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央视《百家讲坛》播出19年来,王崧舟是第一位应邀讲授中小学语文的嘉宾。《爱上语文》这十二讲对语文教学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01
语文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第一,对广大中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第二,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文,我们可能寸步难行;
第三,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语文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语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结晶;
第四,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02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语文教育大家顾黄初先生说:“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意、理、趣的。
元朝的王冕在自己画的《墨梅图》上题写过这样一首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质朴晓畅的七言题画诗,大意是说:生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朵朵花儿仿佛浸染了清洗画笔时留下的淡淡墨痕。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色彩的艳丽,只祈求自己的清气流布在天地之间。
学这首诗,知道了大意、了解了这些字面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不但要真正读懂这首诗的气象格局,而且要帮助自己的心灵成长。如果,从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角度切入,这首诗其实同时写到了三种不同的梅花。
第一种,“家中的梅花”。“吾家洗砚池头树”。
第二种,“画中的梅花”。“个个花开淡墨痕”。
第三种,“心中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才是王冕一生的人格追求。
写梅花,通常会写它的香气,而在王冕的笔下,“香气”却成了“清气”。这又是为什么呢?用心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
香气对应的自然是花,清气对应的不再是花,而是人;
香气是物质意义上的,清气则是精神意义上的;
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则是心灵品出来的;
香气人人得而闻之,清气则只有高洁之士方能品之;
香气留在表面上,清气流在骨子里。
我们不妨再想一想那些带“清”的成语:两袖清风、冰清玉洁、清平世界、清闲自在、清幽旷远、清静无为……
这是一种多么辽阔的生命格局,多么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样的格局,对应的不是语文,而是人生;这样的境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
王冕的梅花,不只是用口说出来、用手写出来,更是用心灵品出来的;王冕对“清气”的追求,不是人人得而有之,而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方能有之。
无论语文怎么学,通过语文学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03
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把作品读厚。书读百遍不是数量上的要求,而是层次上的要求,质量上的要求。一是参考别人的体会和感悟;二是去研究作者本人;三是抓住关键的意象。好的教师是用一辈子来备一节课。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它读薄。读薄跟数量的多少篇幅的长短没有太大的关系,读薄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够聚焦和锁定这首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这首词的词牌是长相思,词名也是长相思,而长相思三个字,你可以把它读薄读成一个字–思。
第三个层次是读活。要把自己放进去,要体验着诗人的体验。读厚就是对这篇文章,这个作者有充分的了解,也是我们备课的第一步,对教材进行分析,占有大量的资料。而第二步读薄,其实就是进行教学设计。而读活,就是语文的实践性的要求,把课本里里边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起来。
04
语文学习的“三只眼”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文”指的是“文学”,“史”指的是“历史”,“哲”指的是“哲学”。
正因为中国语文的传统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所以,我们说,要学好语文就需要“三只眼睛”。
第一只,文学的眼睛;
第二只,历史的眼睛;
第三只,哲学的眼睛。
用三只眼睛看语文,才能真正看清语文的本来面目。
05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重境界是什么呢?核心是立志,而且要立的还不是一般的志,要立的是高远的志向。你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高一个远,这志向要高远,这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重境界是什么呢?核心是学会坚持,你要学会持之以恒,你要学会朝着你的目标、朝着你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攀登,即便是衣带渐宽,不离不弃。即便是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重境界是什么呢?那就是豁然开朗,那就是恍然大悟。这重境界从“众里寻他千百度”开始, “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样寻啊、找啊,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顿悟,是豁然开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是一种量的累积,那属于一种量变,那么“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一种质的变化,是一种突变。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06
小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建构内容可分为八类
1、汉语言文字方面。汉文字文化和汉语言文化,如成语,蒙学,童谣,谚语,歇后语,字谜,对韵,对联,词串。教材里面,比如部编版识字课上的《对韵歌》。
2、传统文化。古诗词,文言文,古典名著,古代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比如《静夜思》《司马光》《草船借箭》《亡羊补牢》。
