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篇)关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材料汇编

关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千万工程”
的材料汇编
(26篇)
目  录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千万工程”催生乡村蝶变整治提升寄予村民厚望 浙江省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1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邱海峰:

“千万工程”的世界回响  7

李欢:

“千万工程”的浙江经验及对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9

湖州师范求真学院殳欣欣:

“千万工程”后的农村生活现状及其实施意义探究  14

经济参考报记者汪子旭: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千万工程”推动浙江山乡巨变 17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屠国兴:

“千万工程”引领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19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喻佳:“千订工程”造就订千“文化乡村”

临安区“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探析  2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胡豹:“千万工程”造就万千和美

乡村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经验总结  31

工人日报记者邹倜然:浙江高质量发展拓宽共同富裕之路 “千万工程” 助乡村共富 “以技提薪”促职企共赢  39

淳安县全面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淳美乡村  42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奋力谱写“千万工程”新篇章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44

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余连祥:

湖州以“千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46

夏自钊:

解码浙江“千万工程”  52

田力:

深化“千万工程” 让乡村更和美  56

王才平: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59

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

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61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史诗悦:

生态文明视角下“千万工程”的实践机理与模式创新 以湖州市为例 65

新华日报记者黄伟: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信长星主持并讲话:

树立正确政绩观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在以学增智中增强敢为担当

善为本领  7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

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与浙江“千万工程”启示  73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

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与浙江“千万工程”启示  82

浙江省诸暨市瑛山镇入民政府孙嘉江:

新农村理设规划中的难题与对策 以浙江省“千万工程”为例  91

王浩、顾春:

浙江:“千万工程”托起美丽乡村  95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郑宝华:

浙江省“千万工程”助推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经验普适性分析  97

农发行浙江省分行项荣荣:

助力“千万工程” 绘就美丽乡村  107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

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上铺开  109

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杨旭斌:

以未来乡村建设深化“千万工程”的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分析  110

“千万工程”催生乡村蝶变整治提升寄予村民厚望 浙江省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实施,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领跑全国,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全国看浙江、浙江怎么办?”带着这一问题,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局课题组广泛征询部门意见,深入农村和农户实地调研,并在11个设区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问卷调查,寻求进一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对策和思路。

  本次问卷调查的村,涉及山区、丘陵、平原、海岛不同地形地貌,涵盖聚集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既有经济薄弱村也有经营收入上千万的强村,还考虑到了少数民族村。共回收233份有效村干部问卷和4985份有效村民问卷,收集意见建议近1800多条。被调查村民,男性占60.3%;普通村民占87.4%,乡村干部占12.6%;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 占39.2%,其他依次是小学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分别占23.0%、20.2%、11.4%、6.3%。

一、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与特点

  调查显示,对当前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满意和较满意的村民达92.5%。浙江农村总体呈现出“水净、村美、人和、民富”的宜居、宜业、宜养、宜乐的美丽乡村新风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美村”意识深入人心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造福广大农村民众的重要举措,被越来越多的村民知晓并支持,“美村” 意识深入人心。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更为农村居民广泛认同、积极参与。调查显示,98.6%的受访村民表示知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政策,99.0%的村民反映所在村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96.2%的村民知晓垃圾应该分类。

(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环境整治,农村居民喝上了清洁安全的水,用上了清洁的能源,走上了干净的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宅旁臭水沟、垃圾柴火满地堆”的现象,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被调查村中,生活垃圾

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卫生厕所使用比率在90%以上的村分别有210、183和202个,占比分别达到90.1%、78.5%和86.7%。91.4%的村3年来一直开展植树造林等绿化行动。94.4%的村参与创建美丽庭院,其中近六成村的村民参与创建比例超过10%。

  村民对村容村貌的变化感受深刻,认为变化最大的是“生活垃圾有处理、不污染环境了”,占71.2%;其次是“生活污水有处理、不污染环境了”,占43.6%; 认为“村里变整齐有序、绿化好、更漂亮了”的占35.2%。

(三)美丽经济活力迸发

  “千万工程”不断深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发美丽经济活力。一是农村产业多样性,体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向。在受调查村中,村干部认为本村的主要产业是农林牧渔业的占84.1%,乡村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的占38.2%,工业的占26.6%;二是收入来源多渠道。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的认同率最高,为91.4%,其次是农林牧渔业,为69.1%,第三是经营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为33.5%。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以丽水市为例, 有90%的被调查村认同经营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与打工收入并列第1位,其次是从事农林牧渔业收入,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创业人才多样化,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科技、资

  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的“两进两回”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调查显示,54.5%的村有青年、乡贤返乡创业,43.8%的村引入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合作发展。

(四)乡风文明展现新貌

  长期以来,浙江将乡村文化设施完善有机融合于人居环境整治之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增设了文化礼堂、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等文体设施,增加了乡村文化供给。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调查显示,有98.5%的村民愿意为改变村里的环境出一份力;有85.1%的村民愿意为清理生活垃圾、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等改善村里环境的措施付费,其中,愿意每年为清理生活垃圾、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等改善村里环境的措施付费100元以下的村民占70.9%,愿意付费100~200元的占9.2%。村民对本村环境十分关心,在本次调查中提出意见建议近1800条,涉及村容村貌、文化传承、村规民约到乡村经济、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内容,积极为实施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二、村民对高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有新期盼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农村面貌一新,农村居民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于继续高水平、全方位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仍有强烈期盼。

