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中会,2002年参加教育工作。在20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中,她用“四有三者”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业绩优异。自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有近10届高三重点班执教经历,所教学生多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多年来先后在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出任贵州省中小学微课评审专家、省级示范高中评估专家,市级优质课比赛评委,承担省、市、特区各级各类示范课、讲座30余场,其中2节优质课程入选贵州省精品教育课程,疫情期间带领工作团队线上授课20余场,线上收听人数达3万余人次,开发团队课程15门,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教研员的辐射引领作用。
立足教学,研究教法,小荷初露尖尖角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其实教师拥有一桶水远远不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是一条河!冯中会深知这一道理,因此,她在教学的同时,总是不停地探索教学规律,寻找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快乐语文!冯中会尊重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她始终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什么重要,怎么教更重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她总结出自己教学语文课的真谛:功夫在课外,语文在心中。她主张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的能力。
为了提升孩子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冯中会经常组织学生练演讲、搞辩论,开展诗词大会、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她开发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栏目,每天一则《史记》故事,增长才干与智慧,每天一则《论语》故事,学习先哲的思想光辉;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她还开展了“与冯老师一起读《红楼》等经典阅读节目”;为了培养孩子们写作兴趣,冯中会还鼓励大家在假期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收集乡村民俗,撰写旅游日记……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项目和新颖活泼的学习形式为枯燥的高中生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为孩子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孩子们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一则则笑话、一首首诗词中感受到了语文课的魅力,在一次次走访游玩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家乡的风土人情,他们都把冯老师的课称为“休闲娱乐课”,冯中会也因此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2008年,冯中会在全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上班不久的她感受到了小荷初露尖尖角的喜悦。
立足管理,协作团队,百花齐放满园春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学校,对“传、帮、带”尤为重视,实行青蓝工程和“369工程”,学校采取新老教师结对的形式,安排一名老教师帮带一名新教师,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力求让新教师3年站稳讲台,6年成为合格教师,9年成为学科带头人。冯中会很幸运,她得到了副校长应旺安以及张开成等老教师的帮助,成长很快。2006年,冯中会开始带特快班,从教的20年里,带领特快班的日子已有16年。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好的老师成就好的学生,好的学生也能成就好的老师。正因为教特快班,冯中会不断要求自己每天力求进步,学校给了冯中会成长的舞台,她也很珍惜这个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发热发光。她在进步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帮助同伴,她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所以,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她也指导新教师,和她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她指导的路琼、唐娟、席娅敏等教师在六枝特区语文优质课、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都获得了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她指导的朱雪琴、马龙凤、付书英等教师也走上了快班的讲台,获得了特区骨干教师称号。
同时,冯中会还注意和其他教师精诚合作,提升班级战斗力与学生核心竞争力。2013年在担任年级组长期间,本年级邹贤坤同学获贵州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17年与高三(1)班教师所教的学生王育民被北京大学录取;2020年与高三(1)班老师所教的学生冯敬荣以贵州省第八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孙苏海同学以656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立足教研,辐射引领,只为活水源头清
经过多年磨砺,冯中会已渐渐成熟,慢慢地在语文领域里游刃有余,在《读书文摘》《都市家教》《贵州师范学院报》等权威刊物发表20篇论文,多次获得省教科院教学设计和教学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她主持的多项省市级课题结题并获奖,已由一名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多次在省市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中承担各类讲座40余场。
她不光注重自己的发展,2018年成功申报了六枝特区冯中会名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这个平台带领全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发展。截至2022年,六枝特区冯中会名师工作室学员已达30人。2020年疫情期间,她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带动全体工作室成员,在贵州省优师云平台线上授课20余节,开设线上课程15门,线上学习人数达30000余人次。
冯中会还协同语文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带领全组成员一起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的语文成绩已由原来的弱势学科变成优势学科,在近几年的全市半期、期末质量监测中,六盘水市第二中学三个年级的语文均分在全市均为第一名。
今年3月,为助力六枝特区强师工程的建设,推动六枝特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冯中会担任高中语文教师的同时还兼职教研员,承担特区高中语文教研任务,探索六枝特区高中语文集体教研路径。冯中会组织教研以来,六枝特区高中语文教研逐渐走上正轨,开展了三个阶段的高中语文集体教研模式探索,已初步形成一套集“备—教—评—测”于一体的行之有效教研模式,规范了一套操作性极强的“6+1”教研流程,完成了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优秀教学设计和两节优秀课例的打造,并编订《高中语文集体教学教研成果集》一本,统一印发到全区各所高中学校,实现了全区高中语文教师集体教研与资源共享教研设想。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摇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冯中会正是用她的先进理念,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用她的积极乐观与坦率真诚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引领着大家朝着更好更快更强的方向前进。
懂得感恩,乐于回馈,站好讲台守初心
在组织精心培养及冯中会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其得到快速成长,从一个普普通通教书匠到一个引领教研的学科带头人;从一个只管几十个学生的班主任到管理上千人的年级组长、科室主任;从以前只关注自己的个体成长,到现在带领团队共同进步……冯中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她没有忘记组织的培养,没有忘记同伴的帮助,而是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以一颗回馈之心要求自己的言与行。
2020年疫情爆发,其丈夫在抗疫前线封闭40天不能回家,冯中会也在单位严格遵守防疫要求,14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照顾,迷上了电子游戏,成绩下滑。但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冯中会舍小家顾大家,早上从家到学校,晚上从学校到家,每天两点一线,用她疲惫的足迹丈量着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她坚守岗位一干就是50天。 如今说起儿子的成绩,冯中会心里很自责,看到进入高中的儿子因落下的基础而异常吃力的学习状态她心里很愧疚。不过在被问及为什么当初要这样选择时,她说:“如果必须要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作出选择,我依然会做出同样选择。”
她用朴实的言行践行了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如命”的“三爱”精神。相信她还会在不同的领域奉献自己,为学校乃至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勤勤恳恳,深耕不辍。相信她依然会站好讲台,守住初心,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报记者
编辑:谢孟融
一审:李佳凤
二审:巫娜
三审:田维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