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快递袋里把厚厚的一本《心理学》拿出来的时候,手差一点闪了一下,这本书的重量超乎我的想象。
倒并没有惧怕如何去学习,这本书会呈现出一个精彩的心理学世界,一个世界,是需要慢慢去把握的。
我并没有打算短期通读这本书,一,没有考试的压力,二,这里面的内容需要慢慢咀嚼,需要我们和现实生活联系,所以看书的速度非常缓慢。
《窗边的小豆豆》里小林先生教的一种方法,我用在了这本书的学习里面,那就是先从zui感兴趣的学起,从需要的学起。
这本书共分为16章,我是从第14章开始看起的,《人格理论》正是我目前感兴趣的内容。
这本书是教材型的,我们以这一章为例,看看他是如何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的。
首先,这一章的前面有详细的学习目标,这些非常详尽的目标,会让你带着问题去开始学习,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加明显。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我让两个同事同时在食堂呆一分钟,其中一个先告诉了他,要找红色衣服的人,而另一个做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他们同样呆了一分钟之后,我再把要找红色衣服人的目标告诉他们,事先知道目标的,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另一个速度就慢很多。这个学习目标还可以当做是学习之后的测验题,如果你看完了这一章,回到这个学习目标,无法完成目标问题的话,你就可以自觉地再去看一遍了。这是我很欣赏的一个环节。
紧接着的环节是个性化互动环节。编制者会问你一些区别性的问题,让你明白,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你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这个环节很有意思,它让你在进入知识领域之前,尽量不先入为主,不预设观点不预猜答案。这个环节与上一个环节并不矛盾,你要记住,知识对你来说是思考题,而不是证明题,你学习的目的是要得到解答,而不是仅仅只要一个答案。
下面就进入重点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制者会把名词定义界定清楚,理论深入浅出,然后就是再次的互动,把你容易弄混的容易忽视的内容再次强调,引起你足够的重视,或者让你理论联系实践,用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做案例分析。
当他们觉得已经把知识介绍得足够清楚,小考就出现了。
小考通常会以选择的形式出现,主要仍然是帮助你界定一些观念,强化一些理论。每一节都有小考,当一章中的所有节都结束了之后,会有一个大的测试,和小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小考更多的是针对自己那一节的内容,而测试则有相当的延展性,所以实践性也会更强一些。
所有这些小考和测试的题目都是没有答案的,这也许正是编制者想要提醒你的地方,如果你看到题目还在寻找答案,还在4个选项中犹豫,而不是妥定地说出答案或者一锤定音选择答案,那么你还需要重新复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2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