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202403)

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
(202403)
目录

1.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
2.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 10
3.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6
4.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24
5.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32
6.丰富文化生活 赋能乡村振兴 38
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重要维度 41
8.深刻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 50
9.深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58
10.深学笃行***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62
11.守正创新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73
12.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76
1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80
14.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 84
15.***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91
16.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104
17.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111
18.在文化交汇融合中壮大主流价值 119
19.在乡村博物馆遇见诗和远方 126
20.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9
21.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 137
22.中国式现代化深蕴文明基因 142
23.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 147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宽广的战略视野,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了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
    明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泱泱中华,煌煌神州,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机关联、辩证统一。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过时的表现形式加以创新再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紧扣时代韵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创造性转化是对历史形成的文化成果的转化,以“面向过去”为主,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实质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现代转型;创新性发展以“面向未来”为主,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未来社会形态的新内涵、新内容,是对既有文化成果的创新发展、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和现实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重构,才能做到内容翻新、思想创新和价值更新,才能做到有效创新、有质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再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互交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相互支撑的关系,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初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深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鉴别地加以对待,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化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照时代问题为切入点的与时俱进。纵览历史,文脉之所以绵延不绝,在于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在于其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找准历史纵深和现实关切之间的结合点,契合时代语境,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诉求,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和创新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为内核的主客观共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就在于历代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并顺应规律推动发展。新时代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尊重文化守正创新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只有实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才能推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顺利进行。
    激活科技赋能为驱动的内容形式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形式上。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反作用于内容,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信息化时代,需要大力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既推动内容转化和创新,也需主动转变表达形式以彰显内容,实现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景式呈现和立体化阐释。
    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重路径
    中华文明只有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变革,在传承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才能够始终保持生机活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愈发需要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又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中华文明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冲击的局面,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确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偏向。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统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增福祉。人民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文化继承、文化传播的主体,一方面要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吸引和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活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要时刻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效果的重要标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繁荣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创新技术加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裸眼3D等技术的发展,新兴科技矩阵灵活组合,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全过程,催生出文化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格局和消费方式,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态进行再吸收再创造,贡献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字文化产品,以科技赋能不断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和动能。
    坚持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文明发展史充分证明,一种文明只有在同其他文明对话中才能取长补短,只有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兼收并蓄的襟怀博采众长、融合创新,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辩证态度对待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

“二十四,写大字。”2024农历龙年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迎来了写春联的喜庆日子。春联是春节期间以撰书对联形式,营造节日气氛、祈福吉祥的重要习俗。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联习俗可追溯到公元964年的春节,孟昶写下了目前已知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联,被认为是春联的始祖。
2023年底,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走出了国门,成为目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活动之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紧扣时代主题、紧跟社会步伐,为我们带来了构思精巧、情感真挚、充满文学艺术魅力的春联作品。
    ①春的气息?
    传统春联以五言和七言短语为主,有的描写春天景色,状物及情,抒发美好寓意,如“丽日和风春浩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有的用天干地支的农历纪年寄予美好愿景,如“春潮传喜讯,虎岁报佳音”;有的抒发理想,祈福纳祥,表达美好祝福,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有的祈求国泰民安,事业发达,如“民安国泰千家乐,风调雨顺万事兴”。春联的特点,是用对仗意联的文字,通过书法艺术的表达,突出“春”字和“喜”字,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春联要有春的节令气息,有美好寓意的祝愿,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个人特色。传统春联以描写春光和节日祝福为主,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流传至今,长盛不衰。与传统春联不同,现代社会的春联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有单位联,如机关企事业学校社区春联;有景点联,如广场城门公园联;有媒体联,各种纸媒新媒体文字视频的春联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家居联,其数量最多、内容最广,也最具风采。家居联以五言和七言居多,展现了家风家训家文化,突出了喜庆吉祥福安康的色彩。总之,春联要有春的节令气息,有美好寓意的祝愿,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个人特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春联也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声,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感情的共鸣、审美的享受,成为实现城市繁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②立意积极
