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开始读懂刘备
小时候读三国,诸葛亮就是大部分人心中的神:才华横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到老又不忘初心、鞠躬尽瘁,为蜀汉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是一个接近于神明、接近于伟人的形象。
后来到了十五六岁的青春时代,开始喜欢如赵子龙、关羽、张辽一般的将领:长得帅、武艺高强、忠肝义胆、能冲锋陷阵又能一统沙场,他们满足了年少轻狂时对英雄的全部幻想。
后来又被枭雄曹操吸引:自带英雄气场,拥有大抱负和大野心,狡诈又狠毒,理性又浪漫,冷酷又性情;他拥有着各种矛盾的特质,有安天下的壮志,也有治乱世的才华,英雄与奸雄的对立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再后来,毕业了,工作了,成家立业开始肩负生活的重担,少年心性渐渐被磨平,才开始理解生活的代价和世界的残酷;这时再读三国这段群英争霸的历史,才发现,原来大部分人的天分,都注定不可能成为诸葛亮和关羽,也没有那样的豪情去当曹操,终于长叹一声,才开始读懂刘备。
没落贵族,乱世起兵
刘备生于161年,涿郡涿县人,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与母亲靠贩履织席为生。《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这也是“刘皇叔”外号的由来,然而细细推敲一下,刘备出生时,汉景帝已经去世三百多年了,隔着十几代,即使他真是汉景帝之后,也不过是平凡老百姓一个,早已算不得皇族血脉。
虽然出身低微,但刘备依然心怀大志,十五岁便外出求学,与刘德然、公孙瓒一起拜入卢植门下。十几岁的刘备已经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他开始广泛地结交朋友。因刘备深谋远虑、讲义气、肯为朋友出头,很快就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公元184年,为了应对黄巾之乱爆发,24岁的刘备趁势而起,组织义勇军保护百姓,因镇压起义有功,刘备得到封赏成为了九品县尉。
寄人篱下,辗转飘零
然而很快朝廷就出台了政策:依靠军功封官的人,都要经过再次筛选和淘汰。眼看就要事业的刘备不得已带上关羽张飞,三人踏上逃亡之路,此后辗转数地,“逃亡”和“失败”成了这个时期刘备人生中出现最多的词,不信看下面的败绩记录:
建安元年,败于袁术,军队溃散;
建安三年,败于吕布,老婆被俘;
建安五年,败于曹操,关羽被擒;
建安六年,再败于曹操,流落荆州投靠刘表;
眼看十多年就过去了,刘备已经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半生颠沛流离,换一般人早就消停了,碰壁到四十多岁,早就认命了,安心呆在刘表这里,再不去肖想宏图大业。
然而刘备并没有这样做:即使他依然怀揣着“光复汉室”的梦想,并为之努力。他跑去请来被称为“天才”的徐庶,结果人没留住;这时他又听说了卧龙大名,恭恭敬敬亲自去请,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为了我的梦想。
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加入刘备阵营任军师,提出了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的计谋。
不屈不挠、坚忍不拔,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刘备从来没有丧失英雄之志,从不灰心丧气,而是默默地招揽人才,耐心地等待时机,一旦风云际会,这条蛟龙会昂首直上青云。
横跨荆益,夺取汉中
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收复荆州;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这一年他60岁。
古人云“四十多欲,大势已去”,四十岁的古人已经以老人自居了,比他更年轻的周瑜、郭嘉早已成为冢中枯骨,然而这是刘备刚刚开始奋斗的年纪,他拥有多大的恒心与不服输的勇气,才能让他在40岁还一事无成的时候,没有放弃自己,一心还想着匡扶汉室,还有着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的野心。
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屡败不馁,百折不挠。心如止水,无法被收买,也绝不妥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能短短十几年,从寄人篱下的门客,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三国志》
再回顾刘备的一生,不禁感慨,这是多么帅气豪壮的人生呀!
十五岁游学四方,快意恩仇,天下大乱时广招兵马,南征北战,刀山火海练出一身本事,一身荣光,又交到几个真心朋友,患难与共一生相随;
封侯拜将却心怀大志,又不想一生战战兢兢久居人下;
人到四十功业未成,却还没熄灭心中热血,遍访名士只为成就大业;
四十七岁已经功成名就,却伏低做小拜27岁的年轻人为军师,终成一方霸业;
年逾古稀还能为兄弟朋友之仇,不顾一切奋兵攻吴;
事败身死之际,将一生基业毫无保留的托付给那个年轻人,说出善小恶小这样的名言。
男儿真当作刘玄德!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