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篇)多部门在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编

多部门在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编
(15篇)
目 录
  1.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2

  2.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7

  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14

  4.国资办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22

  5.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30

  6.区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35

  7.区投资促进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41

  8.市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47

  9.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63

  10.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77

  11.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94

  12.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112

  13.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122

  14.县教体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127

  15.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133

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围绕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金华“33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在科技创新链条式、集成式、融合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兰溪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提供科技支撑。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从科技局2023年工作计划的四大行动及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两大方面进行汇报。

  (一)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紧盯“亿元以上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规上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全覆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设置全覆盖”目标,继续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1-5月,累计推荐上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推荐上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企业59家(新增企业13家)。累计备案金华市研发中心78家,其中新增规上企业金华市研发中心55家(含亿元以上企业金华市研发中心22家)。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设置率提升到44%,亿元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83.1%。1-5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XX亿元,增速43.6%。指导推动润和医疗、克莱森助剂、博雷顿、双牛智造小微园、甬金电池外壳、元力新材料等6个项目备案入库。1-6月,组织R&D经费归集培训会7场,共860余家次。全覆盖式走访了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面对面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研发经费归集辅导,涉及企业100余家次。

  (二)实施科创平台能级提升行动

  加快科创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四位一体的创业孵化转化链条,推动高新区蓝鹏智汇产业园积极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排摸确定盘毂动力以及凤登绿能环保股份两家企业今年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持续推进省级功能性新材料高新区创建,积极协助高新区和金华科技局、省科技厅对接,目前已提交认定申请报告。紧盯高新区省级孵化器创建(蓝鹏智汇产业园申报省级孵化器),目前已确定创建方案,申报资料抓紧准备中。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在兰召开浙中科创走廊标志性项目调研座谈会。参与2022年浙中科创走廊发展报告修订和浙中科创走廊一周年电视发布会宣传内容组稿,提供了浙中科创走廊一周年展览展品3件(盘毂动力的绿源电动车、镁材料研究院)。

  (三)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行动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端化,深化科技对接合作。举办2023年国际镁材料高峰论坛,邀请金华各县市科技企业参加,组织4家企业与镁材料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收集镁材料技术需求8项。走访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重点院校,与镁材料研究院、凤登环保、怡钛积、中科玖源等重点企业做好对接,指导企业做好“尖兵”“领雁”计划重大技术攻关需求撰写工作。上报全市“尖兵”“领雁”计划重大技术攻关需求7项。申报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43项,其中工业类项目18个,社发类项目25个。大力推进科产教融合,高质量开展企业、院校双向互动交流,组织行知学院“专家团队服务企业”沙龙四期、浙工大兰溪校友会活动及药学院校企对接二期、中量大协同创新工程师培训二期(截至目前,一级52人通过考试,二级24人通过考试)。1-6月份,共开展校企科技对接活动28场,收集整理企业有效技术难题发布难题榜单80项,完成技术交易额XX亿元,为企业牵线挂职博士11名。

  (四)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完善科技机制体制建设,围绕省“315”、金华“33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立足我市实际,召开市委科技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完成了《2023年兰溪市科技工作要点》、《2023年浙中科创走廊工作要点》、《兰溪市科创平台能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制定,起草了《兰溪市“338”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和《国家创新性城市提能升级任务分工表》。加强清廉科技建设,销号“七张清单”项目,开展案例警示教育,警醒各科室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建章立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奖补资金规范使用的通知》(兰科党组〔2023〕5号),进一步明确奖补审核兑现流程,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清廉科技。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党建赋能科技。继续深化与供电部门党组织五方联建合作,全面发挥供电部门技术优势及市县供电公司资源禀赋,共同推进核心生产业务支撑、科技与数字化创新。

  (二)继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继续落实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制度,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任务明确、责任捆绑深入乡镇企业面对面解决问题。谋划出台《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实施方案》和《兰溪市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

  (三)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加强与税务局、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动,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宣传和落实,加强知识产权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申报意愿和申报成功率。持续开展乡镇街道科技政策宣传和研发经费归集辅导工作,适时组织新上规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坚持研发经费归集月度通报制度,努力营造比拼赶超氛围。

  (四)加大科创平台创建力度。继续推动高新区省级功能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工作。加快金兰创新城建设,力争创建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推动盘毂动力以及凤登绿能环保股份两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

  (五)深化科技协同创新。继续做好“揭榜挂帅”、技术交易、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备案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做好产学研合作工作,持续高质量开展企业、院校双向互动交流。完成科技特派员轮换及项目立项工作,做好省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验收工作,做好跟踪服务。

  (六)积极融入廊道建设。加大浙中科创走廊标志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博雷顿、珍视明、一速运动等项目建设。

