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有几件传家宝至今我还在认真保留着。
奶奶的刮皮铲聪明能干的奶奶(老公的奶奶)给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都值得我回忆、想她。听我老公说,当年奶奶操持家务时,厨房的卫生擦洗得总是很干净,做事任劳任怨。煮的饭、炒的菜都非常好吃合口。老公特别说了两种菜肴,到今天,他还是很想吃那一口。泥鳅炒韭菜和清蒸菜茄。不知是时移世变了,还是我煮不了奶奶的那个味儿。老公说,欠味儿。泥鳅煎好按扁后,再炒土辣椒和韭菜,美味一绝;菜茄切片、切滚刀状都行,土辣椒切丝。一只碗蒸菜茄,一只碗蒸油、盐、蒜、韭菜。待出锅后,把蒸好的熟茄倒入有佐料的那一碗搅拌均匀,即可食用,相当下饭。奶奶把用了很短的旧锅铲拿来刮土豆皮、苕皮、毛芋皮。它非常锐利,少时省力。一是减少劳动强度,二是节约原材料。那时候粮食少,粗粮也贵。自家种的土豆个小,用刨子刨一个土豆的皮,土豆几乎所剩无几。奶奶觉得可惜,正舍不得时心又痛。刮皮,就大大降低了消耗。刨皮要五个土豆炒一盘菜,而刮皮只要三个土豆就可以炒一盘菜。这个我也试过。有很大的差异。现在几乎没人刮皮了。我老公还是用奶奶传下来的刮皮铲刮苕皮。在武汉时,没有刮皮铲,就用破碗片刮。特别是苕,刮它的皮很容易。奶奶的刮皮产,成为了我家的传家宝。我舍不得用它。我想把它保存起来,自家成立一个《土博物馆》。
公公的罩衣公公的罩衣是二十年前的款式和颜色。款式是小西服领子。颜色是七十年代那种蓝色军干服的颜色。我为市面上的罩衣做一次广告了。罩衣在冬天做粗事、脏事时很实用。如捆草、抓灶灰撒在菜叶上、驮谷等等之类的农活;在冬天罩衣可以当(dang四声)包袄的袄套。过去做棉袄都有袄套,一袄两件套。它穿在棉袄面上倒觉得暖一些;还可以防止袄脏。过去流行一句话:袄洗了,就不暖和。以前的棉袄、棉裤、棉大衣、军大衣里面行(haog二声)的是棉花。我妈妈那时候几年才洗一次袄。顶多把袄领、袖口刷一刷就完事了。现在的祆都是固定的袄面。袄脏了,就费力难洗了。罩了罩衣,就可以脱下罩衣多洗几次,方便;还有做饭时,穿罩衣也很适合。它可以为他挡油烟、挡污渍。所以说,罩衣几乎没有离开过公公的左右,也成了公公的好伙伴。公公在世时,这件罩衣是经过我的手为他把袖子接长后的罩衣,接的布又不是同色的。本来他大病后,把烟戒了很多年,不知什么原因,从上往下数的第一粒纽扣与第二粒纽扣中间烧了一个洞,(左右边都有一个洞)也是我帮他补的。这件罩衣公公已经穿了八九年(公公的厨柜里有几件新罩衣)。它也该"退休"了,也闲下来了,视如鸡肋,没人穿它了。今年,我在老家住。我也种了菜园子。有时也要把灶灰拿到菜园去撒在菜叶上,既防虫蛀菜,又有点肥效。有风时,灰会飞到身上。这个时候,我决定把公公在世时穿的这件蓝罩衣的袖子改短一两寸(正好把接上的不同色的布剪掉)。我就可以穿了。穿着它去撒灶灰。这件罩衣,别看它丑相,可它还能为我遮风挡雨,防污隔脏的。每当我穿上身,一点也不觉得丑,我倒觉得穿着它很温暖。当睹物思人时,总会想起公公教我种菜的好方法和技巧。公公对我的谆谆教导,至今还留在我的心间。我还是舍不得丢掉它。我煮饭时,有件自己的红罩衣。我想:老家的屋不能丟。丢了老家的屋,等于丢了村庄,丢了乡愁,丢了情路,魂断村门。丢了所有的乡亲和家门叔。我们不能被故乡遗忘,更不能把故乡遗忘,故乡应如影随形,它永远在我心中和身边。
婆婆的水瓢葫芦水瓢。1956年的腊月,婆婆那年十八岁,经媒人撮合,便成了涂家的媳妇,我公公的妻子。真是叫一个郎才女貌呀。次年,婆婆生了大女儿后(我老公的大姐),又依次生了四个孩子,我老公男女顺排第二,数男孩是老大。以前妇女在家煮饭,都是用葫芦瓢舀水做饭。葫芦瓢,是自家在夏天的葫芦藤上,看中能做瓢的葫芦,在它的把儿上系根草做记号,让它自个儿独长,平常都不惊扰它。长到它的皮肤泛黄色时,就从藤与它的把儿处剪开拿回家,再凉晒得更干一些。然后用锯子从中间将它锯成两半,一分为二。把葫芦籽挖出来晒干保存好,做第二年的种籽。