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解读
第1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统治者以德治为政,就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岿然不动,而群星都会以它为中心来运转。”(意思是君王以德配天下,则天下臣民百姓都会拥戴他作为自己的君主。)
解读:
1、“政”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地位,理解了这个字,就能理解很多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政这个字从攴从正,念正声。攴( pū)有敲击的意思。正,匡正,不偏不倚的意思。“政”这个字的深层意思就是使用工具,时不时敲打一个不正的东西,使他恢复正位。
2、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生病了,就是身体不正了,为什么不正了,是因为自身正气不存,外邪入侵,所以中医需要用药的偏性来攻邪,使人的身体状况恢复正位,邪去则病除,病除则身正。在中医理论中,其实扶正纠偏是有一套方法体系的,这套扶正纠偏工具体系就是:治神第一,养生第二,针灸第三,汤药第四。
3、国家也是一样的,国家出现动乱,就意味着不正了,自古至今国家动乱无外乎以下五种主要的因素,第一是君主自身昏聩无能,第二是朝廷内部动荡政变,第三是后宫擅权干政,第四是异族入侵失守,第五是地方起义叛乱。
4、而治理国家一般也有几种匡正的工具,第一是未乱之世,宜用道家;第二将乱之世,宜用儒家和法家;第三是已乱之世,宜用兵家。道家的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一个正常运转的监控系统,只要天下这个运行系统不出故障,只要监控就行,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天下这套系统会自然而然的按照天定的生存法则来运行。如果天下快要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了,但是有没有开始混乱,这个时候需要赶紧用儒家的会伦理加以规范,以及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加以威慑,例如从汉至清的外儒内法、儒法互济。如果儒家和法家守不住,天下已经是烽烟四起,战火连绵,人头翻滚,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用兵家来进行武力戡乱,直到杀到剩下最后一支武装力量,天下才会重归安宁,例如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5、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的扶正纠偏系统难度是依次降低的,但是纠偏的成本却是依次增加的。而且人类的历史中,大多数是用儒家、法家和兵家在扶正纠偏。至于道家,那是一种难度极高但成本又极低的社会治理模式,基本主要存在于上古时期。其次就是儒家,儒家的纠偏系统难度仅次于道家,但是他的成本却远低于法家和兵家,所以可想而知,孔子及其弟子在当时战火频繁的时代推行儒家思想的难度,但希望凡采取立竿见影的方法的国君在低成本的法家和兵家面前,都不会轻易的选择难度高、见效慢的儒家,所以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孔子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比较难成功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第2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中的《风》《雅》《颂》一共有诗三百余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为政教化作用的核心要义,那就是:思想纯正,不偏不倚,没有邪念。
解读:
1、《诗经》一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是礼乐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的礼乐文明,礼教占一半,乐教占一半。笔者认为这些笙诗应该是当初有词但是后来亡轶了,或者只有曲而无词的纯音乐,但是乐普随着《乐经》也一起亡轶了。
2、《诗经》的本质是用来传唱的诗歌,但是儒家将其纳入六经之列,那它的层级就超越了传唱本身,直接上升到政治功用,例如诗歌是一种政治沟通的载体。正所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意思是国君用风诗教化民众,民众用风诗谏劝国君,用富于文采的诗隐约地劝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3、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他和弟子谈诗,绝不是停留在谈论浮于诗歌表面的词和曲,而是从诗的政治教化、社会功用的层面来评价。正所谓:不学《诗》,无以言。
4、《诗经》让人学识渊博。学诗不是单纯的为了歌唱。如果一个人认真的研读过诗经,他的知识自然就会渊博,诗经种谈及的鸟兽鱼虫达110种,草木蔬果多达134种。自然界中动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肆意的弥漫在《诗经》的世界中。整本诗经描绘的是一个鲜活的世界,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世界。
5、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就是通过比喻,让人产生联想,从而理解抽象的道理。
观,就是观风俗之得失,《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是对它所诞生的时代的真实记录,诗在这个层面就是史,正所谓六经皆史。
群,是使人们聚积起来,《诗经》的很多篇目具有团结民众的作用,如《无衣》篇,类似《歌唱祖国》,《保卫黄河》、《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但是他的表达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方式极其的健康、高雅、文明,其实也是符合儒家“致中和”的思想,万事万物都表现的恰到好处。
6、《毛诗序》讲: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真正将《诗经》研读通透,男可成正人君子,女可成端庄美人!外貌和行为举止都表现得端庄方正,不偏不倚,这大概就是《诗经》”思无邪”的功效吧!
7、反观当下的诗歌,诗歌居然在涉污、涉黄的道路上打擦边球,那些不少嘻哈摇滚的歌曲本质上就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教化、节制、中和不见了,全是情绪的发泄、放纵!
