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43篇)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43篇)

目录

    1.2024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3
    2.2024年东方市政府工作报告 23
    3.2024年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 49
    4.202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69
    5.2024年河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98
    6.2024年黑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139
    7.2024年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169
    8.2024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194
    9.2024年隆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225
    10.2024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 250
    11.2024年潜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72
    12.202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297
    13.2024年清远市政府工作报告 324
    14.2024年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 349
    15.2024年三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388
    16.2024年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 406
    17.2024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 438
    18.2024年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 470
    19.2024年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503
    20.2024年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523
    21.2024年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 543
    22.2024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578
    23.2024年文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608
    24.2024年文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634
    25.2024年乌兰察布市政府工作报告 659
    26.2024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684
    27.2024年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717
    28.2024年岳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738
    29.2024年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764
    30.202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789
    31.2024年建瓯市政府工作报告 823
    32.2024年邵武市政府工作报告 840
    33.2024年武夷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858
    34.2024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876
    35.2024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893
    36.2024年崇左市政府工作报告 920
    37.2024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 951
    38.2024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 976
    39.2024年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 1009
    40.2024年高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1034
    41.2024年舟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1053
    42.2024年郴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1077
    43.2024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1104

2024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沧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5月11日,***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从田间地头到深水大港,光辉足迹镌刻狮城大地,从粮食安全到能源安全,殷殷嘱托指引前进方向,为沧州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汇聚起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一年的拼搏奋斗,经济运行更加强劲。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锁定目标任务、奋力攻坚突破,全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4440亿元、全省第三,增长5.8%、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全省第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一年的担当实干,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全年签约京津项目56个、总投资187亿元,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3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2亿元、增长54%。全力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津潍高铁、雄商高铁(沧州段)全线施工,曲港高速、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石黄高速沧州主城区高速口建成通车,沧州至石家庄实现高铁直达。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市4家医院纳入首批京津冀医联体,25家医疗机构实现与京津冀医学影像资料共享。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获省批准、全面启动,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窗口在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正式设立,开启雄沧交流合作崭新篇章。
    (三)一年的持续发力,沿海经济加速崛起。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黄骅港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黄骅港2035版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待国家批复。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30万吨原油码头用海确权已批准备案,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新开通至阿根廷、广州等5条内外贸航线,全年货物吞吐量增长4.99%。黄骅港成功加入世界物流护照计划,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交通强国“绿色港口发展”试点工作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临港产业加速聚集,中科艾尔(沧州)精密制造等186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晋邦新材料等166个项目竣工投产。
    (四)一年的创新突破,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筑牢项目建设“压舱石”,汇聚招商引资“动力源”,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68个、总投资3302亿元;组织四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开工项目1132个,总投资3303亿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受益企业和扣除金额分别增长80%、3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9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全省第二;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C类县清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制定实施绿色化工、管道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鑫海化工澳凯新材料、德谊生物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入园升规技改行动,新增入园企业2140家、规上企业370家,实施技改项目1501个,沧州跻身“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港氢城”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清单,远景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省级中心落户沧州。