3、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故事和特定历史事件。比如《曹冲称》《圆明园的毁灭》。
4、传统艺术文化。比如手工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表演艺术。
5、科技文化。比如古代文明,古代科技,古代科学家。
6、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族风情,农耕民俗。
7、宗教文化。
8、意象文化。图腾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建筑意象。
小学语文教材怎么重估课程的文化价值呢?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常规教学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技术是最没有灵魂的。讲《秋天》这一课,我们从秋的字源说起,感受秋天的丰收,感受先人对秋的尊敬。
课文是精神返乡的入口。课文《秋天》的文化意象:北燕南飞。
中国古诗词当中,与此相关的诗句不少。比如:王实甫《西厢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陆游“燕来惨淡沙场外,跃出苍茫云海间”,晏殊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一首首的诗词,无不再诉说,古时候的大雁,是在给我们传递书信。
可以说,解读教材最考验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这需要我们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为什么读经典》中有这样的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他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打开经典之门,就是打开文化之门。
重构是文化融合的范式。首先要优选内容。对于孩子基本能读懂的就少教少学,能读懂部分的选教选学,对基本上读不懂的老师要多教多学。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弄反了,对孩子一读就懂的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分析,而对不懂的问题往往一带而过。可见,还是教材分析不到位,解读不到位,对孩子的学情没有真正弄清楚。
其次是分类整合。对于出现的文化类别,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可以拓展整合。
第三集中学习,也就是主题单元整合。
第四专题探究。这里指的是要有课程开发意识,设计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程。
五是专业引领。一定要多看这一领域里面专家的各类书籍,譬如孙绍振的《名作细读》。
积淀是深度融合的旨归。要想有上面几方面的展现,必须从大量的读书,博览群书,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对自己进行沉淀,素养才会提升,才会进行专业的文本解读,有深度的文本解读,才能在文本解读当中读出自己的风格,课堂才会深入浅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真的是要有很深的底蕴。
07
古诗教学的三条基本实践策略
我有一个担心,古诗成为课文,进入教材,可能是一种不幸。看看我们的古诗课堂吧:要么是让孩子傻傻地背,背得口干舌燥,背得天昏地暗;要么是老师傻傻地讲,讲得支离破碎,讲得体无完肤。大量的经典古诗进入课文以后,它所遭遇的命运,非常让人同情。
诗性为重,基本教学策略就应该是“会心吟诵得其韵”。古诗教学基本的方法就是吟诵,当然现在讲吟诵,是现代汉语语境下的吟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吟诵了。或者说,对传统意义上的吟诵也要进行现代重构。
在古诗教学中,诵读、吟诵是对诗最大的保护。吟诵的整体性,吟诵的音乐性,吟诵和诗的直接晤面,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诗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当然吟诵得讲究方法,不是傻傻地吟诵,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吟诵得揉合到诗的整体意境中去。古诗的诵读,要讲究整体性,要融人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千万不要只把它当做一个环节。
意象为重,基本教学策略就应是“诚心直观得其象”。古诗要“举象”,“举”就是打开,就是呈现,就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只有在举象、造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诗之三昧。
诗一定要把象呈现出来,状难言之物要历历如在目前,这样孩子们通过形象,通过意象,通过印象,才能直抵诗歌三昧。我曾经执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引起很大轰动,我就讲讲当时怎么呈现意象。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身”,我说:“纳兰的身,身体的身,纳兰的身到过哪些地方?”这是举象。我一口气叫了八个孩子,前面叫一个,后面叫一个,中间叫一个……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纳兰的身在路上。”他答完我就让他站着。第二个孩子站起来说:“纳兰的身在向着山海关的路上。”方向有了,答对了,我也让他站着。第三个孩子:“纳兰的身已经在山海关了。”我发现,三个孩子的思路僵住了,没有象。我说:“你们再读读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看到什么啦?”两个逻辑重音,一个落在“山”,一个落在“水”上,聪明的孩子明白了:“哦,老师,我知道了,纳兰的身在山上。”怎样的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羊肠小道,布满了荆棘,山中还有豺狼虎豹出没其间。”这个“象”就出来了……
好了,八个孩子发言完毕。八个孩子都站着不是?我就说了:“同学们,课堂里面站着八个孩子,八个孩子是八个点,八个点把它连在一块儿,你看到的是一条线,这条线就是纳兰的身经过的路线。他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的身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的身经过了荒郊野岭,而此刻他的身正在军营的帐篷里。想一想,如此征途,艰难吗?艰难。辛劳吗?辛劳。疲惫吗?疲惫。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这是第一次举象,紧接着是第二次举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心”字。
我说:“孩子们,那你们可知道,此时此刻,纳兰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在什么地方?” 我又一口气叫了六个孩子,“在哪儿?”“故乡。”“在哪儿?”“老家。”“用词中的话来说在哪儿?”“故园。”心系故园。假如到此为止,那还是在诗的门口徘徊,没有进去。因为到此为止,在孩子的心中,故园还只是两个符号,没有脉搏,没有温度,跟他的灵魂没有链接。