8、从先秦的诗经,到汉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京剧,民国小调,现代诗歌和流行音乐,宏观来看这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过程。诗歌的教化作用越来越弱,诗歌的品味越来越差,所以社会的风气越来越差,人的教养就会跟着越来越差。
第3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为政之道如果以法教的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维持社会秩序,这样确实可以让百姓避免犯错,但这样百姓对那些犯法的行为不会有什么羞耻感,因为他们是因为害怕刑罚而不敢乱为。相反,如果为政之道用德教和礼乐来教化百姓,治理天下,那么百姓对一些不好的行为就会有羞耻感,就会发自内心的因为羞耻而不乱为,并且百姓听从教导后还愿意进行自我匡正。
解读:
1、本章是在阐述“法教法治”和“德教德治”的关系。很多人可能有个误解,以为法教法治和法家是从秦国开始的,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其实法治在很早就诞生了,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被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他就是尧舜时代的华夏部落首领,那个时代距今至少4000多年了。也就是说,至少从那个时候就是德教和法教并行的。
2、德教虽然推行的难度大,但是一旦成功了,后面运营的成本就比较低,法教看似立竿见影,但是后面运营的成本就非常大!社会的道德的标准一般都是远高于刑罚的标准的。但凡涉及到法律,那几本就是触碰到社会治理的底线、红线了。
3、拿偷盗为例,法教就是颁布法律,声明偷了多少价值的东西,抓住就判多重的刑,然后为了制止和抓捕,满街道店铺的安装摄像头,成立警察、公安、法院、检察院、监狱等,这些都需要维护,但是这样仍然不能组织社会的犯罪。
德教就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你不要去偷盗,那都是不好的小人行径,是不光明的,羞耻的。这个教化就像种草,你得安利到受众的心里,让他心甘情愿的接受,从而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去干偷盗的事情,一旦社会的清风正气教化好了,那就不会有什么偷盗事件发生了,自然也不需要安装摄像头,不需要那么多民警,律师,法官无休止的处理各种偷盗案件了。但是这种苦口婆心的安利,并不能立竿见影,而且受众不听从教化,你也没有什么办法来约束。所以,法教是德教失败的产物!当德教不足以维持社会的秩序的时候,法教自然就会应运而生!
4、本章也展现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德教优于法教!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并不绝对的排斥法教。
孔子当过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这个官职就是诛杀恶人的官,孔子上任没几天就诛杀少正卯。这能说明一下几点,第一,儒家并不是大家理解的书呆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儒家原本就是既有学识,又有方法有手段的人,儒学诞生那天起就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把儒学变成纯粹的纸上学问,那都是后世的贱儒干的。第二,儒家虽然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看起来总是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但是儒家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是毫不手软,杀伐果断的,他们不仅不会曲意逢迎,还会义正严词,正道直行,刚正不阿,真正的儒者在任何时代都是民族的脊梁,苏武、文天祥,于谦,海瑞、王夫之都是这样的人!
第4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先王之道;学到三十岁时,对先王之道基本有一个大的框架,算是学有所成;学到四十岁时,才学明白先王之道之所以然;到了五十岁时,才懂得先王之道讲的内容原来都是天命所定;学到六十岁时,能彻底理解先王之道,天下事理皆能见于先王所述之道,也能用先王之道理解并通晓天下事理;学到七十岁时,基本能够做到乘物游心,而不违天理人伦,不违德教礼制。”
解读:
1、理解本章的关键在于“志于学”,搞清楚了孔子学的对象,就能理解全篇在讲什么。孔子学的内容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礼、乐、射、御、书、数这样的君子六艺。这些内容是不是孔子原创的呢?当然不是,孔子是删述六经,往上追溯要到周公制定礼乐,周公也不是原创,周承商,商承夏,夏承五帝,这些代表高级早熟的文明的典章舆服制度,较之上代,都有所损益。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先王之学至少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所以,孔子的志于学,不是学挖掘机,也不是学美容美发,而是学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等一脉相承的先王之学。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习先王之道是一件极其艰巨的任务,所以才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于学”的志也是本章的关键所在,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先王之道,为什么不是立志学习开挖掘机,学美容美发?这说明孔子在立志学习之前已经有个筛选辨别的过程,而且他在决心要学习先王之道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楚,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花毕生精力去修习,孔子是比较晚才开始研读《易经》,而且对《易经》爱不释手,韦编三绝,就是说把易经的这本书翻烂了好多次,而且孔子还谦逊说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就可以把《易经》的义理研读更加透彻。可见修习先王之道的艰难!
