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评语和旁批万能版小学(三年级作文批改评语和旁批万能版)

问题1:学生习作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写作方法?很多教师提出“教学生写作方法”,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就作文教学而言,“写作方法”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我们先谈一个问题:“思维”能不能教?

我认为“思维”没法教,也没有办法训练。如果“思维”能训练,结果会是什么?结果会导致教出“同一规格的人”。所以,我认为“教学生写作方法”,可能经不起细究。教师本人可能会有一些写作路径,但作文教学有没有系统的“写作方法”可教?可能没有。比如怎样描写,教师可以点拨,可以用实例启发,但是具体怎样“教描写”—— 教师只有一些可提供的“经验”,毕竟人与人不同,而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写作。

可是,如果不说“写作方法”,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实施教学,因为教学需要有依据、有目标;但如果写作方法太具体,麻烦也会出现。写作的“方法”太多太具体,小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如同现在的阅读教学,最大的干扰就是“过度阐释”,过于具体的解说以及追求所谓的“正确”,妨碍了学生的思维,也败坏了学生的阅读趣味和学习意志。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如何思考,凭什么总是要求“正确”?我们自己一直“正确”吗?几年前,有几位教师就《背影》的学习意义,在专业杂志上讨论,参与者比较多,一些高校教授也卷入争论——“朱自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想表达什么?”他们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去讨论。可是,他们忘了,是初一的学生在学这篇文章。根据那些过度阐释者的学术思考,仿佛这是学生的“最后一课”了—— 他们像是一定要在最后一小时里把《背影》的学术讨论放进学生的脑袋里。他们总是忘记学生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总是忘记学生要一生阅读,总是忘记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视角和方法。学生还处于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要一辈子学语文用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把初一需要了解的知识告诉他们,适当介绍一些学习方法—— 教师尽到了责任,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而没有必要把对某个具体文本的研究全部灌输给学生。

作文教学也是这样。你教学生写作方法,教他“描红”,而他觉得自己的体验与经验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而言,重要的是写作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我是个写作者,我每天写,你如问我有什么经验和体会,我能说出一些;可是你如问我用什么方法写作,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有个寓言很有意思,蜈蚣向青蛙炫耀:“我有40条腿。”青蛙只有4条腿,但它并不自卑。青蛙说:“我虽然只有4条腿,但是我知道自己的4条腿都在干什么。你有40条腿,那么,当你的第18条腿举起来的时候,你的第35条腿在什么位置?”蜈蚣原本爬得并不慢,可是它开始想弄清自己的每条腿都在什么位置,结果蜈蚣不会走路了。

如果要教小学生写作方法,只要叫他大胆地写,就行了。凭他的阅读经验,凭他的生活趣味,他未必不能写。但是,你如要问他“你用了什么方法”,他肯定说不上来。所以从实际出发,我觉得更需要教会儿童多读书,在学习中积累基本经验。

有时,有些技法可以点拨。比如说,学生开始写作了,你要启蒙,要引导他观察、模仿,提醒他注意先后顺序,等等。比如说,怎么给一个人画像,怎么写一个人的动作。这些都可以教一教。但是很快,有了基本的练习后,特别是调动了阅读积累以后,就可以开始自主写作,使写作富有生命力。只要有互动,只要有思考,他就能写,他就有可能“灵机一动”。他有尝试的愿望,他能把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进行改造、拼接。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路径,根据自己的观察,借助“别人的经验”,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每位教师都受过师范教育,都有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经验,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过多地去讲“写作方法”,有可能造成儿童的畏难情绪,使其无法大胆地迈开属于自己的那一步。

换个角度说,教师如果要教学生“写作方法”,他个人首先要有无穷无尽的方法,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2:有没有必要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写眉批和总评,效果却未必理想;学生也似乎不关心教师的评语,而更在意得分。请问教师应该怎么评价学生的写作?您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文时,一般会怎么做?

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涉及教育观念,和一些学校的教学要求有关。一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批细改”,还要写眉批和总评,我很不理解:仅仅是一次作文,又不是辅导小学生写世界名作,何必那样费尽心机?再说,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有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作文是不是需要眉批,是不是需要总评,要实事求是,要讲道理。有时,学生的作文完全不合格,没有批改的必要,我会直接写个“重写”。它已经是个破烂不堪的草房子了,没必要去“精装修”。

过度批改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错误认知。我上大学二年级时,有位副教授来代课,教写小小说,为我写了800字的总批。我当时看后觉得:第一,我写得没那么好,他的评语写得像赏析一样,所幸我比较冷静,没发晕(那一年我已经29岁了);第二,我想到毕业后要去当教师,如果按照这种批改作文的工作强度,教师个人健康乃至生命肯定会出问题!偶一为之,也就算了,不能以那种标准为常态,不能违反教学常识。很多教师都谈到“重讲评”的作用,我后面再谈这个问题。

我从教以后,很快就知道“精批细改”未必有多少作用。教师给学生作文精批细改,作文发下去的时候,学生会有什么想法?如果每一段都有改动,内容、语句、标点,满纸红线红字,学生一定会很沮丧。我揣摩学生的心理: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觉得个人的作文完全没有价值;他会觉得作文实在是很难的事,他不可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对那些基础过差的学生,适当做几次精批细改,也许有必要。我有时会“面批”,对学生说:“这篇作文,我们两个商量商量,把它改一改,好不好?”学生点头。“你看,这一句话,你读一遍。”他读不通,有点尴尬。“不通,你觉得怎么改为好?”学生想了想,想不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调一下顺序,你再看一看这儿能不能读通。”“这里的中心词没有了,你看是不是要加一下。”“这个词不能这样用,你觉得可以换个什么词。”……最后,让学生再读一遍,他会觉得“顺多了”“句子短了”。有时学生还会问:“王老师,下次再找你面批,行不行?”“可以。”有时我也会问,“下次你还需要我吗?”学生也可能说:“下次我自己能改了。”