(一)期盼规划引领

  调查显示,三成村民认为村庄建筑布局较乱,农房设计水平低,期望有统一、长远的村庄规划。在开放式问题答复中,涉及村庄规划、布局方面的有280 多条。在回答“您认为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变化最大的是哪些”的9个选项中,认为是“村里有长远发展规划,整体布局变好了”的只占9.6%,列倒数第2位。调查发现村庄规划主要有3个方面不足,一是规划水平低、落地难。村庄数量多、布局散乱。村内布局便利性、安全性、科学性等统筹考虑不足, 功能分区不明,设施分布不合理等。二是规划滞后,居住区杂乱拥挤,农房设计水平低,式样老旧,功能不优,未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乡村人文元素彰显不够。有些村缺乏对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的挖掘,跟风模仿、千村一面,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自然生态不够凸显,美感和浙派建筑文化品位缺失。

(二)期盼管治融合

  调查中,许多村民对加强人居环境的管理和维护有着自己的期盼,超过300 条的意见建议涉及到人居环境的管护。调查发现,人居环境的管治融合还不到位,存在重项目建设、轻长效管理的现象。一是全过程的管控缺位。虽然有94.0

  %的被调查村开展了垃圾分类,然而“前段细分类、后端一锅烩”的现象仍然存在,村民对该项工作效果表示质疑。农民建房、建造三隔池,只有建设前的审批、缺少建设后的验收,建造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污染隐患。与此同时, 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乱搭乱建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管控存死角,未能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目前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农村户籍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上,对外来人口、生产垃圾和污水管控不力,导致外来人口较多和生产企业多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较差。三是文明养犬呼声强烈。

(三)期盼资金支持

  “建易管难”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突出难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入普遍力度较大,效果也十分明显。但要持续维持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后续资金支持不可或缺,这也是农村居民的重要期盼。

  后期维护费用高。根据走访调研情况,各村的建设资金多由各级政府分担,而后期维护费用需由村里自行解决,环境保洁、公厕维护、垃圾清运、

污水处理等几项维护的年花费在几十万元到百万元左右,被调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仅为104万元,不足以支持村内各项开支。

  资金来源单一。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总体看资金来源单一,渠道不多。调查显示,98.7%的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和村集体,没有来自企业或社会团体的资金,五成以上的村民认为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缺钱是当前人居环境整治的最主要困难。各地均认为目前仅靠财政单一投入不能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需要,后续的维护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瓶颈。

(四)期盼质量提升

  垃圾分类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部门多、层面多、环节多,部门间缺少合理分工,容易造成监管力度不足和形成监管死角,远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二是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仅分为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类,因此存在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混装的现象,造成可回收物回收困难,不利于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调研中发现,有的村想将可回收垃圾单独处理,由于缺乏支持而搁置。

  设施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在“您最希望村内环境的哪些方面得到改善”的选择中,村民选择率最高的是“生活垃圾处理更及时、干净”,占比为49.3%,远高于其他选项,希望“生活污水处理更及时、干净”的, 占32.2%。超过四分之一的村民要求“整修、硬化村里道路”和“增加绿化美化”。

  整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受访的村干部对今后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数据显示,在对问题“本村认为应当从哪些方面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多选,最多选3项)”的应答中,认同率最高的是“村庄风貌提升”,为58.8%,其次是“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52.8%,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提标改造”、“道路、交通、饮水、电网、网络电商、综合服务等设施提档升级”等三方面提升的村都在四成以上,要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康体育、养老保障等服务城乡均等化”的为35.6%。

三、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

建设的新篇章。”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应采取更有力的举措,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一)宣传引导,让“美村”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仅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更要提升村民“美村”意识、改善人居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的“软环境”。村民是人居环境提升的主体,要通过宣传引导,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激发村民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幸福感,让“美村”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干部的引领作用。调查显示,超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村镇干部是其了解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的主要渠道,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解读能力和转化能力,可以让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二)健全机制,让美丽乡村建设和管护成为常态

  一是建立多元协同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合全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协同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村民组织、企业团体、村民乡贤等各方优势,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各展所长、各尽所能。

  二是建立主体落实和制度落地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明确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监督考核主体和指导维护服务主体,出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人居环境整治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常态。

  三是建立政府主导、村庄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为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统筹各级各方资源,创新投融资机制,增强资金投入能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保护等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尝试将住户付费相关模式纳入村规民约,弥补保洁资金不足。

(三)科学规划,提升人居环境人文元素

  一是要挖掘人文元素。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全力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增添乡村文化底蕴、乡愁魅力。

  二是要保留地方特色。在规划设计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汁原味”,让村庄形态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走出一条特色化、景区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四)多方联动,让美丽乡村成为激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转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使美丽乡村成为激发乡

村产业兴旺的新动力。一是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二是要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打造成“两进两回”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使美丽乡村成为乡村经济的源头活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千万工程”的世界回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 邱海峰

(2023年6月2日)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2018 年参观走访中国浙江村镇时,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了这样一句话。

  让索尔海姆感慨的,是他所置身的环境优美乡村和一张张乡村过去被污染的照片产生的鲜明对比。改变的背后是一项工程的实施——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 也赢得了世界积极回响: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专家伊兰度认为, 农村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千万工程”向世界表明,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美国《快公司》杂志称赞浙江农村“变废为宝”,在实施“千万工程”中将众多废弃采石场精心改造为旅游景观、文化场所,为世界各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英国爱丁堡大学基础设施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认为,“千万工程”的实施说明在农村大幅改善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可行的,相信其经验将能传给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底色之绿。启动之初,“千万工程”的重点就很明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从治理厕所污水、厨房污水,到关停矿场解决村庄空气、土地污染问题,再到“垃圾革命”实现全域分类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全省2.7万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森林覆盖率超过61%,省域乡村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中国部分地区用较短时间就取得了一些西方国家几十年的环境治理成果,这显示了推进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智慧。”