    (五)一年的固本强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全省率先实施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民生领域审批和涉企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招投标“双盲”评审全面推行。完成88家市属国有危困企业改革退出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全覆盖,线上“一键融”平台促成融资落地超600亿元,与建行、中行签订不少于5000亿元融资支持,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成功举办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论坛、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达成合作成果165个、总投资991亿元,沧州的国际影响力、开放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六)一年的精雕细琢,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稳步推进,14个安置区开工建设,15条“断头路”基本完成,困扰多年的京沪铁路沧州站提升改造工程和沧州监狱、沧南监狱迁建工程同日开工建设,沧州上榜“2023宜居城市”全国百强,被授予“省级卫生城市”称号。成功举办省第六届园博会,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南川楼、朗吟楼等重点项目对外开放,南川老街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进县城扩容提质,谋划实施燕赵宜居县城建设重点项目189个,新建口袋公园110个,打造26条县城样板示范街道。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生产实现单产、面积、总产“三增加”,“支持河北沧州等地开展旱碱麦种植及产业化推广”写入中办、国办文件,我市获批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沧州研究院、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挂牌运行,全市100万亩旱碱麦总产24.5万吨、同比增长9.9%。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高品质蔬菜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青县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4个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沧州在全省率先实现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全覆盖。
    (七)一年的艰辛努力,民生保障更有温度。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新改扩建学校25所,新增学位3.1万个,东部教育园区加快建设。出台稳就业20条措施,城镇新增就业7.85万人。主城区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市级统一管理。沧州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成绩位列中部第一,“运河古郡文武沧州多彩非遗之旅”入选全国2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省考断面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跨流域引调水10.69亿立方米,消纳南水北调中线江水比例全省第一,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190万立方米。坚持汛情就是命令,科学开展行洪泄洪,启用献县泛区,转移安置群众4.6万人,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平安沧州升级加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积极稳妥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沧州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八)一年的作风锤炼,政府建设更有成效。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努力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一般性支出下降10%。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119件人大代表建议、401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海防、史志档案、统计调查、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唯知感恩,方能接续奋斗;唯有奋斗,方能创造辉煌。回首过去一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沧州发展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总书记的指路领航,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全程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不折不扣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的结果,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饱含着社会各界的辛劳和付出。在此,我代表沧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沧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沧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发展层级不够高,城镇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安全生产、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府部门一些干部还存在不想干事、不敢干事、不会干事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河北、考察沧州重要讲话精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把准沧州发展的方位坐标、奋进航标,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勇往直前,为沧州的今天尽心尽责、奋力拼搏,为沧州的明天聚势赋能、增光添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沧州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全力推进科技兴市、工业立市、项目强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新与旧、转与调、立与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平台建设聚集先进要素,以重大项目厚植工业基础,盘活存量、催生增量、激发变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全力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激发市场活力,从市场主体反映最迫切、阻碍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领域和环节入手,推动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并举,解放生产力和增强社会活力并重,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我们要全力保障生产安全、人民安康、社会安定,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研判风险,用改革的手段化解风险,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强化源头管控、过程管理、末端落实,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我们要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厚植民生底色、提升民生温度,始终把百姓诉求作为政府的价值追求,从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住房等重点领域入手,让群众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融入沧州发展的顶层设计,用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标注人民至上的情感刻度,真正变群众的呼声为群众的掌声。
    今年要重点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记职责使命、全力攻坚突破,在推进“三件大事”上要强担当、勇向前
    坚定不移融入协同发展大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与京津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链体系,全年签约京津项目超50个、总投资150亿元以上;推动更多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落户沧州,服务支持已落地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形成裂变效应。推进交通网络同城化发展,加快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和津潍高铁、邯港高速等项目进度,确保曲港高速(肃宁至京台段)、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西半幅建成通车。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强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120家以上。深化公共服务对接,开展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合作共建,抓好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推进京津养老资源向沧州布局。夯实雄沧合作基础,高标准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推动雄安综保区保税功能向我市延伸,实现雄安、黄骅港“区港通”顺利获批、稳定运行,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坚定不移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强化港口能力建设,实施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工程,确保总投资252亿元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期、滚装码头一期等9个项目按期开工。积极推进综合港区、散货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朔黄、邯黄、沧港铁路直连直通,提高集疏运体系运输效率。加强与宁波舟山港、新加坡港等港口合作,开通3条内外贸航线,加快建设全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构建黄骅港中欧班列“公铁海”联运新模式,增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辐射服务能力。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尽快获批、煤炭商储基地加快建设。围绕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加快山立科技化学新材料等8个超百亿元项目建设,鼓励生物医药产业由原料药向制剂重心转移,支持绿色化工产业打造国内重要的石化产业与合成材料基地。
