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主题调研报告汇编(3篇)
目录
1.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效力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
2.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生成机理、现实困境与纾解之道 11
3.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19
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效力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意识形态工作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来自快速兴起并迅猛发展的网络空间的挑战。它在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面传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若不能正确认识挑战,尽早探索切实可行的应对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力的提升,将会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巨大风险。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新情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xx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xxxx年xx月,我国网民规模达xx.xx亿,互联网普及率达xx.x%。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xx.x%;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xx.x%;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xx.x%、xx.x%和xx.x%。”
可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时代已然成为一个网络化时代,超过x/x的国民通过网络接收信息、感知世界甚至塑造三观。网络空间逐渐实现了对现实边界的消解,构建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样态,不仅深刻重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和思维方式,更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具有独特形态的新情境。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仅建构起了一个纯粹技术的虚拟空间,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自由流动的信息连接起无数的网络节点,从而突破传统的物理边界,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人类联系交互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并在时空、交往和主体三个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缺场”性质。
一是时空的脱域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是确定的,所处空间和地点是一致的,所处时间和当下是重合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都是受‘在场’,即地域性活动支配的”。但是在受互联网信息技术支配下的网络空间中,传统物理空间的地点限制不再是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自由流动的信息在迅速扩散中模糊了物理边界,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时间的流逝。地理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延伸使得任何面对面的互动关系都不再确定,变得更加抽象和泛化,人们从时空关联中脱离了出来。
二是交往的隐匿化。与现实空间中确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不同,网络空间中参与主体的身体和身份特征相对于他者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除非他自我主动暴露,否则没有人会知道他的性别、年龄、性格等。流动的信息架起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桥梁,电子设备作为中间载体,将人们从彼此交互的地域性关系中脱离出来,并跨越无限的时空距离,重构起身体缺席、身份消隐的匿名交往实践。另外,由于减少了很多具体环境的限制,通过匿名交往产生的联系反而更加纯粹,人们相互之间能够更加容易形成共享观念和价值观。
三是主体的去中心化。网络空间的兴起不是从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而是无数网络参与主体的共同积极推动。与现实世界中组织架构清晰、管理层次严明的社会实体组织不同,交往的隐匿化使得网络空间是“由网络参与主体自发形成的关系松散却联系紧密的非结构化的组织群体”,没有人能够占有绝对权威的中心位置。在这个空间中,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能成为焦点。在现实中可能身处被动地位的普通大众在这里能轻易掌握主动权,建构起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散发信息的网状结构。
因此,网络空间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情境是不可忽视的现实。交往的隐匿、去中心化的组织、观念的复杂感性多元和交往的交互连接等网络空间的鲜明“缺场”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网络空间中思想意识的混乱无序和价值体系的目标偏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有效传播增加了难度。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空间在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自由、平等发声平台的同时,也为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提供了新的平台阵地,这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网络思潮的多元化、复杂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主导力。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共存,各类思想文化观念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反映到网络空间中就是不同思潮形态皆有一席之地,有发端于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也有产生于社会现实的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复杂多元程度远远超过现实社会思潮。这些网络思潮还经常利用网络大V等代言人在社会大众热衷的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进行观点宣传和传播,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失语、缺场与解释不清等问题,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引领。受社会思潮纷繁激荡、思想观念日趋活跃和生长环境多元化的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基础、认识能力、觉悟程度、政治素养亦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水平。很多缺乏辨别能力的群体很容易受到网络思潮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质疑和动摇,并将“负能量”传播给身边人,这些都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主导力。
二是传播话语的符号化、碎片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聚合力。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发展速度,也加速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相比于深层次的思考和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直观化、平面化、简单化的信息开始成为人们在短时间内接受外界声音的重要途径。作为意识形态传播所必需的载体——话语,其表达已经不再局限于强调逻辑性、概念性、理论性的传统文字阐释,而是更多借助于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符号象征呈现出来,达到生动形象灵活快捷的传播效果,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日益碎片化,意识形态内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甚至会被随意裁剪和污名,从而影响甚至误导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聚合力,难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是受众思维的感性化、浅层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内驱力。网络空间中的高速信息流转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注重时效和即时。相比于需要调动逻辑、抽象思维的完整文字表达,简短形象的短文字、图片、视频等感性表达更有助于大众进行沟通交流,并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大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群体中产生喜闻乐见的效果。信息化模式催生感性化群众,个体的多种感官情绪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个人情绪容易找到共鸣而演变为群体情绪,从而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认识。互联网使不同身份、职业的基层群众可能因爱好等原因而集合成网络社群,通过交流沟通形成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乃至行动共同体。但与此同时,“信息茧房”效应会放大,越是具有相同、相似观念的群众会越趋同,同时对持有相左、相异观念的群众产生排斥和对立,久而久之就再也不能听到、看到与自己观念不同的群体,从而陷入认知偏执,而这样的群体一旦被非理性情绪支配,就容易陷入思维浅层化、感性化的怪圈,难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民众的深入下沉,从而与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驱动力产生矛盾。
三、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效力的新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目标和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应对挑战、瞄准机遇、顺势而为,正面发挥其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真正理解、认同和掌握。
一要合理设置议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主体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权威,网络空间中的每位网民都能平等发声。这样一来,舆论焦点从“谁来说”逐渐变成“说什么”。因此,“虽然媒介很难控制受众‘怎么想’,但却能够通过对议题重要性的排序和安排让受众‘想什么问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合理设置议题,引导受众参与到积极向上的议题讨论,以点带面,优化网络空间的舆论氛围,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的重要途径。要着眼议程设置的特点,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主动介入、创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的议题,守正创新供给优质内容,同时兼容并蓄不断加强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沟通交流,增强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积极向上的议题讨论过程中得到思想升华,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创造正向场域。