我觉得小学中年级就可以这样了,到了高年级,可以有更多的办法。有些教师比较急功近利,很想在自己负责的班级教出成绩来——这个学生四年级时作文不好,五年级时作文不好,六年级是我教,一下子就好了。不要这么想。这跟吃饼的故事一样—— 吃了三块饼没吃饱,再吃半块,饱了,你不能说早知道就吃这半块饼了。学生的作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积累,我们不要把以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事硬拿到今天来做。

不要急,慢慢来。现在有个观念:学生作文好,指的是他“这篇作文”写得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教师纠结在“整篇”上,比如说小学生、初中生每学期作文不少于多少篇,高中生不少于多少篇,都在讲“篇”。可我认为,作文好,可能不在于“篇”,不一定要那样评价—— 句子很重要。对小学生来说,写出一段令人满意的话就很好了,写出几个好句子来,真是让人愉快得不得了。回忆我自己的教学,也问过好多小学、中学的教师:“你是怎么发现好作文的?”“往往发现作文里的某一句话。那句话说得很特别,让人看了以后不能自已。”教师看到某一段比较特别的话,立刻被吸引。学生的句子触动了教师的心灵,引发了他的遐想,这很重要。曾经,有一位课代表收完作文到办公室交给我,对我说:“王老师,我觉得你这个人挺不容易的。”我说:“怎么‘不容易’?”他说:“我们作文写得那么烂,你竟然还看完了。”我说:“我在等好的句子。每次作文都有一些。”我经常被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打动,乃至击节称赞。有个学生写道:“在那个春天的下午,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在一起,讲着冬天的事。”—— 看到这个句子,我真是热泪盈眶啊!—— 教师常会有这种体验:学生的作文交给你,你如果不认识他,不一定在意这句话;但作者是你的学生,你会想到他们几个人竟然“静静地坐在一起,讲着冬天的事”,这时出现了画面,你仿佛真的看见了!

学生的表达,也需要讲究好的表达方式。有个欧洲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乞丐在街头,他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没什么人给他钱。有个作家路过,在他的牌子上面重写了一行字,然后,乞丐就听到他的罐子叮当叮当投币的声音。他问路人:“那个人替我写了什么?”有人告诉他:“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个故事收在苏教版高中教材中。上课时,我跟学生讲,可不可以有其他修改的思路。学生说,也可以改成“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知道春天来了”—— 这也是很好的句子。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要试图通过“精批细改”阻遏他的想象,不要磨灭宝贵的童真。小学生如果能在他的作文中写出几个好的句子,就很好,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表扬。

不要提过高要求。有些小学教师往往给学生的作文打很低的分数,这样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小学中年级学生能写出300字(高年级学生能写出500字)的几段话,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表达愿望,哪个学生不想写好?只是目前还缺乏技巧,没有什么经验而已。好多教师喜欢读“佳作”给学生听,其实,读多了未必有好处,有些学生反而自卑:反正我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算了。

我觉得学生作文写得很真诚,有一点想法,有一点激情,就很好;哪怕有点小毛病,也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取材来自日常生活,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一点点自己的发现,要适时鼓励他。他的构思能有一点新意,但是存在一些毛病,教师要看到他敢于尝试,也很好。教师的眼睛不要只盯住作文中的一两个病句,因为学生有自己的追求,他在尝试,不要求全责备。打个比方,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临走时总要提点意见,虽然有的意见可提可不提。比如,“你们教学楼二楼走廊有一幅画挂歪了”“宣传栏上有个标题,其中的标点有问题”—— 我看就没有必要当真,他们更应当关注本校5年来、10年来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那幅画未必是挂歪了,兴许是谁不小心碰了一下;那个有争议的标点,可由学校语文教师决定有没有问题。来校视察的领导有必要对学校工作“精批细改”吗?显然没必要。

小学生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要多表扬,会表扬,表扬学生时语言应当很丰富,不要千篇一律地“点个赞”。语文教师应该是优秀的表达者。语文教师表扬学生的作文,赞同学生课堂上的一次发言,认同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应该有100种以上不同的表达,那才算是语文教师!同样,我们要批评一个学生的作文,也有100种以上不同的表达—— 含蓄的、委婉的、协商式的、直率的……只有让这个学生心悦诚服,不受挫伤,那才配得上语文教师的职业。