    坚定不移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围绕加快构建“一基地、一园区、四体系、多样板”总体布局,推动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尽快挂牌运营,启动渤海新区黄骅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加快建成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育种、种植、推广、加工体系,做大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等8个盐碱地综合利用样板规模;完成“黄骅旱碱麦”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创建黄骅旱碱麦种植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做强种子“芯片”、加强“以种适地”,做好捷麦、沧麦等品种推广,在创建期内新增9个耐盐碱品种。推进总投资23.3亿元的32个农田水利工程重点项目,新建改造盐碱地高标准农田27万亩,完成2万亩旱碱麦标准化繁育等6个省级试点任务,确保154.7万亩旱碱麦丰收、秋播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制定盐碱地土地流转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促进产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突出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要提速度、强支撑
    更大力度塑造科技创新优势。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实施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制定出台市级中试基地管理办法,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50亿元。支持沧州高新区申报国家高新区。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工程,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切实把各类优秀人才引进来、选出来、用起来。
    更高质量提升现代产业层次。聚焦打造4000亿级绿色化工、2000亿级管道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石油华北石化“油转化”、博航新材料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绿色化工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培育新能源管道、智慧管道和管道装备服务业,支持盐山管道装备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促进管道装备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型。培育壮大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实施20个省级重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华北智算中心建设,加快沧州明珠年产12亿平方米湿法锂电隔膜项目建设进度,争创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城市,筑牢优势产业、做实风口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更实举措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绘制产业链区域布局图,建立“链主”企业培育库,打造一批在产业链占据优势地位、具有整合能力的“链主”企业;健全产业链“链长制”,推动“链长”“链主”协同发力,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打好“入园升规技改”收官战,完成入园企业2200家以上、实施技改项目1400个以上的硬任务。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打造、龙头领跑等“六大行动”,培育更多细分行业“领跑者”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7000亿元。
    (三)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能,在夯实经济发展根基上要蓄动能、齐发力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施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管理,健全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完善集中开工、项目观摩、领导包联和工作专班“四大机制”,确保5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工程,推进总投资5553亿元的988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爱彼爱和新材料二期等100个项目建成投产,佳博零碳智慧综合物流基地等484个项目开工建设。抢抓增发国债机遇,抓好子牙新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完善献县蓄滞洪区功能,6月底前总投资65.9亿元的44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深度谋划推进专项债、一般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力争取更多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提高运用市场手段解决项目资金难题能力。
    推动招商引资“不断档”。聚焦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精准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国际化招商,全年新签约省外投资项目超350个、总投资1050亿元以上。建强驻外招商队伍,分区域开展细分行业15场精准对接活动;加强与中外协会对接合作,举办中东地区沧州专场、中英再制造产业园招商会等海外活动。开展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行动,完善考核激励政策,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
    激活消费“主引擎”。实施传统消费提升工程,扩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开展主题购物节、消费券发放等促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活跃市场氛围。实施新型消费培育工程,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旅游文创等新增长点,打造南川老街—水月寺步行街—华北商厦夜经济聚集区,抓好总投资468亿元的8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80家以上。实施文旅消费精品工程,扎实推进宴海如梦等重点文旅项目,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
    (四)聚焦城乡融合、强化一体推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上要抓统筹、重协调
    扩大运河名城影响力。在保护中彰显特色风貌,健全运河常态化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沿线补植增绿、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运河常年有水、稳定达标,谋划实施中心城区段南北两端和泊头、青县城区段改造提升工程。在传承中深挖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建设,完成“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建设整体规划方案,打造运河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中心。在利用中创新融合发展,提档升级吴桥杂技大世界等沿线景区,推进东光至吴桥段运河旅游通航;完善沧州坊等服务功能,推动南川老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用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等载体,以多元化研学游产品聚人气、提热度,让沧州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优选地。
    增强中心城区吸引力。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确保14个安置区全部竣工,实施13条道路贯通工程,完成京沪铁路沧州站改造提升工程和沧州监狱、沧南监狱土建工程,优化东部城区布局,促进新区、老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主城区排水防涝能力,6月底前完成雨污分流及管网、泵站、干渠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确保在中央文明办年度测评和省爱卫办综合评估验收中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各县(市)总体城市设计报批,实现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覆盖、打造1—2个重点片区。坚持“留改拆建”并举,统筹规划公共服务、商业等配套设施,改造棚户区7307套、老旧小区110个,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002套。开展县城容貌环境专项整治,打造一批展现沧州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五)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和美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要聚合力、走在前
