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阐释了其内涵、意义。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这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概论”课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增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大原创论断,必须充分运用“习概论”课主渠道,实现将其系统性、全面性进课堂进头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习概论”课教学的理论内涵
    首先要深刻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其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核心要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从构成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合性词语,由“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意识”这几个词语复合而成。“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近代学者梁启超提出来的。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并得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结论。也就是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华民族”。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界定,开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构建的新起点。“共同体”一词是近几年的热门词汇,***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个领域都用到“共同体”,其英文译作“Community”,可以理解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通俗地讲就是各民族命运相连,谁也离不开谁。而“铸牢”一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中的使用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首次提出时,***总书记使用的是“牢固树立”,之后发展成“打牢”“积极培育”,最终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这一变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铸牢”一词表现的程度和力度相对是最深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最后,“意识”一词相对来说较为熟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表现为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这意味着要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形成正确的认同感、归属感。当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解并不只是这几个词汇的简单相加,而是内涵上的有机融合。概括地讲,其基本内涵就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凸出的核心要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最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论断,要有效实现进课堂,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在把握“习概论”课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出适合课程特点、凸出“习概论”课价值导向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化热爱祖国与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就是要引导各族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必须有一个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立场和要求,这就是热爱祖国,做坚定的爱国者,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共同捍卫祖国统一。二是强化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情感归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反复证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因此,要讲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故事,引导学生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三是增强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最潜移默化的、最稳固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向来具有整体性智慧,“合”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同根让中华儿女情深意长,同源让中华儿女戮力同心,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石。四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亲如一家、勠力同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回望历史,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把中华民族更好凝聚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习概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正大踏步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综合实力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但这并不意味我国未来的发展就是一帆风顺。反之,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历史和现实已经昭示我们,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警惕面临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比如,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获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果,但同时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4197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