  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红利之大。以环境整治为起点,“千万工程” 让更多村庄走上新路,实现更好发展。今日浙江,有的乡村增公园,有的农房

当民宿,有的资源变资产,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至1.9以内。这样的绿色发展红利,受益的远不止中国百姓。在浙江,有一个国际“出圈”的乡村旅游品牌——“洋家乐”,来自南非、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到中国吃上“生态饭”,每年吸引数十万境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其中一家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除长城外15个必须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谈起在浙江开办“洋家乐”,一位“洋老板”说:“这么美的地方,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事实证明我选对了。”

I

  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模式之好。当今世界,社会治理模式多种多样,但唯有人民群众满意、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并契合科学精神的发展模式,才更具价值与实践意义。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该如何选择?中国的答案很明确——锚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始于2003年的“千万工程”,先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主动减排二氧化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 联合国官员认为,在浙江,绿色发展带来了“金山银山”,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民众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更加珍爱自己的家园,这种模式值得与世界分享。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说: “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千万工程”描绘的中国乡村新画卷让世界看到,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循着这条路向前,中国将继续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千万工程”的浙江经验及对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李欢

  摘要: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一大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其中一项突出短板,浙江的做法和经验对内蒙古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千万工程浙江经验乡村振兴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矛盾,浙江省于2003年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阶段(2003—2007年),整体推进阶段(2008—2012年),深化提升阶段

(2013—2015年)和转型升级阶段(2016年至今)四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两大前置性工程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用5年时间,对约10000个行政村全面进行整治,并将其中约1000个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

  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宜居乡村。第一,从农村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入手,采用“农户分类、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方式, 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第二,针对农村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第三,以“六边三美三化”(在铁路边、公路边、村边、城边、山边、水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实现城美、村美、房美目标)行动为抓手,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

  发展美丽经济,以产业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打造以绿水青山为依托的绿色经济。转变高资源消耗型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关停遍地开花却对环境污染极大的小矿山、小水泥厂等。第二,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运动等新业态。第三,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截至2019年末,浙江全省建成电商专业村1720个。

挖掘文化内涵,以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第一,搭建文化载

体。依托旧祠堂、老戏楼、古书院、闲置校舍等建设文化礼堂;实施乡村文化展示工程、培养文艺人才队伍,引导各村建设乡村舞台、文体活动场所。第二, 保护传统古村落。修复传统建筑、弘扬历史文化、创造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第三,弘扬乡土文化。挖掘整理名士乡贤、民俗风情,提炼地域文化传统、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能人榜、道德廊、孝悌祠、学子墙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二)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

  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17年来,浙江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融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贯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意愿。美丽乡村建设参与和互动的主体是农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根本保证是农民参与,因此,农民参与是弥合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结构性裂痕的重要机制。浙江省特别重视倾听群众、动员群众、满足群众需要,在“清洁庭院”行动中,积极鼓励农户清理房前院后卫生,“美丽庭院”行动则侧重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提升庭院景观。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规划引领”是浙江省推进“千万工程”的重要原则。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注重彰显山区、丘陵、盆地、平原、滨海等不同地方村庄的特色与个性。明确“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前,不能匆忙上马整治工程。

  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从户厕改造、街巷硬化、污水治理,到村庄绿化、形象提升,再到完善公共服务、美丽乡村创建,最后再做产业培育,先易后难,不吊高群众胃口, 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整治力度、建设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相一致。

  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政策连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发挥规划在村庄发展、工程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将诗画田园景观和现代生产要素融为一体。不搞短期政绩,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同步抓好公共

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内蒙古提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内蒙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差。历届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状况,出台了针对性政策。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现状

  2014—2016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大幅提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截至2016年末,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惠及农牧民的范围广、力度大(见下表),农牧民享受的福利前所未有,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极大提升,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改观。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内蒙古2018年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以农村牧区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突破方向。2019年3月又启动了“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建设,选择全区12个旗县、100 个苏木乡镇、1000个村嘎查作为示范点,要求率先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目标。

  经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内蒙古农村牧区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年末,8.67%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41.26%的村完成改厕。至2019年底,全区有26.2 % 的旗县开展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试点,36.9%的旗县建立了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22.4%。截至2020年4月,61.3%的行政村(嘎查)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二)内蒙古提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前期规划及后续管护不到位。目前的规划多为层层制定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很少有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规划;基层缺乏具体的全域布局规划、污水处理规划及落实方案指导,导致重复建设、多余建设,造成浪费。改厕工作重建轻管,农牧民普遍担忧化粪池的安装质量、外溢和渗漏、维修、收运等管护问题。

  配套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属于民生工程,投入巨大但短期经济回报低,资金筹措压力大,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社会资金参与度低,部分地区由于缺少资金投入,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基本区情导致技术应用难度大。内蒙古地广人稀,牧区牧民居住分散,污水量小,收集难度大。冬季气候寒冷,水冲厕所存在防冻难度大、污水

处理生物菌过冬难的问题;缺少技术机构,对改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滞后。

  未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发展可持续性不强。村庄厕所、排污系统建好了,缺乏产业支撑也做不好长期维护。内蒙古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且存在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挤占产业发展资金的情况,导致农业产业培育存在巨大短板,以产业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不足。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牧民主体地位没有完全体现。农民参与是乡村环境整治的根本保证,但一些地方只盯着整治标准,不考虑农牧民实际生活需求。比如要求农牧民的柴火堆、干草垛必须用机器打成草墩,推高了成本;要求煤炭堆必须洁净规整、牲畜粪便不能乱堆乱放,脱离了农村牧区实际,导致群众不愿参与。