举象!把象举出来,放大了,呈现在每个孩子的眼前。象的叠加,象的连续呈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意境。孩子们融人这个意境以后,就能够和诗人心心相印。
共感为重,基本教学策略就应是“潜心涵泳得其意”。这个“意”,不是意思,不是意象,而是意象所承载着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理,是意蕴,是共感。
诗,最难把握、最难琢磨的还不是“象”,还要再上升一个境界,那个境界叫“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注定你只能远远地看她,所以诗写到最后,跟人对宇宙的了悟是差不多的。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一个“比”——“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叫千古一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再也没有人超越这千古一比。所以这个“比”后面的意蕴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这一比好在哪儿?第一,从神韵上看。一个字:宜。第二,从气韵上看:一个字水。第三,从风韵上看,一个字:清。第四,从情韵上看,两者之美,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湖在哪儿啊?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西施在哪儿啊?江南。江南出美女!所以,两者都有江南文化所滋润所浸养下的那种特有的气质。第五,我们还可以从音韵上看,两种美的命名.第一个字都叫“西”:西湖,西施。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押韵。
从神韵到气韵,到风韵,到情韵,最后到音韵,我说苏东坡的“比”是天才之“比”,是千古一“比”!这样的“神韵”,自然需要我们去嚼,去品,去涵泳,去挖掘。
也许有老师说,这对孩子来说有相当的难度。错!孩子不一定要像你体会的那么深,那么多,那么丰富,但是你可以把对这“千古一比”的咀嚼和感受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08
语文学习的人生价值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这样写作?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藏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轼在六十四年的生涯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字数超过了120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应该说代表了散文写作的最高水平。他写诗,跟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诗代表了北宋的最高成就。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应该说他的词在北宋就是翘楚。他的天才横溢一生: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
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
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他懂工程,在徐州修筑过大坝。他懂园林,在杭州西湖修筑过苏堤。至于说到中医、军事、哲学、美食、律法等等等等,可以说他无所不通,无一不精。难怪有人说,苏轼是个全才,是个天才。
当然,最令人敬佩的还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生命境界。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其他还有无数次的挫折、磨难,但是,这些黑暗的力量都没有把他打倒。即便去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依然能够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的身上,有着李白超凡脱俗的神仙气,有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情,有着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也有着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怀。但是,请注意,苏轼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简单地叠加。他就是他。苏轼的人格传承了这些人的精华,但是,又是对这些圣贤的精神的一种融汇,一种超越。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轼苏东坡,他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
其实苏轼晚年在写词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所讲的功业应该不是世俗之人所讲的那些功名利禄,那些荣华富贵。在苏轼看来,他的功业应该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分别的精神境界。而这样的精神境界在苏轼所写的另一首词当中也有提及。他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黄州、在惠州、在儋州,他最大的功业是什么,最大的功业是修好了他自己的那颗心,安顿了他自己的灵魂。
所以苏轼这样评价自己,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可以这样说,苏轼六十四岁的生涯,把这样的诗意人生活了出来。
苏轼的旷世奇才令后世敬仰,但世人更欣赏的是他棱角分明、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他随缘自适、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纵然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但他追求纯真、磊落的风骨坚不可摧。他历尽坎坷,但却如一竿傲竹,坚劲挺拔。他以谈笑生死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息的风云变幻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么,苏轼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苏轼的一生是阅读的一生,写作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
早在1978年,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就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语文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