教师写在学生作文上的评语,很可能被他们带到遥远的未来。考虑到这个因素,作文批改真正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学校作文批改提倡“一句话评语”,不能多写,因为只有“一句话”,学生印象深刻。1999年,有个学生自由命题作文写的是《我的1919》,我一看到标题就热泪盈眶—— 少年的家国情怀,那种责任担当,一下子涌入心怀,我真是感动得不得了。可是,这位学生千余字的作文分了十八九段—— 她缺乏结构意识。要在那篇作文上写一句她能记住的话,我是写“看到这个标题,我落泪了”,还是“把本文整合为四五段为宜”?这时候,必须权衡,我想要学生记住一句话,对她来说,哪一句话更重要?作文结构松散,是她一贯的毛病,我不一定非要在这次作文中告知,我要抓住这次机会,告诉她,作文表达要有感召力。于是,我写的是“看到这个标题,我落泪了”。好些年过去,有一次,学校新入职的教师说:“王老师,某某是不是你的学生?”我说:“是的。你跟她不是一个专业,你怎么认识她的?”她说:“我们读研究生一年级时,在一个宿舍。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说:“当然了。”“当时我问她,南师附中有个王栋生老师,你觉得他怎么样?她说,‘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还行吧,当年我一篇作文的标题就把他的眼泪弄出来了。’”—— 请想一想,1999年高一,一直到她读研究生,7年过去了,她还记得“看到这个标题,我落泪了”。如果我把批语写成“把本文整合为四五段为宜”,她会记得吗?未必。语文教育有用,才可能帮助一个学生形成方法和习惯。学生用一个标题把老师都打动了,相对而言,她的段落意识也许不太要紧—— 她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所以,为有利于继续学习,教师要多动脑筋,尽量写一句让学生能够长久记忆的话。

要有丰富的表扬学生的办法。高中生相对比较好办。有一次,学生拿了作文到办公室找我,说:“王老师,你忘了给我打分了。”他可能有点不解:我写得那么好,那么认真,老师怎么只在上面做了一点点改动,没给分数。我感叹说:“实在没办法给分,真的,因为只有100分。”接着,我诚恳地告诉他:“收藏好,这篇作文可能要传代的啊!”我想的是,多年后,他会成为父亲,还会成为祖父,我要让他知道:少年时代,就可以写出感动一生、永不过时的作文!

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给学生作文打分过于严格,学生写得那么认真,那么有激情,他们有那么多的期待—— 可教师批改后发下去,不过80分。60年过去了,70年过去了,那时说不定他已经是个世界知名的学者或文学家,垂垂老矣,他回忆起自己小学时的写作经历:老师到底是为了励志,还是他没眼力、看不懂?我那么好的作文,现在已经印在小学课本上了,可是,当年的老师只给它打了一个80分。—— 不要以为没有那种可能,谁知道呢?!

我们面对学生的作文,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文章一样,像爱护自己家小朋友的文章一样,那是童心铸就的,要珍视它。

问题3:有不少老师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写作才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如何理解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它和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但真正从读到写转化起来并不容易,读得多,也不一定写得好。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只要读得多,就可以写得好。这个问题有一点复杂。先简单地说,的确有一位教授提出来: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写作。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社会中大量的读者热爱阅读,但是他们并不写作。如果说阅读就是为了写作,那么倒推来看,一个不需要写作的人就可以不阅读。这个说法把阅读功利化了,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会导致很多误读。

有这种可能,一个人读书多,他也有自我表达的愿望,有自我表达的激情,这种情况下,阅读是有助于写作的。但阅读主要是为了滋养精神,了解世界,甚至是为了消遣。阅读不一定是为了写作,但写作离不开阅读,听、说、读、写主要是为了想——促进思考,也都需要思考。与听、说、读相比,写是比较高层次的活动。一个不识字的人也会听,也会说。我也见过好多文盲,说起话来比教授厉害多了,见识也不浅。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有个农民在地头问我:“栋生,这次来访问我们国家的是个小国家吧?”我说:“是个小国家。你怎么知道的?”他说:“广播里说,‘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肯定是小国家。”你看,经验在这儿起了作用,是不是?虽然不识字,但并不代表他听懂人说话的能力不行。当时,村里面的一个盲人也不识字,但是他会给人算命,大家都认为他算得非常准。我多次观察他给人算命,说得滴水不漏。他能很好地从说话的语气揣摩别人的心理。读的层次比听和说高一点,读,有时候要经过选择,读过之后要判断,会影响自己的思想。写不同,写要表达自我,更需要思考。所以,阅读主要是培育思想情感,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写作方法的启示。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讲究读写结合,只能说这是比较经济的方法。恰当的读写结合,几乎就是在读的中间,获得一些写的技能;在写的中间,要反思自己的阅读。读和写是不是应强行联合?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儿,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单元教某种技法,你必须按照写作任务去完成,这种教学效率并不高。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四年级小朋友描写一件事情,已经能够写得很好了,而有的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如初二的学生。那个初二的学生读书非常多,在小学受过完整的写作训练,有扎实的基础,他在描写、叙述上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已经不需要老师教了,倘若按照教学计划强行去教他,反而会造成他的阅读和写作脱节。

教学生读写结合,最好的结合方式是什么?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阶段,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后顺手写三五行字,可能比较合适。写作要求里“说说你的见解,和同学讨论,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这都是听和说。写作其实应该是什么?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把主要的发言提纲写出来,把引起自己注意的几句话记录下来,对小组讨论用三五句话做一个归纳,这是很重要的“写”,这是一个可能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现在教学生,动不动就写一整篇,学生有难处。把今天的一个课堂见闻写下来;把老师强调的某一点用两行字写出来;把老师刚才的口误写出来并纠正;把本节课的一个遗憾或一个疑惑,用三五行字写出来,然后推敲……这三五行字可能是很重要的写作训练。我觉得小学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

问题4:不少男生在作文中写玩手机游戏,甚至有些打打杀杀的场景,有的老师认为这种素材不适合,对此您怎么看?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如何引导?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真的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学生热衷于电子游戏的确是个大问题,可是强行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社会环境。人们过多地使用电子设备,不但造成儿童沉迷于打游戏,儿童的学习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有问题的。

一直到退休的前一年,我才在学校学会用PPT——因为要开公开课,看到大家都已经那么熟练了,我就想学一学。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鼓励我:“王老师,凭你的脑袋10分钟能学会。”我果然10分钟就学会了。但是我上课尽量不用,我为什么一直抵制这个呢?