  缺少统筹规划。各级政府部门依然存在着统筹规划力度不够的问题, 导致职能分割,资源错配。例如,缺乏规划与专业人才参与割裂,管护缺人与农牧民参与割裂,缺少资金与社会资金参与割裂,区情复杂与鼓励技术应用割裂,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割裂。

三、内蒙古学习浙江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总书记在2019年7月15、16日考察内蒙古时指出,“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聚焦短板,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一)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

  深入贯彻落实***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政策调研、制定、执行、评估的全过程。把绿色产业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具有内蒙古风韵的乡村休闲旅游,推动发展农家乐,重点打造高端精品民宿。培育农村新业态,重点发展“美丽产业”。

(二)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让农民自己掌握主动权,如何整治、如何规划、谁来施工、谁来管理、谁来监督等各个环节的问题,都要农民自主决定,政府不能“替”农民做主。村庄规划要充分吸收农牧民的意见;工程建设不能侵犯农牧民利益或加重其负担;运营、管护要吸收农牧民参与,既解决了农牧民就业和

收入问题,也实现了长效管护。

(三)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内蒙古已分类划定中心村、历史文化村、一般村、空心村。在优化村庄功能方面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居住环境。厕所、垃圾房(箱)、污水管网等的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建设折腾农牧民,村庄总体规划要组织大专院校、规划院、设计院等技术力量下乡编制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四)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要善用社会资本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专业优势,尝试实行“项目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细分为多个专业项目,采用项目承包、合作社承包、PPP合作等模式,由专业公司负责村庄厕所、垃圾站、化粪池等的施工安装、运营维护,拓宽运行维护经费筹措渠道。

(五)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要坚持系统治理,政策连贯

  在三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内蒙古启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建设, 将试点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区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任务;三年行动方案今年到期后,应将整治内容扩展到畜禽粪便、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村庄清洁、县域乡村布局规划,以及公共服务、乡村文化、绿色产业发展上来。

“千万工程”后的农村生活现状及其实施意义探究

湖州师范求真学院  殳欣欣

  摘要  针对2003年的“千万工程”,介绍了其内涵,并以湖州石淙村为例, 分析了在实施“千万工程”之后,当地村民的生活现状,探究了“千万工程” 的实施意义。

关键词  “千万工程”;意义;浙江省湖州市石淙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资源和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在此背景下,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提出了“千万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作为实施重点。浙江省在实施“千万工程”之后,取得了显著成效,造就了万千美丽的乡村,并带动浙江省的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

“千万工程”概述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防止农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03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同志提出实施“千万工程”。在“千万工程”被提出之后,浙江省开始推进环境治理、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的特色工作。“千万工程”不仅可以使贫穷落后的农村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也能够让更多外来者通过观光、旅游等方式来感受我国农村的巨大改变[1]。

“千万工程”后的农村生活现状

  以浙江省湖州市石淙村为例,在实施“千万工程”之后,石淙村在休闲娱乐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变,其次发生改变的为科技网络方面,然后依次为医疗保险方面、衣食住行方面、工作环境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可以看出,实施“千万工程”后,石淙村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良好改善。经过“千万工程”的整治改造行动,石淙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街道被重新整齐规划,道路交通变得秩序井然,工业发展步入新时代,在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以前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现在呈现在眼前的是美丽干净的自然村。“千万工程”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和谐家园建设,使得乡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村民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如今的农村不再是以耕地为主,而是

因地制宜,开办了大量具有地区特色的工厂来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正如***总书记所说,“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千万工程”所作出的成绩也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地制宜,实行生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整治工作,也是应对农村经济薄弱的迫切要求[2]。

  在“千万工程”建设及相关政策的指示下,浙江省大力整治农村环境、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出了一个个整洁、美丽的田园乡村。湖州市石淙村的经济发展真正还原了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并且在实践中体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我国其他乡村地区和其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较好的示范作用[3]。

“千万工程”的意义

  在“千万工程”的推动下,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相应村庄的村民们开始自主创业并且发展休闲旅游经济,且在这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村民们可以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农耕技艺等各种资源,确定要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和品牌农产品, 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鼓励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预留用地空间,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保障现代农业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村子还要做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共同发展,同时完善美丽乡村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千万工程”的实行,不仅会带动我国越来越多落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给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的民众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千万工程”在生态修复、经济发展上, 为国家生态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值得借鉴和学习。

  除此之外,***总书记还提出,实施“千万工程”,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村庄建设的关系,要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这给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指明了方向。实施“千万工程”,要靠建设美村,也需要以发展强村、抓反哺富村。村子有产业,村民有就业,“千万工程”才能走得远。

  绿色发展是整个民族的事,应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为之作出更多努力。从当前的农村生活现状来看,国家需要加强污染治理,同时加强宣传力度,相关

的政策措施也应该落到实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号召全民参与到“千万工程” 建设中,以促进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促使农村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各大媒体的大力宣传以及每个人的坚持努力,只有这样,“千万工程”的生活理念才会更加深入人心,我国在生态经济行动方面也会取得卓越的进步。如今的浙江省湖州市石淙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党建+”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各村学习借鉴。在“千万工程”的推动实施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也越变越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也实现了相互协调,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千万工程”推动浙江山乡巨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 汪子旭

(2023年6月5日)

  初夏时节,漫步浙江乡村,街道干净整洁,花木郁郁葱葱,一幢幢小楼房整齐排列,随处皆是精致的乡村美景。

浙江乡村的美丽蝶变,始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03年6月,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如今,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2000年人造水晶产业最鼎盛的时候,一个县集聚了2万多家水晶加工作坊,工人每天在乌烟瘴气的棚子里磨玻璃,废渣、废水直接排到河里,当地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县域85%的河流变成“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