这两个瓢晒干后,可以做水瓢,也可以做谷瓢、米瓢。葫芦瓢,不但是用于舀水之类的作用。还能盛东西。如村上那家有女儿的孩子来过门,就用瓢盛鸡蛋送去他家,表示是乡俗回礼。过去听我母亲讲一故事,非常有趣,还显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用智慧解决问题,达到和善友好相处:甲家的猫被乙家的人打死了,猫主人向对方索要:我家的猫,侧着是龙,扒下是虎,你要培我五百五。乙家听后,便生一计,将葫芦瓢放在大门的门头上。甲方一会儿来找他讨钱时,肯定会不小心推门将葫芦瓢摔碎的。甲方正中乙方的圈套,推门时,葫芦瓢啷嘡一声响,摔碎了。这个时候,乙方的主人趾高气扬地说话了。他说:喂喂喂,我的瓢,反着(反面)能装(盛)饭,顺着(正面)能装粥,你要培我六百六。就这样,他们都开怀大笑、和好如初了。还有一种叫牙瓢,意思是很小。我见过,婆婆用它来舀苕粉,还可以用于小孩拿它装零食吃。比如装点花生或蚕豆什么的。平常需要用苕粉做芋圆,做厨肉时,就用它舀苕粉。用起来很方便。我只有近几年没见过它。算它在婆婆家待得时间最长,创造的价值多一些。
市场上的水瓢。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市面上销售有舀水的不锈钢瓢、铝瓢、牛筋瓢、塑料胶瓢等等。一种种的瓢,代表着一个个时代,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供人们生活所需。自一九九七年后,婆婆和公公住进了细弟弟的新房后,水缸还是那口缸,锅还是那两口锅,瓢,瓢却换成了牛筋瓢和塑料水瓢。牛筋瓢只用刷锅后舀锅里的脏水出,属出水瓢。塑料水瓢只舀水缸里的水到大锅和大锅前面的土热水器里。水瓢换成了大、中、小三个瓢,属进水瓢。一个小瓢专用在大灶前面的土热水器里舀开水上暖瓶中保温,可当茶喝可当热水洗用。记得我嫁到涂家后,那天,我看见土热水器里的水在咕隆咕噜地翻滚,我也拿着小瓢来上茶于暖瓶中。一个姿势不对,二个方法不对,上茶的茶水都流到了瓶壳上。婆婆见后,忙教我方法:首先要把瓶放在左手边一些,留瓢出进上下"走路"的空间;第二,开水舀起来时要慢点,沸腾的开水,它有惯性作用在瓢内打旋,要让水在里面平静后,再慢慢倒入瓶口中,这样才不会外溢的。”“哦,好好,用瓢上开水也要巧劲儿。”我回应她。婆婆没有说我的不是,倒是自己觉得有失面子。日子一天天地过着。婆婆很热爱生活。也很讲究,更是爱干净。用农村的土语概括:玉贴(土语还有一个词叫收朗。)(洗完餐具后,一看就养眼)。她每天煮饭前,先用大锅炒菜,再刷锅煮饭。每一盘菜端出,都特别有口感,吃完还想吃。没有佐料,原汁原味。婆婆对待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做事的时候就勤勤恳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都做到极致。认真服务好家人的饭菜和衣物。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为对方亮灯,给别人光明。”煮饭。婆婆煮饭的方法和程序,有独到,更别出新裁。至今我还在想:婆婆真聪明,脑子真好使。要是她还健在,我该是多么的幸福啊。她把大锅上水后,洗净米,本该就和瓢把米倒入锅中完事。她不,婆婆用手插入瓢中捞起一把把的米放入锅中,再把瓢中的洗米水倒入小桶中,又将清净的水倒入瓢中再洗一次后,再倒入锅中。这还是操作比较简单的呢。洗米水,可用于洗碗,洗碗后的米水,又拿去喂猪食。锅里的水米煮开后,掀开锅盖,让米在开水中再滚几次,几十次,待用锅产角挑出一些似米似饭来,用眼观察,米中无白心,就可以沥饭了。饭沥好后,人家都是在锅底放少许水后,就可以冲饭,完事。她不,她舀来一瓢清水,将锅的周围那一圈米汤汁用清洁球擦了又擦,以防米汤汁腻在锅边,冲饭时易烧黑,对身体不好,影响锅巴粥的质量。更是难洗锅。我现在也在继承她的良好习惯。她每日三餐,餐餐如是。