任何一件事,有有利的一面,肯定也会有弊端。例如我们的阅读教学,自从有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学手段日益丰富,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有一首诗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授课时,上来就展示一幅国画——《黄鹤楼送别图》。我一下子觉得这个老师的课完了。为什么?小朋友八九岁时看了这幅画,他到八九十岁提到这首诗,眼前浮现的还是这幅画,因为这是他的第一印象。很早以前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我童年时候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脑子里面是有画面的。我有我自己的想象。成年以后当老师,我就想到,我们班上50个同学面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现的应该是50个不同的画面,而且画面绝对不一样。而这个老师一展示这幅画,全班“统一思想”了。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这么被破坏的。所以说,教师不能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我们在板书的时候,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过去,我们上课时可以这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些事打动了我,支撑我度过艰难的岁月。”你说完这句话,然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俄罗斯]巴尔蒙特”。你要用1分钟或者40秒的时间把这行字写完。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跟着老师走的:是什么话打动了老师,支撑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是一个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触动的。现在,使用PPT“啪”一下子将这句话展现出来,板书过程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没有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特别要注意儿童的接受能力,儿童接受的过程比我们成人慢,他需要这个过程滋养他:他的眼随着老师的手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他的心跟着老师的思路开合自如,他吸收知识是有节律的,是有节奏的。人就是这么慢慢长起来的。我有时候想,我们的童年的心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跟着老师的粉笔字长起来了。现在,PPT在那儿闪,真是眼花缭乱。结果,学生成了一个机器人,他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这是有害的。

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跟生活环境往往有关系,跟教师大量使用电子设备,跟家长过度使用手机都有关系。所以,我和很多老师、很多家长都说过:不要当着学生的面玩手机,不要当着子女的面玩手机,不要动不动就说工作需要。学生偶尔写一写游戏的事无所谓,经常这样写,说明他课外生活的趣味不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他多看看世界,多交流,让他看看其他人的世界,学生有可能会因此觉得游戏无味、无趣,而放弃玩游戏。2001年,有个家长跟我反映:孩子中午就吃一块烧饼,他把中饭的钱全部省下来打游戏了。他妈妈为了纠正他,每天给他最低的生活费——只给他4块钱,仅够买个烧饼吃。但是,这个学生只用1块钱买吃的,勒紧肚子打游戏。后来我问学生:你的愿望是什么?他回答说:做职业电子游戏玩家。我目前没有别的办法,我只能说老师不要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家长尽量少玩手机,让学生有纸本阅读的习惯,不要迷恋电子设备。

我曾经有个预言:大家可能会发现几十年以后,那些出类拔萃之辈是有纸本阅读习惯的,曾是有纸本阅读习惯的儿童,是用笔写字的人。为什么?因为思维是渐进式的,不是输入型的。遇到这些困难的老师,能不能试着跟学生谈一次,让他们把这些话记下来,过几年再思考。

问题5:当前的语文学习提倡真实情境、任务型学习,似乎比较强调实用性写作,强调真实的表达需求及特定的场合,即写作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着特定的写作对象,这样是不是可以避免学生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式写作呢?

抒情式的写作练习很有必要,现在语文教育讲“立德树人”,可以结合这个要素思考这一问题。我觉得,首先是学生要写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个要求并不低,就像我曾经说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误人子弟就很好。立德树人,就是不能说假话,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连“真”都不要了,写作怎么“立人”?

如何认识抒情和实用两种写作之间的关系和价值?面对不同功能的写作,教学指导的重点是否应当有差异?当然应该有差异。学生进行文学类写作很有必要,教科书中为什么会编选大量的文学类文本?其目的在于培育情感、提高审美、认识世界,等等。学生有了情感,有了真善美的追求,他才有可能“立起来”。读诗、读散文、读小说,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让他热爱语文,这和认知规律有关。文学作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朋友需要美好的故事,需要“做梦”。如果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就要给他看各种药品说明书,给他看各种电器说明书,可能无法培育审美趣味,也无从培育语文能力。培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在谈实用写作?因为,现在考试走向考实用性写作、任务型写作了。教学总是要跟着应试走。实用写作固然重要,是不是可以推迟到小学高年级,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后再开始?

不知为什么,现在实用写作的任务变得很单调—— 我在高中阶段的各种作文题中,发现大量的“写一份演讲稿”“写一份倡议书”。演讲稿和倡议书也不是不该写,可是一名学生,老是在倡议各种他们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的事,而且说得多、做得少,或是只说不做—— 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不对吧?总是写演讲稿和倡议书,这样的语文教育会培养什么?在培养“假人假事”。那为什么不去写真人真事?一些出题人很热衷这类题目,比如,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题写演讲稿,这个题目无从评价,但我想到一个问题: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从唐宋到明清,大概是不会有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并留下演讲稿的!大量的高三学生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可是,现在很多学校里连班级“卫生包干区”都没有了。很多学校的保洁管理全承包给物业公司,雇佣保洁员在那儿做。学生在学校不劳动,却要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岂不荒唐!