  随着“千万工程”推进,浦江县铁腕治污,三年多时间内,水晶企业就由2.2万家减至526家。浦江县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上河村,曾是浦江水晶加工发源地之一,全村大部分村民从事水晶加工业,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河村便关停了村内所有水晶加工点。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是“千万工程”改变了浦江人居环境,如今全域51条支流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美丽的浦阳江又回到了群众身边。上河村作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代表之一还曾登上了联合国领奖台,领取“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浦江的变迁,是“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的真实写照。二十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据浙江省委农办摸排,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浙江也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20年来,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并未止步于就环境抓环境,而是同乡村振

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环境优化,也为农民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那时候不少企业想不通,为什么铁腕治污、有钱不赚,现在完全理解了!” 浙江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福民坦言,脱离了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子后,他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22年企业投资1500万元上马水晶原材料生产线,推动浦江水晶产业链向上游原材料链延伸。

  经受生态洗礼的水晶产业规模、附加值不降反升,2022年浦江全县水晶产业工业总产值84.97亿元,同比增长14.61%,到2023年底有望达到100亿元,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转型升级的上河村还开辟了发展新路径,依据村落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引入文旅业态,从水晶加工村华丽转身为旅游“网红村”。

  如今在浙江,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美丽乡村成为当地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浙江全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

  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54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

  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未来乡村发展定下目标。6月2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的第13次常务会议指出, 要把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与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县城承载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千万工程”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新征程上,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实践正在持续深入。

“千万工程”引领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屠国兴

  近年来,杭州市认真贯彻***总书记“两山”发展理念和对“杭州要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和全市“拥江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合力推进,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三美杭州”建设和打造美丽中国样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94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6.2%,基本形成了“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主要做法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杭州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并重、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扎实推进“五位一体”创建和“三大革命”,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普遍推进、重点深化、巩固提高等四个阶段,充分印证和诠释了“千万工程”在杭州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提供了丰富的乡村元素。

创新理念,多规合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规划是美丽乡村的牛鼻子。在建设中,杭州市始终坚持用超前的理念进行规划和指导,以美丽乡村、区县协作、三江两岸等建设为载体,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串点成线”,由“一片美” 到“全域美”的良好局面。

完善体系,多类创建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杭州市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行动计划》、《关于开展新一轮“风情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文件,市县两级先后配套制订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精品示范线等20多个评价标准和《美丽乡村设计导则》、《工法手册》等技术指南,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丰富载体,多措并举

  杭州市从最初的整治村、精品村、风情小镇,到近几年的精品线路、精品区块、杭派民居,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创建载体持续深化。其中,风情小镇、精品村、精品示范线,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实施,已成为杭州

美丽乡村的一张金名片。其中,“大下姜”区域联合体已成为全省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实体化运作的综合体。

强化保障,多元投入

  “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在保持支农资金预算和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另行安排10亿元城乡统筹专项资金,加上区县协作资金、联乡结村资金、农村公益金、三江两岸资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统筹资金支持体系。据统计, 2011~2019年市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49.34亿元,有力地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

基本经验

注重特色,分类型打造

  创新管理机制,将建设项目分类型、分层次有序推进。第一类是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为载体,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整治,侧重于改善村容村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第二类是193个中心村,侧重于形成中心村集聚辐射功能;第三类是397个精品村,侧重于开展“五美”建设;第四类是43个市级风情小镇,侧重于按照“四宜”标准进行建设;第五类是142个历史文化村落, 侧重于保护古建筑、传承古文化、美化古村落。第六类是23个杭派民居,侧重于打造杭州人文特色。

自我加压,景区化推进

  杭州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区化”的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点、线、面” 全方位推进。一是进行连线连片打造,建成了7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和14个精品区块;二是进行景观通建设,在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145个村庄,建成了120余公里绿道;三是进行村落景区开发,成功创建106个省级3***级村落景区。 景区化发展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了串点成链,从“盆景”变“风景”的跨越。

  民本为要,生态化治理全面开展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公厕整治”等三大革命,实施了村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累计投入70多亿元, 完成了177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终端8914个,新增受益农户达60万余户; 建设农村生活资源化处理站点474个,覆盖127个涉农乡镇(街道)、1837个村; 标准化改造了农村公厕4566座;完成了1793个村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实现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公厕整治行政村全覆盖,村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省考核和绩效评估中始终位列前茅。

强化支撑,产业化开发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休闲等新型产业,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2018年,全市乡村接待游客6476.7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68.97亿元;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实现农村美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做好传承,保护化利用

  持续做好传承、挖掘并开发农村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一是对142个古村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累计投入资金2.45亿元;二是依托农民集聚区建设、村落建筑修复等载体,建成23个“杭派民居”示范点, 累计投入资金0.8亿元;三是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强化推进力度,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68个。

存在问题

  虽然杭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总书记对浙江、对杭州的新期望,对照兄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做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覆盖面还不够广。全市共有行政村2036个,目前已创建的市、县两级美丽乡村只占行政村总数的46.2%(市级占33.2%),其中精品村占比仅为19.5%,创建比例仍有待提高,创建力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创建标准偏低。各地虽然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设计(指导)导则、管理手册(规定)、工法手册、负面清单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指南,但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率不高,导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与相关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村庄的特色彰显还不够。三是长效管理不到位。部分村垃圾分类不到位、村容不整洁、杂物乱堆乱放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村,人口多,容量小,管理不够精细,村庄环境较差。管护费用不足,美丽乡村管护专项经费村均不到40万元,淳安县、临安区甚至不到10万元,难以维持日常运维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虽然实现了建制乡镇全覆盖,但缺少源头户分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运维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刻不容缓。五是保障措施有待加强。在资金投入方面,东部区县在政策力度、财政投入上较大,西部区县则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显现。在产业发展方面,部分乡村产业发展依然先天不足,“造血”功能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较弱,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费用主要靠转移支付,全市还有六成多的中心村、精品村年度管理费用大于经营性收入。在土地供求方面,用地指标已成为美丽乡村