3、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当时才十九岁。三十而立,显然不是指成家立业。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都不是在说孔子自己的人生规划或人生轨迹。而统统都是围绕学习先王之道来展开的。从十五岁立志开始学,学到三十岁,才开始弄清楚大概的框架,到了四十岁才基本弄清楚了先王之道讲的什么意思,到了五十岁才之道先王之道为什么这样讲,到了六十岁,就能一通百通,用先王之道理解天下之物理,到了七十岁,才能达到庄子讲的“乘物以游心”,才能做到驾驭规律、通晓天下运行的思想和法则,才能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4、深刻理解这一章,也能体会到如果一件事比较容易办到,就不需要立大志、发宏愿。孔子之所以立志,就是因为需要研习的先王之道极其的艰难,不仅研习艰难,而且发扬光大,付诸实践更加的艰难,孔子花了一生在修习,花了14年周游列国付诸实践,但是终其一生都没有见到太大的成效,但是孔子依然没有放弃,晚年开坛讲学,把希望的火种传递给后世。就这种大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拯救天下苍生的宏愿,尊一声圣人千古,当之无愧!
第5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不违背礼,就是孝。”
樊迟给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违背礼。”
樊迟问:“先生您那么说是什么意思?”
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葬礼安葬父母,按照祭礼来祭祀父母。”
解读:
1、孔子故国的一位贵族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桓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颇有重农思想,因曾向孔子问“学稼”而遭训斥。
3、这一章又是在阐述孝道,很多人把无违理解为,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样理解使得前后文义理不通。孟懿子问孝于孔子,孔子特意将这个又讲给樊迟,而且还重点阐述,无违就是父母在世需要以礼事之,去世后也要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可见论述的核心在于礼,所以无违,不是指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而是要不违背礼。
4、本章的启示:对父母的孝,不是单纯的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这么肤浅,而是不违背礼。礼是整个社会伦理的规范,其中不仅涵盖了孝,还涵盖了仁、义、忠、信等等,把礼学通透了,孝自然就明白了!
第6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在父亲孟懿子死后,问孔子同样的关于孝问题。孔子回答:“只要想到当你生病的时候,父母有多么焦虑,你就知道该如何对父母尽孝了。”
解读:
1、孟武伯是上面提到的贵族孟懿子的儿子,姓仲孙,名彘。“武”是他的谥号,此人好武而莽撞,孔子深知以他的性格平时多半会冲动意气用事,父母因此会为其操心担忧。所以孔子刻意回答,要他想想自己生病了,父母是怎样忧心操劳的,言外之意就是为人处事要以时常考虑父母之心,父母之忧,能做到照顾好自己,谨言慎行,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忧,那对于他来讲就是孝!
2、本章的启示:一个成年了,却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时常让父母忧心操劳的人,是不够格谈孝的!
第7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也同样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回答:“如今将仅仅能够赡养父母的人称之为孝子。但是,那些狗和马,也有人在喂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发自内心的敬爱和尊重,那赡养父母和喂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
1、子游,孔子的学生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第九人,“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子游有能力赡养父母,但对父母敬重不足,所以孔子在教子游孝道的时候重点强调要“敬”!意思就是有钱人不是说把父母送到五星级养老院就是孝道,养是一回事,敬是另一回事,养是动作和能力,敬是态度和情感。孝道的根在于敬,而不在于养!
2、前面讲了,儒家思想的孝道,绝不是表面做给世俗看的,需要有深厚的道德情感,当然现如今,人们只能做到赡养父母,就被称为孝子,儒家认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在赡养的同时,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敬重父母,父母养育之恩,重如泰山。因此,只养不敬,无异于养牲口,本质上就是给口饭吃,儒家思想认为,这样根本上就算不上孝道!
3、反观当今社会,不少人养着阿猫阿狗,每天呵护的无微不至,但是这种爱护关心都吝啬的用在父母身上,牲畜和父母孰重孰轻都不明白。在儒家看来就是,人畜不分,德之悖也!
第8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乎?”
子夏也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回答:“在侍奉双亲的时候没有什么脸色。但是家里有什么事,子女帮忙操劳,有好酒美食的时候,让父母先享用,你以为这就是孝道了么?”
解读:
1、前面讲子游能力有余而对父母敬重不足,而子夏为人,礼节敬重有余,而温润敦厚不足。所以孔子在教导子夏的时候,重点又教他不仅要有能力行动,不仅要礼节,不仅要敬重,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温润态度,表现出来一般就是和颜悦色!
2、有心平则有气和,有气和则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一切都得从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开始!本篇一连四章连续讲孝,在儒家思想中,孝是人伦纲常之根本,是礼义廉耻之根本,同样也是为政之根本。
孝道是一场修行,需要从内心深处最深厚的道德情感出发,对父母,对长辈,能做到有能力,有态度,有感情,有敬重,有礼节,这是每个人人生当中的一场光荣而艰巨的修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