    全方位发展特色农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50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90亿斤以上。加快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一园、三场、五基地”扩规模、上水平,全年蔬菜播种面积90万亩、产量400万吨以上。发展农产品电商、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确保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示范项目主体完工,创建2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沧州蔬菜系列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国欣、华斯等企业争创国家级领军企业品牌,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20个以上。
    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村庄清洁行动,逐村明确发展方向和规划设计,全力抓好黑臭水体、违法建筑等综合治理,年底前彻底清除所有村庄“脏乱差”;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83公里,完成90个村绿化提升、35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3.8万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创建1个省级、4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区,20个省级、20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70家、380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加工业,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88%以上。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强化产业、就业、科技等帮扶,确保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上要出实招、创样板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广“智慧选址”系统应用,建设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7×24自助服务区”,最大限度便企利民。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实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与业绩挂钩制度。加快市级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着力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传播“一中心两平台”等载体,精心筹办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持续扩大沧州海外“朋友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高标准建设中国(沧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进培育跨境电商重点企业10个以上。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健全完善政策、金融、信保等帮扶措施,组织参加“冀货出海”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在更大舞台上找订单、拓市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破除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招投标“双盲”评审率达到100%。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打造全国信用标杆城市。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企业家直通车”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更多民营企业纾难解困、做大做强。
    (七)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要攻难点、打硬仗
    出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加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力度,紧盯重点因子、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打好秸秆禁烧、扬尘管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攻坚战,PM_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达到省定目标。加强重点河流、近岸海域、水系水网治理,国省考断面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完成106个农村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狠抓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改促治、以治促优,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用实招加强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万亩,创建12个省级森林乡村。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南大港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渤海新区黄骅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完成“万塘千渠百河”互联互通水系水网工程,全年引调水8亿立方米以上,建成16条(个)幸福河湖,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000万立方米。
    下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开展柴油车新能源替代、园区规划环评优化提升行动,完成5家企业环保绩效创A任务。积极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地热等新能源,推动国能集团“氢联万象”项目落地落实,全力推进海兴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万千瓦以上。
    (八)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民生改善,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要下功夫、作示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扩面征缴,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认定一批一类以上优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改扩建中小学16所、增加公办学位8000个。深入开展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鼓励高等教育和优势学科优先发展,确保东部教育园区一期工程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上半年开工,支持沧州医专学校升本,力争沧州师院校区扩建年内开工。
    加快健康沧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进智慧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打造“普惠中医、智慧中医、特色中医”示范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争创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提升行动试点市,6月底前实现农村助餐服务全覆盖。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全力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驿站(乡村书吧)建设。办好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等系列活动,申建国家级杂技文化(吴桥)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举办全民健身精品赛事20项以上。
    筑牢安全稳定底线。聚焦危化、燃气、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金融、政府债务等领域安全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加快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我们谋划提出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提请大会票决确定后,将逐个制定专项方案,真正把这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的一年,我们一定把牢方向、锚定目标、笃定前行,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一是铸牢忠诚之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中央精神体现到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以实际行动彰显忠诚本色,以务实举措展现责任担当。二是厉行法治之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恪守为民之责。大兴调查研究,践行“四下基层”,访贤于百姓、问计于基层、求知于实践。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四是永葆清廉之心。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深入开展党性党风**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防范查处金融、国企、医药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全力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五是狠下落实之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切实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奋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各位代表!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东方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预期减弱等超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进取、负重前行,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良好态势。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8.43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9.6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86.69亿元,同比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8亿元,同比下降0.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4亿元,同比增长7.2%。