建设所需项目工程推进中的制约因素,基层对用地保障呼声强烈。

下步设想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且持久性工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杭州将重视经验提炼,正视存在问题,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主线,高水平推进,高质量提升,高标准打造, 扎实推动杭州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好品质迈进。

争先创优,高水平推进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省级部署,全面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以“多规合一”为抓手, 坚持巩固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努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化、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化、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和长效管护机制标准化。一是抓系统梳理。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村现状调查,分析查找各村在生态保护、宜居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摸清底数,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有计划地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二是抓达标创建。对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从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村抓起,坚持守底线、保基本与促提升相结合,每年以总任务村数的25%左右的进度,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到2022年全市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标准。三是抓示范创建。积极组织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特色精品村和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的创建,强化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抓长效管理。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在思想观念上,真正解决重建轻管、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在工作力量上配强队伍,重视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在资金使用上,继续发挥市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解决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善作善成,高质量提升杭州农村人居环境

  以村庄清洁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确保完成省定系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村落保护利用、统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30大项任务和市定“十类覆盖、百处风景、千村精品、万户美丽”23项任务。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各地各部门的责任主体作用,强化攻坚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要进一步细化目标方案,明确年度任务,理清责任主体,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强化有效督查,实行联合督查、跟

踪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要限时整改,努力破解面上工作推进不平衡、投入机制不充分、运维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杭州精品特色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充分把握加快建设“一城一窗”战略机遇,打造富有杭州特色的精品亮点。一是围绕“拥江发展”,打好“十镇百村”攻坚战,继续开展以沿江、沿湖、沿线精品村为重点的乡村提升行动,进一步扩大精品村覆盖范围。二是围绕“精品精致”,持续推进风情小镇建设,科学确定创建主体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思路,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移步换景,达到3***级景区村落标准。三是围绕“乡愁印记”,继续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彰显文化底蕴。切实把历史文脉挖掘好,把历史遗迹保护好,把历史文化传播好。四是围绕“镇镇连线”,继续深化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创建,变单独行政村创建为整区域连片推进,变点上成景、线上成形向面上成品推进,使杭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千订工程”造就订千“文化乡村” 临安区“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探析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  喻佳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在城乡二元结构作用下,乡村文化出现断层、缺乏文化纽承及文化认同、文化重塑面临传统文化日渐式微、重塑主体长期缺位、现代思维占据主导等困境。在浙江省“千万工程”推进背景下,临安区以“好家凤”“背街小巷”“文化礼堂”形成“点线面”全方位布局,打造“文化乡村“文化圈,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临安区路径,并提出以人力本开展文明乡村建设、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文化重塑、智慧乡村激发乡村文化潜力的新时代路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文化礼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浙江省自2003年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始终延着“三美融合”脉络、生态、经济、生活共同发展,不仅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更关注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临安区作为五代十国时期昊越国王钱谬的故乡,历史文化深厚,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长足发展,临安区在“千万工程”中尤其注重乡村文化振兴,借助好家风、背街小巷、文化札堂等方式,发扬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明,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认知与自信。

乡村文化出现断层,重塑势在必行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文化出现断层现象

人口流动缺乏文化继承

  在城乡二元结构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村流动人口。在以口耳相传为主的乡村文化休系中,青壮年一代作为文化的中坚力量,上承老一辈文化素养,下接小一辈的文化教育,该部分群体迫于生计选择进城务工,使得文化传承出现断裂。代际文化传承受到代际教育差异、话语体系差异的影响,沟通受阻,导致传承难以开展,文化断层现象逐渐显现。

人口回流缺少文化认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出现“回流“现象。尤论是基

于经济收益、机会成本权衡后的“生存理性型回流”,还是基于个人发展、社会认同、归属感获得等社会因素的“社会理性型回流”,长期的外出务工经历使其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城市文化,建立起较高的文化认同感。乡村文化在经历了近代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导致的“革命性”变迁后,文化物质基础大量削弱,非物质传承主体缺位。

  城市文化高速发展的拉力加之乡村文化断层发展的推力,使得“回流”后的农村流动人口对于乡村文化认可度不高,缺位乡村文化传承。

文化雪塑面临多样困境

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存蓿地,古朴的传统手工技艺、独具风味的地方传统戏曲、别具一格的地方话语、独特的乡村古建筑等尤不彰显着乡村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乡村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传统手工艺”后继尤人'

\地方传统戏曲“难觅踪迹”、方言”不知所云'\古建筑沦为“断壁残垣”0 村庄作为乡村文化传播和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乡村文化的活态载体,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地域性、多样性和中富性不断受挫,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中, 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重塑主体长期缺位

  农民是乡村文化重塑的主体,根据年龄可分为老年生年、壮年、青年少年。作为文化重塑主力军”的中年、壮年缺失。中年、壮年儿时久居于乡村接受了完整的乡村文化熏陶,但常年在外的务工生活使其成为最早体会城市纷繁多姿的文化生活的先遣队,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多姿多彩的文化种类,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文化情感与选择,使其对于乡村文化的重塑兴趣寥寥。

  作为文化重塑风向标”的青年、少年乏力。青年、少年是乡村的未来,尤其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对乡村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长期城市居住经历导致其对乡村文化理解片面,在乡村文化重塑过程中实际的助推效果有限。