    春联的构思与写作,要求切人切事切景切情。春联的立意积极向上,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春联的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和风格,如国家重大庆典重要活动,时代的特殊意象和标志,对外交往的文化宣传。2022新春钟声敲响之际,三位航天英雄遥祝祖国繁荣昌盛,翟志刚书写的一副春联“逐梦飞天同守岁,龙骧虎步共迎春”,被誉为“太空第一联”。
    春联展现新中国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彰显中华崭新气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春联“北斗领航,十四五别开生面;南湖筑梦,双百年大展宏图”(何沁学)、“党建百年,国兴百业;家迎五福,人奋五更”(覃志厂)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
    春联描绘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幸福美好新生活、新志趣、新追求。2024年新春联——“龙盘中国结,福耀小康春”(陈勇波)和“盛世龙腾千万里,春风梅报第一枝”(蒋东永),表达了人民的喜悦心情,激发了人们的奋进斗志。
    春联促进乡村振兴,讴歌广大乡村的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2024龙年新春联中的“燕舞三春,春绘三农画;龙书百福,福来百姓家”(吴志良)和“春迎游子,乡间小路亲情重;福挂柴门,屋内大堂笑语高”(宋晓可),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乡村的崭新面貌和人们的幸福欢颜。
    春联书写胜景春光,寄情锦绣山河,大美风光,彰显中华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城市乡村的新气象。2024年甲辰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联的西安含光门联“春含瑞象,托一串驼铃,传来福讯;梦启长安,越千年故辙,缩短乡愁”(娄钰钗),安徽寿县征联的通淝门(南门)联“通流引梦,振翮图南,楚韵清嘉资豹变;淝水浮青,平畴织锦,春潮浩荡作龙吟”(周春季),描摹生动,想象丰富,寄托乡愁乡思。
    春联展示新时代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面貌。如“风自山海吹来,恰鲲化鹏抟,又见南国云趋,漫天霞蔚;梦随浪花绽放,正鸥欢鱼跃,试看东方潮涌,满眼春荣”(龙泉),以写深圳大鹏湾风光为主,饱含对南国的深情与热爱,更凝结着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期待与展望。
    ③与时俱进
    春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增加春联艺术魅力,给人以审美享受。
    在词法上,突出时代性。除了诗词骈赋文的运用,新词、科学名词、外来词等均可入联。2023年新春联“快递亲情,抖音拍出全家福;思归故里,微信翻开百姓年”(李小杰),将一些已流行社会的日常新词入联,写出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新生活;“万卷龙章,邀春作序;百年骏业,让梦开花”(王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梦想的追求。“兔舞巡宫中国范,龙腾破壁小康春”(陈慧萍)一联,“中国范”,也读作“中国范儿”,就是一个很有中国味道、民族气派的新词。还有一些领字、衬字、虚字、两个音节以上的数词等的运用,以及词类的活用转品等,也增加了春联的艺术表现力。
    在句法上,增加文学性。春联的句式结构多样、变化多端,广泛吸收了诗词骈赋文等各种文体的形式,突破了以诗联为主要形式的藩篱。如修辞对格的当句自对、鼎足对、流水对、嵌字对、借音对、谐音对等,丰富了春联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文学修辞的排比、拆字、顶针、设问、拟人,以及典故的运用,也拓宽了春联创作思维,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如“新时代,新征程,谁开步快如脱兔;大目标,大变局,我争春勤似耕牛”(戚万丰),一个“谁”、一个“我”,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充分表达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主人翁的创业自豪感。在句式的安排上,春联大多以五七言为常见,但在一些重要场合,也有多分句句式的长短组合,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建筑场所的需要,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内容,创新多样的艺术表现。有些春联的句式还作变格处理,我们不能看作是违律,而应视为一种突破与创新,也应该是合律的。
    在声韵上,平仄的新旧声均可使用。即古汉语平水声韵(古声)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韵(新声)均可使用,但二者不得混用,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要。如2021辛丑年“百佳春联”征集活动中的“十四五新局,铆足牛劲;万千重美景,占尽春光”(卫国),其中的十、局、足,古声读作仄声,新声普通话读平声,符合联律。
    万象更新,岁元肇启;卯归辰到,兔跃龙腾。甲辰龙年春节即将到来,让我们挥笔书春,创作更多更好更美的春联作品,以鲜明突出的主题、积极向上的内容、高雅大气的意境,凝聚起对祖国的热爱与祝愿。
    

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理念,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与追求。春节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鲜活见证,它从上古一路走来,伴随中华民族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深深融入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春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中都可以得到清晰展现。
    一
    春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一年丰收之后的庆祝活动,甲骨文中“年”就是人背负禾粟的象形字,本义即农作物的收获。在先民庆祝丰收和祈求丰收的活动之中,形成了岁末祭祀先祖神祇的腊祭。《隋书·礼仪志》记载“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说明腊祭蕴含除旧迎新之意。腊祭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说“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为上古帝王,或说为尧,或说为神农氏。腊祭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成为一个盛大节日。《礼记·杂记下》记载孔子弟子子贡看到的腊祭场面是“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当时节日气氛之浓厚。
    汉武帝以前,历代岁首所在月份各不相同,夏以寅月,商以丑月,周以子月,秦以亥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颁布太初历,确定用夏正,即以夏历正月朔日(初一)为岁首。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里,除了几次短暂的变更,汉武帝确立的岁首一直延续下来。
    历史上,岁首又被称为元日、元朔、元辰、元旦、正旦、正朔、新正、岁日等。汉代《四民月令》记载正旦之日要“躬率妻孥,絜祀祖祢”,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还要“谒贺”师长亲朋。我们看到,后世过年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大体都已形成。
    辛亥革命之后改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改称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少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源头更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其中祭祀祖先、迎新祈福等传统习俗及其精神内核亦是一直绵延不绝。
    二
    春节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节日,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新”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孜孜不懈地追求变化、追求发展、追求进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辉煌文明、历经磨难却愈发壮大的精神源泉。
    《礼记·月令》讲:“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中国古人以自然秩序为人间秩序的源头和规范,人间的生产生活、政治活动都要因循四时节律。元日是一年之始,元日的前一天则是一岁之终,被称为“除日”或“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去除的不仅是旧的一年,还意味着灾祸疫病的驱除,各种旧秽的扫除。
    “改岁宜新”,是说人们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履端元日,正始之初”,人们企盼新的一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年岁更替之际,中国人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应转悟前非”“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的自我反省,更有“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的自我勉励。无论老少,都期许新年当有新作为。
    新春“万物资始”,要“惟新政理”。《周礼》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孙诒让解释说:“正月正岁,岁时更始,将以除旧布新,明布治县(悬)法,皆所以新王事也。”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借咏元日,抒发除旧立新的意象。
    “春节”的名称其实也是在传统之上的创新。“春节”之称古代早已有之,《后汉书·杨震传》载“冬无宿雪,春节未雨”,但这里指的是立春。今天的“春节”是给旧称赋予了合理的新内涵。从遥远的腊祭到今天的春节,从桃符到春联,从压胜钱到压岁钱,还有腊八、小年、除夕、守岁、破五、元宵等年俗的逐渐形成,春节一直在与时俱进。时至今日,网上拜年等新的过年方式不断涌现,春节文化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三
    岁首在古代又称“正朔”,正即正月,朔即初一。古代正朔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史记》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自汉武帝确定夏正以后,后世虽然不轻易改正朔,但颁布历法仍然是王朝统治的象征。“大一统”除了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也体现在礼乐等方方面面。
    “大一统”观念的确立也与正月紧密相关。“大一统”一词出自《春秋公羊传》,其认为《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就是为了推重一统。于是一年之始被赋予了独特意义,成为维系“大一统”的“政教之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自汉代起,历代皆在元日举行盛大的元日朝会。四方来贺,万邦来朝,“齐八荒于蕃服兮,咸稽首以来王”,充分展现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除夕之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的“合家欢”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重视的过年方式,也使得我们早就将个人、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定繁荣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的血缘亲情之爱推广扩大至国家之爱,最终发展为心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
    四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追求团结统一,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早在《汉书》中,就有匈奴单于来会正旦朝贺的记载。《新唐书》记突厥可汗遣使“朝正月,献方物”,并称“今新岁献月,愿以万寿献天子”。后来宋辽、宋金三百年间互遣贺正旦使,更是使春节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道桥梁。