前几年,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或远距离徒步,我看到学校门口很多家长送行,校长赠旗,学生宣誓、呼号,老师录像拍照,搞得像是要上前线打仗一样。不就是去扫个地,不就是走几十里路吗?弄得惊天动地。形式主义把教育教学毁了—— 可悲的是,好多学生已经熟悉这一套了。所以那些演讲稿、倡议书之类,未必是真性情、真情境、真任务,教师不要浪费学生的学习热情。

叶圣陶谈到教育要教学生“养成好习惯”时,说:“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生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说得一针见血。我最担忧的,是学生“劳动”没学会,演讲、发倡议倒成了习惯。

实用作文任务,最好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值得写的内容有很多:比如,介绍烹饪一种家常菜的关键步骤,可不可以;说说小区杂货店—— 为什么人们离不开这家杂货店;为什么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适当的视距;等等。学生每天都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就走廊、学习区的布置给学校提个建议,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经历的一次挫折,反映学校附近街区的混乱和违章搭建,评价这条街的广告,等等。这些都是能做一做的题目。

再如,怎样得体地问候别人;怎样慰问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到医院就诊的流程是怎样的;教学楼功能区的合理配置,应该考虑哪些要素;图书馆的布置哪几点是成功的……这些问题,即使不写成整篇作文,让学生想一想,写一段话,可不可以?

小学生以后是要长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告诉他们:你的生活很重要。给学生提供这些情境和任务,让他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观察些什么。“情境”不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吗?我觉得真实的情境中,很少有演讲稿那类需求,也未必需要倡议书。有些高中的老师反映:学生总是写倡议书,只会“倡议”,动口不动手。有时,演讲词写完了还要背下来,还要配上相应的表情、姿势去当众讲解。好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为什么不顺利?他讲述时也像演讲,让人感到“假”。

我不反对写倡议书、演讲稿,的确有需要,就写一写。我想提醒老师们的是,写作情境任务,应该更多地出自日常生活。教师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实用需求,前面说的“听说读写想”,都来自生活,和生活有关。我的身体不太健康,经常要出入医院,我把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对很多老师、学生讲过:在医院,医患彼此往往不够信任,关系有时比较紧张,往往是语文能力问题—— 医生的听说读写不行,患者的听说读写也不行。两个语文能力差的人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沟通很麻烦,很容易产生矛盾。不仅在医院,商业活动中也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商店里明明有我需要买的这样东西,但我不买?有时会觉得买他家的东西会伤害自己的情感,因为语言那么粗俗的人却在卖精美的商品,如果买了,我会有不好的记忆。比如说,我要去买一块表,可卖表的人语言粗俗,往后每天看到这块表,会不会总想到卖表人的语言。有人会认为,你这样说是不是太迂腐了?人们要提高生活的品质,会有一定的选择,一个时代走向文明,社交语言的品质也在起作用。语文教学要关注一些有意义的情境和任务,要务实。

不要认为小学生不懂事,不要低估学生观察和接受的能力。好多词语,我是在小学期间学会的,为什么?因为我的老师在用。我小时候在长江路小学就读,学校的前门在长江路,后门在石婆婆庵。有一天,学校忽然出了个新规定:“上学一律从前门进,放学一律从后门出。”其实,这个规定很没道理,因为我的好多同学就住在长江路,这样他们放学时,要从后门绕到前门去。当时有位张老师,她对此很生气地说:“什么规定,怎么能这么机械?!”我就站在她身边的队伍里,听得清清楚楚,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第一次知道原来“机械”可以做形容词。现在,我也经常使用“机械”一词,我还记得这个词是小学四乙班的张老师说过的。张老师可能不会料到,四丙班那个小学生,过了60多年,还记得她当年随口说过的话。所以,老师们不能低估一个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愿望。我上小学时,每逢运动会、春游、秋游,大家最怕下雨,毕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忽然传闻明天或后天要下雨(那时没有天气预报,只是听说要下雨),看看天上苗头不对,全班十几个男生“扑通、扑通”全跪在地上,立刻从事“迷信活动”:“老天爷啊,大恩大德,别下雨啊!”老师批评我们:“怎么可以这种鬼样子!”可是,我们一学期就等这一次出城游玩的机会,我们是真心怕被天气影响呀。现在,社会文明进步,小朋友见多识广,遇事会有对策,能不能请学生写一写“运动会预案”或“春、秋游活动方案”:如果下雨怎么办?有雾霾怎么办?如果雨只下一个小时就会停,可以怎么安排?春游遇到交通不畅怎么办?遇到意外情况,需要预先做哪些准备?等等。写预案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多思考应对措施,这些和他的生活有关,他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有办法的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对策或方案,他不会“想”,就要激发他去“想”,培育他的“想”。“听说读写”,都在推动“想”。学生会“想”了,写一篇几百字作文有什么难的?绝大部分不会写的人,是因为没有思想。老师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的生活,情境和任务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你觉得一碗面15块钱贵不贵?”小学生说:“有点贵,吃不起。”“你先想想能不能吃得下。”“我吃不下,那么大碗是给成年人的。”“如果改成小碗,5块钱,你觉得可不可以?”学生得想一想,成本是多少,1斤面多少钱。“忘了什么了?”“忘了要算人工成本了,要给师傅工钱的。”这些情境,全来自真实生活,就像人们常说的“接地气”。我曾问高中生“1斤大米多少钱”,全班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现在好多学生不问柴米油盐,不关心家长的辛劳,也不知道社会劳动者的艰辛;他们不懂“所有的人,都和我们有关”。前些时候,我和老师们交流,大家都认为,这类生活话题,跟小学语文教育固然有些距离,但很可能是未来作文教学的方向。

博尔赫斯80岁接受访问时曾说:“我即是所有的人。”什么意思?我的生命,我的思想,可以代表所有曾经活过的人,我们甚至可能代表未来社会的人。—— 小学生坐在教室里看着我们,他的手很小,他只有10岁左右,我们不能往他的手上放太多的东西,但是语文学习要有生命的高度,有些东西。必须在小学就培育—— 人的意识、人的思想很重要,不要漠视它们,更不要去践踏它们,不要对小朋友说假话。在往后的岁月,他们还会想起我们的语文课的。

问题6:学生写作有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序列?在三到六年级,我们都在强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吗?

