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新型城镇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4026字)
同志们: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十五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目的是深入研讨、集思广益,高质量推进我市“十五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这对于指导我市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2012年)
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但整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向城市转移,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特征是:城镇化率显著提升,由17.9%提升至52.57%;城市空间扩大,中国城镇空间即建成区面积与城镇建设用地分别增长了7.44倍和7.88倍;户籍制度改革,二元户籍制度逐渐转变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土地制度改革,集体所有制到家庭承包经营,创新“两权分离”。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明确(2013—2014年)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总体目标,即“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宏观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指导。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实施(2015—2022年)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2年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每年发布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均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任务与目标,各年度均要求各类城市从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提升、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方面采取措施。均强调城市群和都市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底)
2023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从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城乡一体的合理布局。
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聚焦于以县城作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同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了城镇化率提升、公共服务覆盖、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等目标,旨在构建更加均衡、协调的城镇化格局。此外,《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首次突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分类施策、高效集约原则,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四大行动,提出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加大潜力地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优先在产业园区周边布局。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
三、充分认清新型城镇化特点
(一)强调以人为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二)强调四化同步,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强调优化布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需要进行有效地调控。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要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四)强调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的生态化。推进新型城镇化,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战略层面上,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上,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倡导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用环保材料建设城市,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和公共产品的配备,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努力打造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自然家园。
(五)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四、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尽管城镇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不足,部分城镇当前的就业结构可能与城镇化进程不完全匹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22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