    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多仿建有元日朝会的制度。历史上靺鞨人“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党项人“岁时往来,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时至今日,各民族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年俗多种多样,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人们汇聚成一个整体。虽年俗多种多样,但其精神内核却趋向一致,都蕴含着注重亲情、不忘本源的道德情感,爱国爱家、祈望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祈福禳灾、向往和美康乐的生活理想。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五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既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礼记》说正月是一个“天地和同”的时节,“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特别强调“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反对在正月发动战争。
    春节是平安幸福的节日,反映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上古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诗经·生民》也点明祭祀祖先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以兴嗣岁”,即兴旺来年。可见祈求天人和谐、五谷丰登,从上古时代起就是新年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年丰穰,世泰平”,成为每位中国人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景。
    春节是祥和欢乐的节日。《礼记·月令》说:“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礼记·杂记下》中,孔子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解释了年末过节的意义,即忙碌了一年,需要放松开心一下,并将之上升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共欢新故岁”“相守夜欢哗”“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从古至今,祥和欢乐是春节不变的主题。
    时至今日,春节的意义不仅限于中国,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将春节确立为法定节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随着春节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
    ***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实践。以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成为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样本。深入研究其中的人文经济学,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在相互有效转化中实现共同繁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包括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恩格斯指出:“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很难设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实现现代化后还是文化的沙漠,也不能设想一个物质上十分富有但精神上很空虚的人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且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形成了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挥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从苏州、杭州等地方的实践来看,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涵养,实现以文化人,夯实经济繁荣发展的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贯彻***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等,不仅能够促进人的现代化,也能够通过以文化人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历史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比如,苏州、杭州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崇文、尊师、重教等方面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提高了人的精神文明程度,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积累,今天依然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并作出具体部署,内容包括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等。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弘扬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比如,一些企业家在兴办实业的同时,还积极兴办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成为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企业家文化不仅包括创新文化,也包括社会责任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弘扬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培育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把社会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真诚回报社会、投身各类公益事业;培育诚信守法的企业家,让他们成为诚信守法的表率,促进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的重要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相互信任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本。弘扬诚信文化、打造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合同规范实施效率、维护市场秩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长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共同遵从的道德规范。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自律,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诚信宣传和舆论监督,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诚信建设活动,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促进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这是人的思想理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前沿一线、未知领域大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对文化繁荣的基础作用
    经济是基础,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苏州、杭州等地方的实践来看,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新征程,要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扩大优质文化供给。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等等。通过源源不断提供满足不同文化消费需求的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共同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也能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不仅能够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够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强化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与同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交相辉映,共同促成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一部长江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灌溉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总书记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以***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断为遵循,进一步发掘弘扬长江文化,做好母亲河保护,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一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长江文化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总书记指出,“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这启示我们长江文化的内在要素源于四条脉络:历史的、山水的、区域的和人文的。这些内在要素彼此有机统一,融合发展。千百年来,长江之水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文化作为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势必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深入理解长江文化的内涵特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考古发现证明,史前时代长江流域已有相当高度发展的文明。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发现,印证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贡献。长江文化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徽文化、江南文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多样共生的特质。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数量丰、结构多元,沿线省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52项,世界遗产20多项,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
    长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如此。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早在6000多年前就与其他地区的先民发生了频繁而密切的交往,考古发现,大伊山遗址的器物与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中的同类器物相近。而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各类遗物也有着良渚文化的因素,同样地,良渚文化也受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长江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彰显着兼收并蓄、容纳百家的恢宏气度。
    长江文化是创新创造的文化。历史上,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发源地,稻作文明正是从长江流域向世界各地播迁的。自古至今,长江地区留下了一座座思想文化高峰,涌现出许多敢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名人,担当起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重任。近代以来,通江达海的长江流域在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在工业、经贸、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都展现了领时代之先的特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型发展。这里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丰富的红色基因与革命文化。所有这些,无不表明长江文化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伟力,正由于长江文化有着创新的特质,它才能生生不已,历久弥新。
    二