二要创新传播方式,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和说服力。网络空间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场域,大量民众愿意使用网络,一方面是为了及时迅速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网冲浪是一个符合自身喜好且轻松愉悦的体验过程。因此,在其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将含蓄表达和直抒胸臆灵活结合,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根据网络空间的“缺场”特质,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具象化,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可直观感受的声音、图像等形式,以网民更愿意接受的方式传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涵,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关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认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和说服力。总之,只有换位思考站在大众的接受角度上,多打造通俗易懂、贴近民众但又蕴含着主流意识形态先进声音的作品,才能真正抢占到网络意识形态高地。同时,要注重提升媒介素养,鼓励网民个体进行理性思考,不能过度被感性渲染,被情绪化言论控制,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冷静分析和客观判断,提高自我道德约束力,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信息生产者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努力优化传播内容,运用新型网络话语表达方式,用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积极传播正能量。
三要提升媒介素养,营造和谐多元的正向舆论环境。网络空间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主体性,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并自主传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一来,网络空间中充斥着泥沙俱下的大量信息,这就需要提升信息生产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增强网民合理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提高网民对信息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减少转发低俗和虚假的负面信息、传播错误言论的可能,并能主动质疑、识别并反驳各种错误信息,净化网络空间生态。媒介素养的核心是理性对待信息的能力,要注重提升网民个体的理性思考能力,不能过度被感性渲染,被情绪化言论控制,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冷静分析和客观判断,提高自我道德约束力,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信息生产者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努力优化传播内容,运用新型网络话语表达方式,用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积极传播正能量。
四要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互联网作为一种网络社会组织,它的自组织功能是有限度的,面对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要坚持依法治网、加强规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提供重要保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网络空间中的负面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同时出台对正向行为的鼓励激励政策。要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规范信息准入和筛选机制,落实实名上网的相关规定,加强对信息传播全过程的监督监管。对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国家网络安全的言论、行为要有完备的预警机制,及时作出正确引导和规范。总之,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四、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涵盖领域之广泛、涉及变革之深刻、斗争形势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也更加需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发展潮流、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信心决心。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现实空间的“延伸”,网络空间正在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务必要充分认识其特点和规律,提高预见性和前瞻性,尽早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及时抓住有利契机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生成机理、现实困境与纾解之道
一、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生成机理
(一)“意识形态”一词的起源与发展
意识形态也称“观念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其英文词源自希腊文idea和logos,意为观念的科学。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当中第一次使用该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明确地阐述该词并指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其所代表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随其代表阶级的消亡而消亡,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诉求。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之间既有同步性,也不总是保持同步性,它可以独立地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而存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的创造发明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各种要素资源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配置,人类生产效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不同地区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信息全球化快速推进,信息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在这一过程中,以美国、英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正是看到了信息时代文化信息传播极具便利性,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科技先发优势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展开掠夺提供了意识前提。今天我们可以得出,意识形态也许正在“转场”,但绝不可能“离场”或“空场”。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涵。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基础之上主导地位的稳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马克思曾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9xx年我国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毛泽东指出,“思想斗争同其他的斗争不同,它不能采取粗暴的强制的方法,只能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中央集体站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上,为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供了精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遵循。19xx年x月,邓小平指出,“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四项基本原则从社会道路、执政方法、领导力量、思想原则方面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使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了价值规范、价值引领和价值整合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19xx年,xx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xx在上世纪xx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背景和国内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各种意识形态侵扰的背景下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重要性和现实性。为全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反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遵循。胡锦涛也曾提出指出“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我们党始终将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和引领力转化为广大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二、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困境
(一)意识形态传播多元分化困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开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西方各类社会思潮、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随着外资和技术的引入,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冲击。例如,“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从经济学角度入手,鼓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万能的,坚决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在实践上,“新自由主义”指导下“华盛顿共识”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纲领与策略原则,加深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个人至上原则,极度追求个人自由、反对社会制约,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背道而驰;“后现代主义”则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传统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拆解,追求碎片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世界,甚至畸变出了“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的思潮,本质意图就是为了使我们否认本国历史、否认本国传统文化,解构我国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等各类异质文化的不断碰撞使意识形态传播的多元分化愈发明显成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
(二)意识形态引领主体缺位困境
在我国,党领导下的各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思政教师和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都是意识形态引领的重要主体。首先,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规模的网络产业和网民数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能力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20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