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淳口,或许您会想起烤烟,想起茶叶——淳峰茶业。其实,还有一处会激起许多人的回忆,那就是淳口中学。淳口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他的前身是素有北乡第一庄园的“玉庆堂”——俗称朱家祠堂。
走进校园,环境优雅,书声琅琅,门口的两排香樟树释放出悠悠的芳香。不远处的教学楼前,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位高高瘦瘦、眉清目秀的男教师讨论着什么。他叫朱志强,是今年刚刚从副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
学校管理实际上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事无巨细,管理者必须事事躬亲,所以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年头较久的人们,总有一种盼望退出的心态,总想着退出了,就清静了,退出了,无官一身轻,一张报纸一杯茶,听听会,发发言,传授传授经验,不讲报酬就很好了!
可是老朱同志不这么想,他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说:教师的价值就应该体现在课堂,体现在学生的成长方面。
岗位调整后,他主动请缨当了一名班主任,兼任两个班的历史,并且是两个班风、学风较差的班级。当然,这段经历是有故事的。
老朱接手的这个班级班风确实不好,只因为上一年班主任休产假,中途换老师,孩子们不适应,放松了,收不回来了。有个别特别调皮的学生心思根本就不在学校、不在学习上。一般的老师都担心搞不定这群叛逆的孩子。
所以,今年开学,没人敢接这个班级。正在管理层焦头烂额之际,老朱开口了,主动请缨担任这个被大家不看好的班级的班主任,教该班的历史,德育主任听到老朱发言,兴奋地上前握着老朱的手久久不想松开。因为老朱确实为学校解了一大难题。
然而,办公室里又响起了一声长叹,正在安排课务的教学主任也遇上了一个难题,还有一个班风很差的班级的历史没人接。老朱得知原因后,忙说:给我吧,反正一只羊要放,两只羊也一样地放。
就这样,老朱同志勇毅地接手了这两个班的教育教学,在同事们眼中算是壮举,一般的人都不敢。当有年轻老师问起他为了什么时,他开玩笑说:老婆当了一辈子的班主任,明年就要退休了,她希望我能够接过接力棒,为学校做点贡献。
“哈哈哈”!爽朗的笑声穿越校园上空的云朵,萦绕着幸福的淳中人。老婆确实开过这样的玩笑,平时,比翼双飞的两口子,经常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没想到,生活中的一句玩笑话,老朱同志已经付出了行动。坐在旁边的老婆早已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不过“争先创优”是老朱一直坚持的工作信念。他之所以敢接手这两个不被人看好的班级,正源于他内心深处“争先创优”的动力。他认为“好学生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接任之初,首先确立“创最优秀班级,做最好的自己”建班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清风拂晓,大概6点40分时,他第一个走进班级,检查教室安全,查看学生饮水,带领值日学生打扫教室和包干区卫生,给孩子们示范扫地动作,学生中传唱一句话,“我们2104班就是扫地也要扫出全校的最高水平”。
课间操时段,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时而穿梭在队伍中修正队形,时而伸手张臂规范动作要领,站在升旗台上凝眸着整个操场,谁又能相信那个站姿最整齐、动作最标准的班级是2104班。
中餐时分,学生的餐桌边总能听到他的关心、问候和细细叮咛,“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厉行节俭、无声就餐”是他说得最多的16个字。
陪着学生午休已变成他的一种习惯,开学的第一个月内从未缺席,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他的陪伴和呵护。
自主活动的课后服务课上,他总是变着花样带着孩子们开展趣味体育运动和竞技活动,强身健体,凝集合力。
夜幕深沉,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寝室是他一天工作中最后的必修课,收捡学生的衣裤和日用品,替学生盖好被子,看到学生安然入睡才放心离开。
给每一个孩子播撒一颗希望的种子,是他工作的初衷,让每一个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他的信念。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以细心、爱心、耐心、包容心去赢得学生认可和尊重。
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他深深地认识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对全班同学个性的了解,优化班级管理,加快班风和学风的转变,本学期以来,他充分利用双休日到近30位同学家开展家访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学校第一次文明班级评比中,2104班以全校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评为文明班级,荣获“流动红旗”,捧着那一面耀眼的“流动红旗”,全班同学止不住泪流满面。
这是一种蜕变的幸福,是一种破茧化蝶的新生,它见证了淳口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个关于班级的坚强成长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48位拼搏奋进的学生,还有一位老骥伏枥,心系家乡教育的追梦人。
12月7日,笔者拨通了老朱几位同事的电话,说起老朱,大家发自内心的地佩服。年轻老师小汤觉得:他真的是在学生当中有威信,在家长当中有影响,在同事当中有亲和力的一位老领导。年轻老师小王说:老朱同志最了不起的就是,为了挽回一个孩子,他可以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探索。
2104班有一位叛逆孩子,染发、逃课、不合群,被大家视为无可救药的异类。但老朱接手不到半年,孩子完全转变了,还成为了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这样的奇迹,老朱是怎么创造的呢?
老朱说:教书先要育人。他对2104班学生逐个进行了分析,尽全力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为他坚信,孩子是可塑的。
有专家说:世界是什么?世界什么都不是,世界是土地,种什么就是什么?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人是空瓶子,装什么是什么?
为了那个孩子,他坚持每两周家访一次,通过一次一次的了解,像剥笋壳一样,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个案分析,并制定了转化方案。当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有实际困难时,他联合村社区干部上门帮扶,为了顾及孩子的面子,他组织了一次“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就定在该孩子的家门口,以“爱”的名义唤醒迷茫的孩子。
平时,他告诉孩子们:要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要有爱心,要锻造良好的品格和习惯,学习自然会搞得好。
上晚自习的铃声响起,老朱起身准备迈向教室,他说:这个班的管理已经进入正轨了,其实,我不去,学生也能自主管理好的,但我还是要去看看,我要以这个班级为范本,总结一套班级管理的秘籍,因为我正好还可以带两届学生就退休。
笔者被老朱的志向感动,望着他走向教室的背影,敬佩之感油然而生。谁说医生越老越吃香,老师越老越令人厌?像老朱这样的老师谁会讨厌呢?
不仅学生喜欢、家长喜欢,同事们也喜欢呢!
朱老师还是一位热心肠的长者,平时就很乐意帮助年轻老师,刚来不久的王老师初当班主任,有一次晚上查寝之后,她发现有一位学生肚子痛,不舒服,家长都在外地,家中只有爷爷,又住得很偏远,下雨天,行动不方便,王老师也犯了难,正愁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朱同志主动站出来,“交给我吧,我帮你去送……”
送完学生回来已经是半夜12点了,第二天,学生家长打电话来感谢朱老师,让他们免去了担忧。因为乐于帮助同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朱爸”,淳中的年轻老师之间还流行着一句话——“有事情,问朱爸吧!”朱爸不仅是学生们的,也是淳中年轻老师们的。
夜幕降临了,教室里次第亮起灯火。老朱他们正如这亮起的灯火,点燃自己,照亮世界,给乡村教育带来了新时代的希望。
信息来源:人事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