    2023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从涵养中华民族精神来看,长江文化渗透着经久不息的文脉气韵,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杰出英才。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被寄予更多的期望和更多的功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积极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保护、传承、弘扬中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保护长江文化,彰显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对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在长江生态修复中彰显文化魅力。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这为传承中华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提供有效路径。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启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各地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开展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大运河文化等重大课题研究,推进长江沿岸重要遗址考古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对长江文化资源全面保护方面,强化沿江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整体性保护,并加强长江相关可移动文物抢救性征集、保护、修复工作,建设一批展现长江文化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
    传承长江文化,提升文化价值。传承好长江文化,要在全方位研究中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加强长江文化调查研究,在推动长江文化智库建设中,把持续跟进长江文化研究作为实施徽学等区域文化研究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据库,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阐释长江文化、航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拓展长江文化研究领域,如长江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比较研究,长江流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等,并注重创新研究方法,将定量方法、“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于长江文化研究。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建设唐诗宋词水墨写意的烟雨江南,打造品质高端服务精致的城镇名片,绘就业态时尚景美民富的绿水青山现实画卷。
    弘扬长江文化,增强文化影响力。用好用活沿江城市资源禀赋,凸显长江沿线特色风貌,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有机融合,提炼长江文化标识性概念,塑造辨识度高的城市形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带。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多维传播中增强长江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聚焦文化交流和传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对话、国际文学对话等,促进交流互鉴,推动长江文化题材的舞台艺术、文创产品、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走出去”,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丰富文化生活 赋能乡村振兴

    村歌串烧、情景短剧、特色舞蹈……日前,2024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在绍兴市柯桥区新围村文化礼堂精彩上演。来自全省11个市30多个文化礼堂的600多名演员登台献技,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了浓浓年味。此次“村晚”还安排了场景展示、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为群众打造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不仅之江大地掀起了乡村文化热潮,其他广大地区各类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IP也“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中国乡村文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对繁荣乡村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明确指引。
    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奠定了乡村文化的基调,在广袤乡土上积淀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色。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乡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时代新风。讲好二者“合”的故事,须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互通共享的价值要素,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共生共荣、相得益彰,在古老而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孕育新的果实,为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新篇探寻新路子。
    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引水灌溉”,着力解决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大力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有效服务供给,持续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就地取材”,对乡土精华文化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创新并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大力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进一步落实落细。
    农民唱主角和各方搭舞台有机结合。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主体可以多元,但主角必须突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广大农民应当也必须是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坚持让农民唱主角,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导带动更多方面力量为农民“登台唱戏”搭建更大更好的舞台,促进包括“村BA”“村超”“村晚”等在内的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乡村文化精品。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重要维度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总书记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赋予的重大任务。
    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两个结合”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魂脉和根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毫不动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完成了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进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认识、分析中国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总结出新的客观规律,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并重新回到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人类解放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方面高度契合,使得两者的结合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中。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科学总结了党一百多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个结合”突出的是中国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第二个结合”强调理论与文化形态的融通,更多观照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虽然“两个结合”在结合的对象、内容、方式上有所侧重和区别,但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上是一致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既需要从中国具体实际中总结凝练出鲜活的理论,更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把“两个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辩证把握统筹推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实践为导向,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造性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
    一是要紧紧依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舞台。***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诉求。
    二是要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诉求。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历史充分证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是以文化的创新和文明的进步为先导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理解,让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世界、辩证地思考问题,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活力。蕴含其中的先进思想文化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使我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与文化基础。