无论是煮人多的饭,还是煮人少的饭,无论是好身体还是后来患有脑血栓,造成半身不遂的身体后,她都不含糊,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年下来,每天每餐光洗米汤汁锅就有一次,还有洗炒菜的锅两三次,还有最后洗碗时又洗一次锅,一餐至少共洗四至五次锅,那么牛筋瓢就要一天舀脏水出锅近十四五次,一年三百六五天,共舀出脏水五千一百多次。过年过节还算不出有多少次呢。妈妈的牛筋瓢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地磨损着,已"吃"去了三分一了。我要向这个舀水的瓢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怎么损它,它都不吭声。婆婆煮的是岁月,活的是人生。婆婆留给我们的是:勤劳就是财富,节约就是惜福。从婆婆的生活中,处处显能干,处处显灵光,处处显感恩。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心怀感恩的人,内心是简单的,世界是美好的。感恩不仅仅是付出,也是自我修养的提升。感恩即是心灵的净化,若你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观世界,一切变得生机勃勃、光彩照人。古人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婆婆走后,公公也像她一样,用牛筋瓢舀大锅里的脏水出。他与她在洗碗中相逢,在刷锅中相遇,在锅里舀脏水时相拥。公公的脑子里时刻是妈妈的影子,妈妈的心思,妈妈的心意。流连往返,随处都能看见他妻子那窈窕淑女的倩影、时时都会为妻子描容。公公思念了我婆婆二十二年后,也辞别儿女,到天堂与我婆婆相会去了。感恩寄语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借牛还马;父母恩大如天,深如海。我现在感恩父母,唯一能做的事是帮母亲诵读经文,帮父亲多写文章来慰籍双亲。人类生命的延续中,有一条铁的规律:父母对子女的恩,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长姐、长兄对弟妹的情,弱于父辈的责任和关爱在;弟妹的爱亚于兄长、长姐的爱。这是自然法则。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一样。谁也无力回天。论孝顺,只能凭自个的道德良心;论孝悌,尽自己的力所能及。不指望有多和睦与关心,即使是争宠吃醋、勾心斗角,也没关系,在面子上过得去,不生杀机。就算是好姊妹了。最渺小的牵挂也是情啊。值此感恩节的临近,在前天就想写此心语哟。我感恩日月赐予我光明。从出生之日起,就需要阳光为我晒散黄胆,感受温暖;有了月光,有了星星,我能感受到披星戴月的宁静和浩瀚无垠的天空;感恩大自然万物生,给予我养分、给予我新鲜空气。更吸引我的是;感恩佛、法、僧三宝开启我的智慧之门;感恩父母的馈赠,给我生命,竭思尽虑地辛勤付出,使我日臻成熟;感恩公婆对我的善待,我没有受委屈;感恩老公的背膀,让我有了终生的依靠;感恩儿子在我人生的旅途中,带给我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感恩孙子绕膝,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恩朋友的携手,为我借力,帮助我成长。你们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无他贪求。2022年11月29于写涂家墩
作者简介:王韵先,女,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八0年高中毕业于黄梅县孔垅镇中学,出身书香门第的我热爱书法、画画、唱歌,坚持三十余年写日记,现开始尝试写些散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