从理论上说,教师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但这也并非唯一固定的发展模式,在尚没有“现代语文教学”的漫长时代,很多人写作也无师自通,独辟蹊径,各得其妙。

几十年前,有过对“能力序列”的讨论,众说纷纭,有的人理出了比较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也有人认为“写作无学”。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受教育者是有差异的,课堂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不上十几年课真是说不清楚。如果总是想着循序渐进—— 三年级教什么,五年级教什么,六年级教什么,固定下来了,也许会进入另外一个泥淖。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同,阅读形成的差异很大,认识生活的方法差异也比较大,“能力序列”不能过于死板,不能定得过细,大致有就行了。

“上升”的方式可以不同。有一种解释认为,能力发展是螺旋式上升;也有一种解释认为,未必是“螺旋式”,也可能是垂直上升,也可能是台阶式。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学生在小学大致走了一遍,初中又大致走一遍,高中要不要再来一遍?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重复,它应该是上升的。可是我们注意到,一些学生的写作一直在原地打转,他们有可能厌倦了“重复”。写作训练在初中也很重要。初中生的认知比小学六年级要高了一个台阶。当然,这时候有一个衔接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了大致的写作经验,在初中应该有重要的提升与变通。

目前,高中教学很麻烦,因为离高考近了,作文教学太功利,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让很多老师的教学走形,也让很多学生放弃了写作练习。功利的教学透支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也是有些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以后,显得比较平庸的原因之一。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超声的发展不会停滞,微观化是包括超声医学在内的所有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超声分子成像研究方兴未艾,利用微泡与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抗原或受体分子结合,通过超声的方法使之显像,亦可以用于肝癌的消融治疗对肿瘤的准确定位及消融后的评价,需要我们广大超声医生的不断探索。综上所述,超声在肝癌消融治疗的术前定位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肝脏超声影像融合技术,已经能够应用于临床,优势非常显著。随着各学科的不断交叉和相互渗透,超声在肝癌消融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深入,给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带来更大的便利。

教科书的“能力序列”,是参照;过于强调“序列”,胶柱鼓瑟,教学就“死”了。中学教学更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喜欢以吃饭为喻,宴席上菜,是有固定顺序的:先要上一组冷盘,其次上热炒,然后上主菜,最后上汤羹及其他,前后次序不能乱。其实,没有谁能吃下那么多菜,即使到了高三,那道作文宴席序列才走了一半,哪里能上齐!谁都厌倦繁文缛节。小朋友上桌子吃饭,你观察他先吃哪一口,先吃素菜,还是先吃荤菜;先喝汤,还是先吃一口饭;一大口,还是一小口,有很多不同。要求小朋友按同一种顺序吃饭,你看他烦不烦!他只要根据自己需要,把饭吃好了,很健康,讲卫生,不浪费,有很好的习惯,我觉得就很好。作文教学,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清简自由?

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多“意外”。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不需要老师教。我清楚地记得,小学四年级暑假,我读了很多小说,这之后上作文课,有时就不太认真听了。因为我从阅读中知道了很多好玩的故事,我不得不琢磨品味。我不是为了上课不听才去看小说的,我有比较多的时间去想自己的事情—— 有趣的事。老师发现你开小差了,也发现你的阅读和作文能力一点儿不比别人差,如果他是个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你还有其他学习途径,知道你在课外也在学习语文。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也注意到一些学生有些特别:讲一篇比较枯燥的说明文,学生在那儿微笑着看着老师—— 老师由此可能产生错误判断,你看,我上这么枯燥的课文,学生都这么快乐——其实,他正在想自己开心的事呢。一个学生在课堂思想开小差,也许表明他有想象力,未必是一件坏事。我倒是觉得,上课非常紧张严肃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往往很平庸,或者学力不足。老师们也反思一下自己—— 你去听一个报告,听了两个小时,真的全部时间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吗?我不相信。也许是这个人思维水平差得不得了,或者是没有批判性思维,很迷信那个讲座者。正常情况下,听到有兴趣的地方,听到特别的信息,马上就会走神。为什么?人开始延伸、想象、联想、调动记忆、比较,等等,对不对?这些思维在唤醒记忆,也在思考并发展。怎么可能不走神?小朋友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许多人可能达不到)。你要他这节课精神高度集中,他高度集中了,请问,下一节数学课,他怎么办!他是人,不是机器。课外阅读多了以后,学生上课分神了,不要多管他,他没妨碍别人。只要他有创造,只要他的作文有点新意,选材有自己的眼光,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就很好。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序列,也可以参照大致标准,但是无论如何不要死守教条。

我教过的许多学生作文写得好,我认为不是我教的。他们在小学和初中,一定遇上了有智慧的老师,他们的课外语文学习一定很丰富,阅读和思考的“底子”扎实。我教这些学生时,只不过没有限制他们,让他们继续自由地写而已。

