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调研报告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人类实现劳动价值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阐释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的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了提升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实践路径。
    二、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1.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创造活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他还对青年群体的生气和活力做出了高度评价:“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代表,这种奋发有为的青春活力、不拘一格的创造能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特点,都是创造性劳动得以实现的必需条件。也就是说,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精神气质与创造性劳动的内在品质要求高度契合。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引导规范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具有极强的自由活力和不循常规的创造活力,只有通过对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这种闯劲和活力才能被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种种不拘一格的想法才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获得规范。
    2.创造性劳动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大学生创造性劳动及其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性劳动实践展开的需要。创造性劳动最终是指向实践的,需要通过具有创造潜质的劳动者实现。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造性能力的群体,其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养成,是一个丰富而生动的实践叙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会遭遇种种实践难题,并通过种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从而不断获取新的劳动技能、开拓新的劳动思路。每个大学生个体都会在实践中形成真实而生动的成长故事,这些鲜活的案例会反过来丰富创造性劳动概念本身,拓展我们关于创造性劳动的理论视阈。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大学生创造性劳动实践的不断尝试和对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不断培养,创造性劳动才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意蕴。
    3.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引导、规范,并不断发掘其创造特质、激活其主动创造活力的过程。不能将大学生自由创造的潜力和活力局限于“被发现”,而是需要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确立起规范和边界,实现对自由创造力的“扬弃”。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既是有创造能力的大学生不断被培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规范性的价值引导不够充分、让大学生充分展示创造性能力的平台不够广阔、大学生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社会回馈机制不够健全等。这促使我们从实践的角度不断思考如何完善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三、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创造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其中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消极思想正在侵蚀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重塑学生新的劳动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践行创造性劳动。因此,要培养学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3059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