  作为文化重塑的主心骨”的老年失言。老年人熟知乡村发展的历史、传奇故事、风俗习惯,但处于“留守“地位,主心骨作用尤法发挥。

现代思维占据主导

  现代与古朴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体现乡村文化的底蕴与生动活力。然而, 近代“革命式”的变迁,让乡村的古朴受到严重打击,加之城市现代化建设思维的乡村融入,对以建筑为重要依托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而城

市完善的文化休系,健全的文化系统,普化的文化服务,让农民心向往之,在新建设的乡村中有“推倒一切,向城市看齐”的态势,忽略了乡村原有的文化底蕴。现代思维尤论在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娱乐活动方式上都成了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传统文化被迫成为特色文化,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有待加强[2]。

文化雪塑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乡村的富庶是国家盛世历史的标志,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要求乡村振兴不断推行。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够通过文化振兴重塑传统美德建设、重构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提供保障。

  一方面,文化振兴通过重构乡村和家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风貌和思想内涵形成文化特色,帮助农民将文化自觉演变为文化自主,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文化重塑加强居民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使其更愿意融入乡村, 助力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原生态劳动力。

3.2乡村文化振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乡村文化是独特的,尤论是山川河谷,亦或是田野林地, 都造成村落和家庭的零散分布,进而演变出不同的风俗、习惯话语。现代化建设浪潮的推进,让乡村在改造中失去了自身特色,但需要明确的是,文化才是最具价值的。

  我国历史悠久,在文化建设方面不可落后于他国。乡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产生地、延续地,开展文化振兴能够有效传承耕读时代中的传统文化与美德, 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的特色推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临安区“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打造“文化乡村“文化圈

“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

2.  1.1  深度挖掘家族历史,树“良好家凤”

  临安区“好家风”活动以《钱氏家训》为重点,鼓励群众重温家族历史, 挖掘家族精神,树立良好家风,落实乡风文明。通过深入挖掘,临安区10万余户家庭树立了家训,推选产生好家风家庭1万余户,全面推广开蒙礼、成人礼、敬老礼等“好家风十礼”,提炼总结出包括湍口镇“四知堂”《杨氏家训》、清凉峰镇”杨溪忠孝文化”在内的一系列优秀家风家训,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以户带村重构乡村优秀文化

  以地缘、血缘为基础建立乡村社会网络,以差序格局的形式勾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乡村文化断层,昭示着这一纽带的断裂。“好家风”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给予了每个家庭重温过往、回顾家族发展史的机会, 拉近了家庭成员间的时代距离,另一方面激发了每个成员的责任担当。这种以户层面“忠孝“观念的觉醒,带动村层面”忠孝“文化的重塑,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更好的内生动力。“好家风”家庭作为忠孝“美德的现实代言人, 在直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更以榜样作用激励同质群体回归,为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的提升奠定文化基础汇

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文化对于乡民的引领作用是难得而独特的,乡村振兴促进了临安区乡村面貌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助推了农村人口的“回流”。其中,在知识、财富技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乡贤“回归更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乡贤”的回归主动色彩浓重,他们往往具有优质的社会条件, 回乡后主要担任村千部、创业先锋、投资者。传统优秀文化为其回归乡村起到重要作用,以赡养老人、报答故乡的情感为主要表现,进而实现助推乡村发展的作用,且成功率较高。

“背街小巷”崖染”叉化“乡土氛围

“背街小巷“乡村历史文化的缩影

  “背街小巷”具有乡村原始的面貌,更具有深入挖掘遗留文化、搭建乡村文化长廊的潜力。临安区古村落众多,村落中的“背街小巷”旰陌纵横,别具一番风味。为最大程度解决“背街小巷”历史遗留问题、优化环境,临安区特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成立城市管理领导小组,“以块引领“完成组织构建;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责任到人,实现“扁平辐射”;以需求为指引,传承民俗文化,为文化创造“留臼空间”;组建监督管理铁军,注重”以人为本”。

  “背街小巷”是乡村历史文化的少数遗留,也是乡村文化的缩影,其连通村户的“线型“地理优势,是展现乡村文化的重要场所。

  乡村文化引领“背街小巷“改造“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道德的开端,忠和孝相互依存,我国是一个讲究忠孝的国家,忠孝作为传统美德是所有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应将乡村文化融入其中。临安区对“背街小巷”改造进行了较好的探索,总结出了“湍口速度”‘河桥镇

“6+3″工作法、太湖源镇”一户一方案”分类处理法等优秀经验,在“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不仅重民生、契民意,还注重传承地域人文历史,弘扬百姓家风家训,用文化填补整改后的“空臼”,让乡村优秀文化彰显在乡村的每一处。

“背街小巷“乡村文化的渲朵场

  “好家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在户的层面实现文化回归,对于个休重塑乡村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乡村”背街小巷”的整改,通过“以点连线”的形式,改变了乡村整体面貌,在乡村中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知悉度的同时,形成潜在约束,助力乡风文明的实现。“好家风”的点效应加之“背街小巷”的线效应,为文化的乡村弘扬形成了强烈的渲染作用。

“文化礼堂”促进乡村文化实效

“文化礼堂” 乡村文化的展览馆

  文化礼堂作为集思想道德、文休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休的文化综合休, 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建起浙江省首家文化礼堂以来,临安区始终致力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通过“文化长廊”“文化学堂”“文化活动”三大主要形式进行文化传承与发扬。其中“文化长廊”主要涵盖“村史廊”“励志廊”“艺术廊”等,集中展示了村庄史、家族史、典型事迹及居民自创作品等。“文化学堂”内容包含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思想教育、理论培训技能培训、艺术熏陶等。“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主要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站位乡村特色,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文化礼堂”  乡村优秀文化的实践地

