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 雪域高原上的精神丰碑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两路”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伟大实践中,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两路”精神,对于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壮志筑天路:“两路”精神的孕育形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10多万建设者团结奋斗,修筑了川藏、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也铸就了不朽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在筑路实践中孕育形成、在养护公路中传承发扬。
“两路”精神缘起于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和屏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西藏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作出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重大部署。修筑川藏、青藏公路,是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需要,更是落实党中央“长期建藏”等方针政策的基础。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根据西藏实际,为了不增加西藏地方的负担,及时提出了“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重要指示。他还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部队走到哪里,路修到哪里,物资就运到哪里。在川藏、青藏公路修筑的过程中,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等领导同志也都参与了公路修筑的相关决策。“两路”建成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路”精神形成于川藏、青藏公路建设的伟大实践。川藏公路沿线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地震滑坡、泥石流、雪崩等灾害频发,施工环境非常艰险。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7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两路”精神发扬于川藏、青藏公路的养护过程。川藏、青藏公路建设难,养护工作同样重要且艰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时,只是最简单、基础的路面,周边山体极易出现滚石、滑坡等险情。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川藏、青藏公路进行改造升级。科研工作者、公路建设者攻坚克难,解决了多年冻土公路、桥梁建设和养护等技术难题。一代代“两路”建设者、养护者传承“两路”精神,从“开路”到“护路”,数十年如一日,甘当路石,修筑了雪域天路,铸就了精神丰碑。
天地英雄气:“两路”精神的深刻内涵
2014年8月,A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并强调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既是对“两路”建设者历史性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两路”精神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奉命参加修筑进藏公路。面对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官兵们第一次叫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体现了“两路”建设者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力量。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者在人迹罕至、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克服高原缺氧、天险阻隔、物资匮乏等不利条件,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用青春、热血和生命筑路,修建了世界上条件最艰苦、地形最复杂、工程建设最具挑战性的两条公路。年仅25岁的张福林在雀儿山工地爆破过程中,不幸被山坡上坠落的巨石砸中。牺牲前,他对战友说:“不要管我,快把公路修到拉萨去!”“天路将军”慕生忠在一把铁锹上刻上了“慕生忠之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3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