐;梵高,当时大家觉得他是个疯子画家;绍兴很多文化艺术上的古人、师爷类别的徐渭艺术家,也曾被人认为是中国的“梵高”,可他们这些人的作品都是大师级别。想起自己中学的一段经历,某次数学只得59分,因为怕老师骂,就亲自在卷子上画古朴的房子,我画的就是绍兴阳明故里桥沿边的建筑。虽然我当时不知道王阳明是个多优秀的心学大师,但因为买菜过桥经历,看见什么就记住了。很多年以后读王阳明这个人才明白,原来这是我从小一步一步用脚去探索发现的一条规律。
解开传统文化的宝贵,只认识艺术上的技能远不够,如果仅有技能,从十几岁开始为什么我没有开始画画?而是要在社会反复实践、磨炼、修心、得道、齐家、悟道读些经典著作才明白道法自然规律对我每一步的安排。可想而知,当时机缘不成熟,首要责任不是要我考高分,而是自己的身体先健康起来,并与环境风水宝地实现天人合一的融合境界,我要先学会从小在课本以外谋生的磨炼,学会克服困难,成熟后才能认识到一手古建筑、古典民俗、地方古籍,谱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境界,接触到历史上、艺术上的经典著作。那么,此次高考语文作文甲卷题目给的是《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材料、广东的卷子写有关围棋的下法“本手、俗手、妙手”、浙江的卷子写有关创新的问题。我相信,今天的孩子18岁拿到这些题目一定蒙了,因为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如何下笔有神?《红楼梦》这个话题呢,不是说你看过、读过,甚至读几遍也难懂,此书奇妙的地方那就是并非普通人能随便读懂它。这是一本人情世故的修炼秘籍,它是我们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作者是一个经历者,饿着肚子写出来,并不知道他的书将来是这么大艺术价值,年轻时真读不懂写啥的。《红楼梦》里的少男少女,都是宝玉的红粉佳人。古人云:正心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治国。每一层境界,都在告诉贾宝玉这样的少男要理解开篇《好了歌》最后的道法寓意,这些女孩子全部都是他人生的修炼,道破人生的使命,将来步入社会实践才能磨炼出真正的品格,认识自己的家道、国事的开创之路。我们总说,每个人要有独立的思想觉悟,但你不认识家道、家国情怀,你能创造什么出来?你书都没有读明白,怎么理解古典教育的文明建设高度?
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作文写《红楼梦》的话题时,就要理解“翼然、泻玉、沁芳”的每层境界的提升高度。比如,我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时代后参加高考,我们一路求学第一阶段是学校老师整理的知识传播给我们的,我们的认知是从学校老师那里认识到的书本理论知识,而老师是从不同的教材统编整理资料的,这个阶段叫“翼然”,就是保证每个人接受义务教育,考上理想的大学,属于“直接移用”的境界,没有去参加古典研学、社会实践的。可惜,这条路不是每个人有这么大的高智商记住海量的知识,至少我本人是那种笨孩子出身。而第二个阶段叫“泻玉”,就拿班级、其他学校优秀的学生做例子、榜样,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这个方法当然有好的地方,但坏处更多,就是当你学会了别人的经验,超越了别人,别人不高兴了,你就危险了,显然这条路将来在社会行不通,属于“借鉴化用”的境界还不高。第三个读书的阶段叫“沁芳”,思考周全、含蕴温婉,像一种女性教育能量的回归,不断悟道、读经典、开悟启迪自己,思考阴阳和合的养生之道,运行地方文献的特点,编成自己古朴的读书研学旅程,这个过程的读书境界属于“创新意境”的高境界,所有的思考是站在“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大境界圆通做人、读书、做事,走出自己与现实生活的古朴路子。因此,“翼然、泻玉、沁芳”是随着读书、经事、待人的过程而改变了境界层级高度,有了“创新意境”的高度读书、做人、做事,就能容易理解前两者的思维逻辑,做到元善、修身、齐家、治国理政。
那么,广东卷的下棋之法“本手、俗手、妙手”其实也一样,同样是“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创新意境”的转换。
读经典著作的意图,在于悟对书艺,明了道中意境。《道德经》言:一生一,二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解开经典著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生境遇穷通,心境自然相伴……
古莲
2022.06.10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