  为更好地弘扬乡村传统文化,落实传统美德的传承,临安区村级文化札堂建设立足时代,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特色亮点,致力于打造文化札堂升级版,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特点的示范点。

  以钱氏后裔十八般武艺为特色,以礼仪传承为核心,配套建成了“乡治馆” “文武馆”和“三治学院”的上田村;创下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奇迹”的臼牛村;将农村文化札堂与村落景区建设结合,推出“非遗文化亲子游”特色品牌的杨洪村;以礼仪授课为主,体验农耕文化为辅,开展游学活动的杨溪村等, 让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

  3.3 “文化礼堂” 乡村优秀文化的发扬堂“好家风”以户内的良好文化氛围,为乡村文明的形成供给了多样化的“点“力量,“背街小巷” 在整治过程中用文化填补空臼,串联起乡村文化的“线”场域,“文化礼堂”

则通过文化及人员的聚集效应,将“点”“线”上形成的优秀文化基础通过展览、学习、活动汇集展现,充分实践,巩固落实,让乡村文化建设实效性发挥到最大。

  “点线面”结合形成的乡村文化圈,从地方历史、家族历史出发,形成农村居民文化自觉,以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诱发农村居民文化认同的形成,以农村居民自发的活动加深文化的了解及内化,进一步形成文化自信,最终形成乡村文化归属感,激励农民建立主人翁意识,共促乡村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困境及新时代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刻不容缓。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但临安区在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依旧存在困境,亟须解决。

进一步推进“乡村叉化振兴”的困境

3.  1.1  文化礼堂遭遇“礼”的缺位

  文化札堂的建立旨在发扬与传承乡村文化。然而受经费限制、管理落后、制度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礼堂运营艰难。尤专业化人员的管理使文化札堂闲置或沦为单纯的乡村红臼喜事承接地,丧失文化传承作用。部分文化礼堂与其说是全体村民的文化活动综合休,不如称之为少数人自发形成的兴趣班亦或是乡村舆论场的集散地。文化札堂遭遇“礼”的缺失、“人”的缺位,文化传承实效难以显现。

乡村文化沦为城市”附庸”

  乡村发展需寻求并坚持自身特色,当下以文旅促振兴的乡村存在明显的城市”附庸”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盲目延用城市现代化建筑风格, 致使乡村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其次,盲目屈从商业项目,部分乡村以经济利益为乡村建设导向,不考虑乡村实际状况,盲目开发、搭建商业项目,造成乡村原始环境遭受不可修复的破坏。再次,乡村文化丧失主导性,部分乡村文旅建设工作主要由外来人员负责,其对乡村本士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容易曲解或过分运用乡村本士文化,导致文化本质转变,不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并不是要舍弃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乡村要注重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特有的村落文化、民风习俗,体现乡村的独特魅力,打造乡村文化精品。

“原子化”思维打破乡村文化常态

  随着城市原子化思维的不断渗入,农村社会网络关系遭到冲击,原有的乡村集体生活正在瓦解,文化的传承更是受阻明显。伴随原子化个人到来的“经济人“思维同样导致了乡村原生态的邻里关系、守塑相助的生活氛围破裂。一旦乡村文化体系崩裂,乡村将沦为城市的简单延续,出现大量空心村,导致乡村的边缘化趋势越发严重。

“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新要求3.2.1以人为本开展文明乡村建设

  在文明乡村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鼓励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到文化札堂的规划建设、内容安排、日常管理和评价考核中。激发广大农民的智慧,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风尚为主线,发动农民特别是中老年一代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整理本村村史村情先贤故事、村规民约和优秀家训等,形成“文化建设“主人翁意识,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助力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形成,组建全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氛围。

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文化重塑

  耕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0耕读不仅是半耕半读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高尚情怀、一种价值追求与文化修养,其内涵十分丰富,包含做人、行事、信仰各个方面6]。

  开展耕读文化落实,有利于将个人修养和精忠报国相结合,对教化群众、凝聚家族向心力、淳化民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耕读文化可具体落实在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乡村借助耕读形式开展活动, 却未将耕读文化的具体内涵真正落实,导致物质成分占主导,缺乏非物质理解, 形式主义色彩凸显。

智慧乡村激发乡村文化潜力

  智慧乡村是指乡村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实现乡村生产数据化、治理数据化与生活数据化,不断提高乡村智能化水平。

  智慧乡村的建立能够基于“数字化“平台,将乡村包括景观、餐饮、农产品、休闲娱乐等特色亮点以“云科技”的方式展现。乡村文化的“云展示“, 不仅能促进社会对乡村文化的了解,还能通过文化展示提升知名度,借助“乡愁“情节,进行文化效能转化,激发文化的经济潜能。

  智慧化后台服务系统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为文化经济转化后的咨询、购买、支付等程序提供便利,提升服务水平,助力顺利完成效能转化。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和美乡村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经验总结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胡豹

  摘要:“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亲自部署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系统分析浙江省“千万工程”20年的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升级版、千村3***万村1***、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等六个阶段的演变迭代,概述了“三大革命”全域推进、“大花园”全域打造、美丽经济发展、人文乡愁传承等的建设成就,总结了人本发展、绿色价值、系统治理、经营村庄、政府引导等建设经验,提出了未来乡村、共富乡村、和美乡村、农业强省等建设前瞻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千万工程;浙江;20周年经验;和美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浙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先发源起地和先行实践地,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问题本源,亲自部署和推动,创新性地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并把它定位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推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民心工程”[1]。20年来,浙江发挥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浙派作风”,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高层推动,真金白银地投,乡村建设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迈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千万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和美乡村,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4396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