问题7:学生平时小练笔写得很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但一到考场作文,阅卷老师对照“评价标准”就会扣分。怎么衔接平时练笔和考场作文呢?可以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平时练笔和考场作文,我觉得根本没办法衔接,可能也没有必要衔接。总不能按考试要求练笔吧。一辈子就那么几次重要的考试,考场作文就考那么40分钟至多1小时,改作文的那个老师兴许只瞄了几十秒钟,就迅速打好了分数。“应试”就是“应付考试”。为了应付一件事拿学生宝贵的学习时光去赌,很不合算,老师不要去干那种傻事。我不是反对考试作文,但我知道考试作文是怎么回事,从命题直到评价,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跟学生谈应试作文,原则就是“考试作文能不吃亏就行”,不要指望“讨便宜”,也不要指望“满分”“高分”—— 老师们都有批阅作文的经历:学生用半小时、1小时才写完的一篇作文,老师也许用几分钟就批改完了。老师为什么不同心同理,也用半小时琢磨学生的作文?这不现实。所以,老师批学生的作文时,要很慎重,学生的作文是用心写的,评分要客观一点,不要毁灭他写作的兴致,脑袋里不要总是有“考试”。

我常跟人讲一件往事:1989年,《扬子晚报》的一位编辑给我看两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写话”。

第一篇:昨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我哧(南京方言,从上往下滑)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 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第二篇: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了,看见三个孙中山。下面一个黑的(指中山陵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文中“白的”是汉白玉坐像,“黄的”是黄玉卧像),站着;爬到中间,一个房子里面有一个白的,坐着;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个黄的,躺着。后来我就回家了。

这两篇写话都被老师打了不及格,编辑问我:“王老师,你看看怎样!”我说怎么会不及格,你看这位小朋友作文写得多好:“‘昨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很有生活气息。‘我哧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 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这里面数字出现了多次,而且有‘总—分’关系,叙述很清楚。”

再看另外一篇写话,“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了,看见三个孙中山”—— 开头总说,下面分说—— “下面一个黑的,站着;爬到中间,一个房子里面有个白的,坐着;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个黄的,躺着”,把中山陵的特征一一说了出来。这个小学生很自然地能“说明”,而说明是表达能力中最重要的,比抒情、记叙还要重要,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恰恰是说明。这位小朋友的说明能力很好,可老师给了不及格。

我只好猜老师为什么打不及格。第一篇,很可能是“小了一泡便”坏了事—— 老师肯定觉得“小便”这个事不能写,怎么能写“小了一泡便”?第二篇的短处,可能是老师认为不能说“看见三个孙中山”,觉得这是“尊者”,小学生当作“物”了,有点犯讳。如果老师能注意到表达中的亮点,其实,小学生写“小了一泡便”等等是可以忽略的。有小朋友写“我去屙粑粑了”—— 他不忌讳,他不觉得丢人,那是正常的事。要是一天没屙粑粑,他可能会不舒服,要是今天一次小便都没有,家长会带他上医院,那才是让人害怕的。他写自己的生活,正常的记忆,这有什么不对呢?老是觉得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会造成学生怕写。

学生会长大的,当年写这两篇写话的小朋友,今年应该有40岁了。我经常想这件事,因为我是老师。当年那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应该成家立业了吧,他可能也有个孩子正在学写作文吧,他是不是会教孩子:“小便”是不能写的;某某人,一定要说准确,千万别把人当成“东西”,人不是符号……一代惊弓之鸟,仍会有恐惧。还有一种可能,当年的小朋友现在当语文老师了,他回忆童年写作文的事情,可能非常感慨。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视角去看,当年那位语文老师如果是40岁的话,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他或许还认为自己一辈子教作文教得很好呢,可他不知道有个叫王栋生的人死死地记住了他批改的“不及格”的两篇写话。

来自生活的素材,有些比较粗糙,不一定符合一些老师的评价标准,甚至不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趣味,可是,这些素材是真实的生活,有生命活力。现在的小学生,已经能说各种各样的大话、套话,能写倡议书了,能写演讲稿了。有一年,我观摩一场小学生演讲比赛,看到一位老师在场地外辅导学生:“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朝前跨一步,手要向前一伸。来,再来一遍!”小女生学了,姿势没做对,动作还不协调,往前跨时总是把手僵硬地伸出去。轮到她上场演讲,到节骨眼上,小女生还是忘记了。当她说完了以后,大概才想起“手要向前一伸”,她愣了一下,补了一个“手伸向前方”的动作,场上有评委忍俊不禁。—— 老师如果不辅导,也许她会按自己的习惯,自然地完成演讲,未必会那么尴尬。应试作文往往也是这样,有些规定不合理,如果练习阶段就强行灌输,破坏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应试作文教学往往弄巧成拙,我们应当警惕。

应试作文不是作文内容的全部。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考试不能这样写”,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败坏了学生的想象力。某市的“教育名区”,一些老师要求小学生背作文,成了教学惯例。当地老师告诉我:要学生背作文,不止是检查背,还要“默写”,因为“会背不一定能把字写对”。二三十篇作文,每个人都要背,以应付区里的“统测”。“背作文”,等于没教,不但没教,还害了学生,一大群老师“习非成是”,真正误人子弟。应试教育就是想方设法走捷径,缩短探索的过程,结果毁灭思维能力。把整个思维过程缩短,只教小学生几种模式,鼓励他们去套,他们也就没有思维意识了。没有思维,教师的教学也“归零”。这些极端功利的寒酸伎俩,会毁了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说不准未来会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很可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很可能是非常善于反思的人,他们很可能是有探索意识的人,他们很可能是有评价原则的人。对写作的热爱,关系到思维品质,也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关系到生命的质量,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保护学生的写作激情,眼光要放远一些。