    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始终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为自身的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开放包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是要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只有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保持蓬勃生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沉渣泛起。***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是对西方零和博弈、唯我独尊狭隘观念的摒弃,必定会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让“各美其美”的多彩文明在世界舞台上能够“美美与共”,使得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等有不同认识,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追求是共同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与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同价值追求相贯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民族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充满信心,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力、创造潜力和发展韧性充满信心,才能自觉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坚持民族文化传统,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弘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全面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三是要主动走向世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激荡表现出新的态势。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我们要依托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提炼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化“走出去”,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合作、文化对外传播、文化贸易投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深刻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系统阐释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明确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全面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为我们全面认识、科学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使命、新要求。
    1?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新特性
    ***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生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的交流交融交汇中形成、塑造的,具有全新的性质和特征、内容和形式。这些新特性,决定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实践,丰富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造就的,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了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单一文明模式,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在融会贯通、交流互鉴中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活力。
    2?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科学理念和实践智慧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理论是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理论创新的必然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魂脉”,不仅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思想指导、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赋予其科学理念和实践智慧;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发展的根源和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的文化生命体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当代形态。***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彰显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精神气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智慧精华,共同形塑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勇毅前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血脉,构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根脉”。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不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新的观念,促进其现代转型、现代发展。
    4?“两个结合”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必由之路
    ***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由此,“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既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又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使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正是因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才能产生深刻彻底的“化学反应”,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既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与反应,也是“本来”“外来”和“未来”的结合与反应。不忘本来,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走自己的路;吸收外来,就是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面向未来,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创新思路、话语、机制、形式,不断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新的动力和活力。
    5?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存在形式。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条件和物质载体,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的使命和表现形式,其本质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文明成果,以我国现代化发展成果为基础。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构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最基本、最强大的文化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是新的文化生命体不可动摇的基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三者汇聚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内容和主要形式,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获得不竭的内生动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从整体上完善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既需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来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因此,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诚实守信,是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人生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要求恪守合同、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体现在经济、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都应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以义取利,是金融行稳致远的关键。在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金融兼具了功能性与营利性双重特性,只有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使金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在义利兼顾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稳健审慎,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立身处世之道。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强调“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就是要坚持把握好时机和力度,稳扎稳打,稳健前行。这对于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具体金融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为金融业营造有利于风险防控和稳健经营的环境。只有做到审慎监管、有序推进,才能持续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守正创新,是金融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为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不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当然,创新必须是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受利益驱动,打着创新的名义盲目铺摊子,大搞资金体内循环、脱实向虚、规避监管。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就是既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上持之以恒,又要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
    依法合规,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金融业与货币交易关系紧密,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铲除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作风和氛围。金融业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让尊崇法律、敬畏规则、依法合规经营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新征程上,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繁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深学笃行***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立、文化上的自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自觉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广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突出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这个政治保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文化思想中带有标识性、统领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党的领导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各级党委(党组)要自觉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立足“两个前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好管好用好各类阵地,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5693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