    这一年,我们抢抓机遇,在海南自贸港火热实践中彰显“东方作为”。临港产业园发展焕发新活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5.1%。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发挥破局性、先导性示范作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等3家头部企业当年引进、当年开工,首开区项目从选址到开工建设仅用时3个月,创造了海南自贸港速度。高质量完成《东方临港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丙烯腈联合装置成功投产,东方石化MTBE、华盛PC等产品首次销往国际市场,华盛新材料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八所港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八所港总体规划(2022—2035年)》获批实施,5万吨级航道维护疏浚工程完成建设,10条集装箱航线稳定运行,实现从散杂货向集装箱货运跃进。全年货物吞吐量1691.64万吨,排名全省第3。全岛封关运作项目主体结构完工,8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船管站)全部竣工验收。东方机场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机场选址、航空货运等“一主两副十辅”[]报告研究,《东方机场选址报告(审定稿)》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已进入国家民航局审批程序。
    这一年,我们乘势而上,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蓄“东方力量”。文体IP加快塑造,环岛旅游公路东方段建成通车,花梨谷文化旅游区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生态振兴典型案例,俄贤岭“海南小桂林”获评海南“十佳”网红打卡点,鱼鳞洲、花梨谷等景区入选文旅部“一起去村游”线路。东方大剧院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天鹅湖》、信乐团等高品质剧目和演唱会“火爆出圈”。万达广场、花园夜市等夜间经济升腾“人间烟火”。“村BA”篮球超级联赛解锁“流量密码”,网络传播量达2.6亿,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蓄能,紫金矿业全球铜精矿配送中心项目成功落地。服务贸易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多点突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3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38家,新增“种子”企业、“瞪羚”企业3家,中正水产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十一批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企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速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五大作物[]应用技术试验核心示范区全面建成。南繁制种面积9万亩,产出的种子可服务全国水稻大田种植1200万亩,制种大县效应加速释放。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东方味美”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这一年,我们立破并举,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东方活力”。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海南首个线上黄花梨树不动产产权证交易平台投入使用,交易额突破200万元。政府拖欠款项快查快办机制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模式,入选省营商环境正面典型案例。水投集团挂牌成立,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自贸港“双15%”[]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为8家企业减免税额6451万元,84人减免税额628.8万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零跑动”改革,“零跑动”事项清单1891项,可办率91.09%? 使用率89.58%。在全省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中,我市满意度评价在A类7个参评市县中排名第2。新增市场主体12989户,同比增长37.31%。抢人才、抢招商成果丰硕,市人民医院获批设立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中正水产有限公司获评海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园区人才获国家级奖项11人、省级奖项108人。校招签约973人,新增各类人才超5500人,人才创业与城市发展实现“双向奔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达117.99亿元。
    这一年,我们标本兼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擦亮“东方底色”。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一流,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PM2.5平均浓度11微克/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120微克/立方米,均达历史最好水平。生态治理成效凸显,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国家海洋督察、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大气污染防治2项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六水共治”扎实推进,罗带河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深入实施,4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感城港湾获评2023年度全省美丽海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稳居全省第1。4个村庄通过省级“和美乡村”初步验收,38个村庄获评“清洁村庄”。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画卷在东方大地徐徐展开。
    这一年,我们内外兼修,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刷新“东方颜值”。滨海型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蓬勃开展,《东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实施,滨海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第一批就近安置房3421套全部封顶,1354套交付入住,片区群众圆了“安居梦”。创建国家卫生市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3家,新增划定停车泊位3523个,极大改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魅力东方实现华丽蝶变。全面完成八所村等7个“村改居”,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主城区室外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行政村千兆网络通达率达100%,电网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6.88%,城区和农村燃气普及率均达100%,规模水厂管网延伸供水覆盖率排名全省第1。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投入衔接资金2.5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18个。脱贫劳动力累计务工约2.9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1055元,同比增长14.08%。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生态农场各1家,大田镇乐妹村入选“全国村典型案例”,和美乡村焕发新颜。获批国家农作物评价展示基地、国家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八所镇政府、大田镇乐妹村、天安乡光益村等3个单位获评全省第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
这一年,我们牢记宗旨,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传递“东方温度”。“十大民生支出”42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20件省、市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部兑现。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5821人。竣工验收安居房75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基本养老金完成提标。平价蔬菜均价保持全省第二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货足价稳。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新(扩)建幼儿园3所,第三实验学校建成开学,提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3490个。中考取得13年来最好成绩,全省排名第5。高考高分段人数同比翻番,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多项评价指标迈入全省前列,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有力回应老百姓“上好学”的热切期盼。东方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5055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