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主题党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尽管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角度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总体上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讲一个好故事;二是建一个好团队。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故事讲好、讲精彩,一个是现代化的故事,另一个是民族复兴的故事,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下中国社会最主要的顶层设计。一个好的故事是必要的,和好故事相伴随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好的团队。只有好故事加上好团队,最后才能成就好作品,二者是要兼备的。
    在过去悠久的历史中,我们这个民族何曾如现在这样自觉把建设现代化、从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当作清晰的目标。可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讲的现代化的故事、民族复兴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讲过的最富有理想、具有最高境界和情怀的故事了。尽管有人讲中国在历史上的很多时候都是领先世界的,但那是在世界互通有无、贸易往来不充分的情况下,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闭关隔绝的情况下,是在没有充分的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所以这种领先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自然发生的结果。今天就不一样了,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客观的经济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现实。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政治、文化与文化、生产与生产、技术与技术之间都具有了充分的可交流性、可比较性,全世界也就具有了足够大的竞争与合作空间。在竞争与合作当中,全世界的GDP排名、城镇化排名、人均寿命排名、恩格尔系数排名、廉洁指数排名、人均受教育年限排名等都具有了可比性。也正是通过这种近似、相似的比较,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的道理与方向,也通过上述一系列指标表达出现代化国家和非现代化国家、发展好的国家和发展不好的国家的区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今天的中国要讲现代化的故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中国社会寻找到的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能够推动中华民族走向进步、前进与发展的方向。在世界范围内,一批国家已经在现代化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我们也要沿着这条有前景的道路走下去,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一个高规格的故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富有前景的故事,当然需要好的团队带领。那么,这个团队的建设问题,就是党的建设的问题。现代化的故事讲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领导得怎么样。现代化本身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党领导得好,现代化就走向成功;党领导得不好,现代化就走向失败。那么,党领导得怎么样,取决于什么?党的建设的水平。党建设得好,党的领导就能够发挥好的作用;党建设得不好,党的领导就不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所以,党的领导就是给现代化赋能,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发动机、驱动器。党领导得好,这台机器就能够稳稳地徐徐向前。所以,党的领导的问题因为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而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党的领导和现代化的成功与否产生了紧密的关联,党的领导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决定力量。所以,在现代化的因子中,党的领导既是首要的原则,也是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定、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的程度、水平、方向、效果,直接关乎着现代化的方向、过程、结果。
    没有科学、正确的党的领导,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高度的历史自觉、高度的国家理性自觉、高度的民族自觉。没有了党的领导,没有了这样一股自觉的力量,现代化就会变成自发性的行动,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搞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无所谓好坏、对错、成功失败。总之,没有了标准、构想、方向的现代化就失去了意义,现代化和非现代化的界线也就模糊了。所以,现代化与民族复兴,本质上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历史意识的觉醒,代表着我们党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最高的认识和理解。现代化命题的出现就是党的领导的直接结果,党的领导水平、能力、质量、效果直接取决于党的建设,所以解决党的建设的问题就是解决团队的问题。
    一、深刻把握历史方位,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充分认识在新时代党的事业中、党的二十大的工作格局里、党的二十大的政治坐标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前提,也就是得先找准历史方位、政治坐标。
    我们可以看到,在同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党的十八大与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文章是不同的,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变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是因为现代化代表着更高水平、更高程度、更强能力的国家发展方向。国家的发展逻辑当然是向前发展、向文明的方向发展。所以,由“小康社会”变为“现代化”,表达的是国家发展的正向逻辑、基本方式和路径。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往上走”?这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长的结果,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就像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整更新饮食结构一样,由于实际占有的物质生活以及我们对物质生活的理解在发生变化,所以物质的结构和精神的结构的双重变化必然催生新的物质精神平衡。现代化所代表的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更高平衡,也就是现代化强国建设。
    所以,由“小康社会”变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动性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确立现代化的主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内、对外的两个“独立”:一是对内,开始做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篇文章——现代化,其难度更大、收获更多。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把国家建设成全球第二的地位,下一步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对外,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就必然要和欧美在市场、利润等多个方面展开竞争。现代化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代表着形成和拥有更优质的资产,而这些在过去都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我们现在想“上桌子”、“吃好的”,就必然会遭遇围堵和打压。所以,东、西方的现代化本质上是竞争关系,其背后是当今世界存量的国际市场,“东方”的市场占有率高了,“西方”的市场占有率也就下降了。广义上的M2,或者说所谓有效购买力、有效需求,是一个定量,不是无限增加的。在市场的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要增强竞争能力、获得更大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回报,也就意味着挤占盈利空间。所以道理很简单,西方现代化对东方现代化的打压是必然的。可以说,现代化的本质是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力结构的重大调整。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向上跃进的国家,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必然面临上述竞争关系。市场理应允许公平竞争,我的东西物美价廉,我就有竞争能力,没有不可以参与的说法。所以,党的二十大所带来的对内、对外的两个“独立”,是我们形成国家现代化命运的一个前置性条件。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政治方位、国际方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的重要成就,那就是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从改革开放的总体性中独立出来,把中国共产党党史由三个阶段重新划分为四个阶段,让新时代获得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既要解决“知”的问题、理论的问题,也要解决“行”的问题、实践的问题。经过新时代十年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我们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完成了思想上的独立。有了这种思想准备,接下来就是行动,也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的国家有什么好、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与“小康社会”的对比来认识。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现代化包含12个方面的内容,相比十七大确立的“小康社会”多了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5324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