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的意思解释,投其所好的意思解释和造句

纠错+

根据硅谷王川网文整理

21、不断纠错,迭代自身

深刻无情地剖析自己的弱点后,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这也是大多数其他人的弱点,但因为自己克服了,也同时理解了这个弱点,因此就拥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自己很清楚这个竞争优势在具体哪些点上,可以屡试不爽地不断应用。

人们普遍的弱点: 三大原因导致顽固拒绝纠错。第一,自尊心。第二,不愿移动屁股,以获得正确的观察角度。第三,错误决策的后果离自己太远,不受影响,因此觉得自己没错

另一个弱点: 在没有弄清楚事物运作的底层机制之前,寻求捷径,相信捷径,因此注定会被那些投其所好兜售捷径的人所欺骗,造成惨重损失。

阻碍人们改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决策和后果之间距离太远,反馈时间太长。因此人们可以放心地傲慢地不改错,而长时间没有得到负面后果的惩罚。

【全局观,长期观,以远期的好结果决定当下的行动是为智慧】

22、全局观,长期观

很多时候,看到某个领域热火朝天,发展迅速,人潮汹涌的时候,很自然的第一生理反应,是想马上加入进去,感受那种热火朝天的参与感。否则孤零零的掉队,大脑会自然有一种痛感。

这时候要抑制住自己的直觉冲动。参与热闹的痛快感,不一定符合你的长期利益,有时甚至相悖。

一定要以更长时间维度的视角,调查研究,分析解读。即使要参与,在信息匮乏,没有彻底理解底层逻辑之前,开始不能投入太大,要随时准备纠错。

【时空观在线,三思而后行】

23、米缸和米仓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都像米缸里的老鼠,只是有的米缸不深,爬出来毫无问题。而有的米缸虽然看上去米多,但同时也很深,一旦过了临界点,爬不出来,就悔之晚矣。

米缸的深度可以理解为各种显性的隐性的债务或负担。一个大项目一旦启动,后面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要想再纠错改变方向,阻力大到几乎不可能。这可以看成是一种隐性的米缸的深度。当人们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时候,他们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米缸太深,我已经爬不出来了"。

看上去米很多的地方,往往米缸的深度超过你的理解,是个巨大的陷阱。一个机智的老鼠,应当避开米缸,而去找米仓。

“生态”,这是另一个用来描述这种包裹着巨大利益的圈子的词。所有的人、机构都在生态中,苹果手机不仅是一种手机,还是上到芯片、小到手机套的共生生态。

这个判断取决于外面是否有明显更好的生态,和自己做得有多好无关。

泥沼的诱惑性在于热闹,因为调研理解事物本质是很费力气的,直觉上人们会把热闹人多和安全等同,这样省事。//@Zachary的升值笔记:有的米缸看起来米多,但一旦进入,就等于进入了一个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局里,进去后逃也逃不掉。进入就等于占了队要承担巨大暴雷风险。那不是米缸那是泥沼。

【米缸失去了选择性,米仓可以进行无限多次更好选择】

24、纠错反馈循环

人性都会去纠结,做事的时候如何每次可以做正确的判断。其实,这是个不可能的问题,这是个错误的伪命题。

正确的命题是如何迅速地纠错。尤其是对于重大的长期趋势而言,只要相比多数人在判断上早一两年纠错,就可以在很多地方轻松获利。

纠错应当视为一个日常的,必选的,和吃喝拉撒一样普通的行为模式。而在日常的纠错中应当果断抛弃对于自我一致性,自尊心,沉没成本等等的纠结。

让我们内心不安的其实是"不确定性",一旦自己的观点被明确地证明是错误,实际上是大好事,不确定性消除,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朝着正确方向狂奔了。这时候一定要忘掉自己的沉没成本,果断改错。沉没成本带来的自我一致性需求,是个可恶的枷锁,要果断扔掉。

纠错的一大挑战在于"全球最值"和"局部极值"的计算和比较,尤其是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而这种计算又回到思维模型的问题上了。

【纠错反馈循环要成为日常行为模式;不确定性是焦虑、不安、恐惧的来源;沉没成本是可恶的枷锁,需要果断扔掉;认知领域内最大范围内寻找更优机会】

25、更大时空寻求最优解

事后诸葛亮地看一些十几年前做生意的战略分析的案例,意识到绝大多数情况里面,这些很难的案子其实是无解的。各种约束太多,发展空间有限,利润收入机会有限。真的还不如及早抽身卖掉,然后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寻找一个更容易的问题去解决。

是的,纠错成本高的体系,迟早要毁灭于一个成本高得无法承受的错误。//@大脑学习:能马上纠错的,一定是建立试错成本低的体系,不论是思维心理上的,还是实际的成本。

我看到的案例是商学院在 2005年时分析 tivo, 这家公司提供数字录像服务,可以让用户跳过广告。但遇到各种发展瓶颈和限制,2006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同年年底谷歌就收购了YouTube, 因而有此感叹。缺乏远见不要紧,要紧的是意识到缺乏远见后马上纠错。//@何伟坚_火炬男:我也事后诸葛地发现以前想得太多

是的,探索外部的最大机会,会自然地调整,实现纠错的效果。//@黄老师观察:聚集于错误是一个向内的视角,聚集于机会才一个向外探索的视角。对错误的过度焦虑,导致了思维内卷化。

不能纠错的一个原因是惯性。按照 rumelt 的分析,惯性又细分为三类: 每天日常流程带来的惯性;企业组织文化的惯性; 周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惯性导致自己的惯性,又称代理人的惯性 (inertia by proxy)

【惯性导致难以及时纠错,适应性地形是更大原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383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午9:10
下一篇 2022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