学生写的作文即使不符合本次作文要求,也应该尽量发现优点并鼓励他,指出作文中闪光的地方。我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次作文要求抒发议论,可是一个学生偏偏写的叙事加抒情,我批了一个60分,然后写一句“誊写一遍,交给《树人》杂志编辑部”。—— 一码归一码,按本次作文要求,它不合格,但它是一篇很有意思的作文。学生也明白:议论文就是要议论,这次作文夹入的叙述多了,但老师对我的记叙很满意,推荐给校刊发表了。他可能会对那个“60分”感到有些不快,但他也多了一份经验。

那么,学生真的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老师要给学生机会,学生的表达要有这个通道:他非常想写一写某个内容,等了一学期,老师也没给他这个机会,让他有个“出口”,老师甚至连随笔都规定了要写什么题材,那他怎么办?如果又得不到家庭的鼓励,他就放弃写作了。能不能让学生多一点写自由作文的机会?义务教育阶段,少一些桎梏,多一点自由,对未来学习发展有利。

应试作文其实并不难。我在南师附中教书,常跟学生讲:高考作文,就算平时得过且过,临阵磨枪都来得及。为什么?高考作文,是“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无非是打球不要出界,尽量把球投进框,懂得规则和要求就行了。高考作文阅卷,阅卷老师在试卷上停留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0秒,只要在这期间,让阅卷老师看不出破绽,或者120秒之内,能有几个句子,或一两个段落打动他,就不会吃什么亏。平时自由地想,自由地写,丰富实践,考前学点应试技巧,差不多就行了,这比用三年时间去琢磨揣测、背模式、说套话合算。三年高中,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读一些对一辈子有用的书。

再说,小学作文,期中、期末要做点客观评判,平时作文,干吗不给学生多打几分?我一直很困惑:现在一些老师给学生作文打分太低,有必要吗?没必要。这次作文,有些老师评分时觉得选材蛮好的,可是结构有点松散;下次选材、结构都很好了,表达有点缺陷;后来表达也很好了,可是“少写了一行字”——永远有扣分的理由!何必要这样?他是个小朋友,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他希望到处都能遇到美好的人和事,他很想把作文写好—— 他只是“少写了一行字”。那位老师坚持标准,考试作文少了一行字就不行,一下子扣他5分,扣他10分。有朝一日,这位小朋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成了“李蓝”了,成了“苏西坡”了,那时候,他回想小学老师当年给他打70几分,会感谢你的严格要求吗?——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可是作为老师,为什么总是要让学生不开心?为什么要让他们对作文望而生畏呢?在我们的教室里,坐着很多小朋友,在未来,他们可能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一个老师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机会”啊。

坦率地说,在座的老师都是应试教育哺育出来的。—— 我这样说,绝对没有藐视各位学历的意思,因为我连应试教育都没接受过,当年我接受的教育更糟糕。现在说什么“过重的作业负担”,我们那时根本不可能有“过重的作业负担”—— 因为国家经济困难,没有足够的纸张生产练习本,小学生每学期语文、算术都只有两本薄薄的练习本,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封三、封四也全都写满了—— 不要说没钱,有钱也没用,没有“计划”,买不到。那时学习条件很差,什么课外书都没有,学习内容也简单。现在的学生教辅多得不得了,一个书包十几斤重;我们那个时候,想有那么重的书包,都是不可能的。我受的教育差,没有什么书可读,但是困难没有阻碍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毕竟我有很尽职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丧失了对学校的趣味,这才是最可惜的。

多给几分不要紧,学生不会因为多几分就被冲昏头脑。

在和老师们交流时,有的老师也说,家长觉得你这个老师给我的孩子作文打100分,让他自满了,是害了我的孩子。这也真没办法。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有理智的。干吗不敢打100分?在小学和中学的所有学科中,除了语文的作文,其他科目作业经常出现满分,唯独中小学生的作文极少出现满分,这不正常。我觉得,语文老师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要敢给学生作文打100分。

小学生的作文,基本符合要求,就把分数打高一些,给他85分、90分,还要经常化;也要敢打100分。也许有的家长说,明明有个错别字没改出来,还打100分,老师太大意—— 谁规定一个错别字要扣10分的?小学生写了两个错别字,何必看得那么重要?我是老师,也不敢保证不出错。好多家长,还有老师,对自己要求并不高,但对学生要求太高,动不动“从难从严”。如果你的一篇论文、一个案例因为有一两个错别字或病句,被专业刊物退稿了,你肯定觉得委屈:不就有一两个错别字吗?不就一句话不顺吗?而我文章写得这么好,何必为难人?那么,何必对小朋友的作文吹毛求疵,打个100分又有什么?不就是批批学生作文吗?有些老师搞得如临大敌,锱铢必较。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多鼓励,让他们敢想、敢写。是的,好多学生作文不太可能得到100分,那么,“给这一段打100分”,行不行?我曾跟一位老师说过“给这一段打100分”的想法,他真试了一回,效果很好。学生会反复看这一段:“为什么老师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他反复琢磨这一段,教学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不能挫伤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本来已经有困难了,老师不要给自己制造麻烦。有的老师认为不宜多打高分,学校会查,校长要查,会问为什么给学生作文打100分,可是,没有文件规定“上限”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巡视、考评、评估,所有的校长都希望分打得越高越好,老师们的展示课或“赛课”,得了满分,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的分数不能多给一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74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