  (七)加快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继续做好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继续做好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的培育,完成杨梅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价工作。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XX县卫生健康局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两个先行”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坚持“创亮点、补短板”一条主线,继续深化医共体、健共体两项改革,做好“调结构、提质量、强管理”三篇文章,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新实践擦亮健康底色,取得积极成效,入选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连续五年位列全市第一,获评宁波市全面深化改革先进集体,婴幼儿千人托位数、普惠托位占比列全市第一,医防融合工作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其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上榜全国县级智慧医院60强,获评2023年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奖;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顺利完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医共体改革持续深化。推进以城市医联体带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利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建成浙大一院甬南肿瘤防治中心,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联合医学研究中心,新增肖湘生、邵国丰等名医工作室2个,上级专家累计服务门诊人次2843人次、开展手术162例。疑难重症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开展“严重髋关节假体松动重翻修术、3D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OVERL***P吻合术”等多个县内首例手术,新建ICU床位20张并通过省级验收。实施群众“家门口住院”工程,开设住院病床200张、家庭病床157张,1-5月,基层分院出院达405人次。实施县基层重点专科三年建设行动,全面培育和发展康复、口腔、骨伤、血透等基层特色专科,丹西分院慢阻肺、石浦分院糖尿病拟申报2023年度市基层特色专科。开展基层名医工作服务站(点)建设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设立西周、贤庠、鹤浦分院等名医工作服务站(点)3个。推进基层标准化中医馆提档升级,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建成基层“旗舰中医馆”1家(石浦)、“中医阁”6家。持续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医改重点任务指标月通报制度,1-4月份,门诊均次增幅控制在5%之内,住院均次增幅为6.66%,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32%,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为123.97元,同比下降7.61元。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与数字家医、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13556人次,完成率45%,居全市第三。深化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工作,完成互认54189人次,完成率203.0%,居全市第一。

  二是“一老一小”工作走在前列。大力营造生育友好环境,构建“县-乡-村”三级金字塔型服务网络,打造县域托育共同体,新建托育机构2家,推进鹤浦、高塘、西周等5家分院“医防护”示范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新升级改造五星级公共场所母婴设施1个,全县公共现场母婴设施配置率达100%。健全托育体系建设,成立县托育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新增普惠托位240个,千人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数达4.7个,普惠托位占总托位比例达97.3%,托位使用率达67%,均位列全市第一。打造“医育养”融合模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指导人员及服务人员培训,完成养育教材的初稿编写,开展婴幼儿照护活动55场次。深入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试点工作,口腔健康、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认知功能评定、情感状态评估4项指标完成进度均排名全省前三位,为2.2万老年人绘制“健康画像”。深入挖掘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在高塘分院积极打造“医中增养”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示范点,全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达34415人次,医养服务率为36.13%。着力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在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建设安宁疗护标准病区,全县开放老年康复护理床位886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康复护理床位5.9张。

  三是医防协同工作强效融合。推进医防融合,制定《XX县公共卫生工作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初稿)》,在医疗机构中推行医疗、健康“双处方”机制,其中健康处方内容包含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妇女疾病和儿童青少年疾病等43种疾病的健康宣教。全面推进基层分院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健全高血压、糖尿病重点疾病全链条医防融合新模式,新增丹东、东陈、爵溪等11家分院慢病一体化门诊,糖尿病、高血压基层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7.68%、77.28%。持续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基础,全县4564名高脂血症患者纳入社区健康管理,完成同质同标城乡居民健康体检100846人,完成率达128.98%。持续推进重点疾病早期筛查项目,两项肺癌、重点人群结直肠癌、适龄人群慢阻肺、上消化道癌等筛查项目惠及1.3万余人次。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预警,累计处置聚集性疫情36起。深入推进职业健康管理,新增西周分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推进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建设。丰富社区精神康复模式,成立丹东街道、石浦镇、西周镇等5家同伴成长之家,开展同伴支持活动53场。

  四是亚运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组建市县融合的医疗卫生工作专班,成立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病媒生物防制等市县两级专家团队4个,制定1个总体方案、7个医疗服务二级方案、27个公共卫生二级方案、2个应急预案和3个场馆子方案,组织单项演练、组合性演练、全要素联合性演练等医疗应急演练11场。加快推进定点医院建设,根据21条任务清单指导定点医院和县急救站做好标准化建设,定点医院设置亚运专区、优化流程和设施设备,推进亚运视觉系统省级审批、餐饮服务和外语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农贸市场、单位食堂、餐饮单位、宾馆饭店、建筑工地、亚运场馆、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滋生地清理和消杀工作。持续深化健康XX建设,指导健康乡镇(村)创建工作,西周镇顺利通过了健康镇村的省级现场评审。持续深化全市唯一公共政策健康评价评估省级试点,将健康内容作为合法性审查前置条件,完成《XX县人才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工作,推进健康融入全政策。

  五是人才队伍支撑不断夯实。深入实施“半岛名医”工程,大力推进“半岛名医”引育行动,扎实推进定向委培、家燕归巢等工作,确定2023年定向培养医学生15名,今年累计招聘医学类紧缺专业医务人员82名,其中研究生9名,全职引进肿瘤外科正高级医学博士1名。成立XX县卫生健康系统“健康红·追忆革命历程”红色宣讲团,组织开展系统内“健康红”微型党课巡回宣讲活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组织开展全系统党组织党建质量评估检查和2022年度服务型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其中五星级17家,四星级31家,三星级29家。组织开展2022年度“健康说事十佳典型案例”评选工作。发展党员30名,其中高知群体党员8名,高知群体数在新发展的党员中占比26.7%。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11张,县级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分别达到35%、20%、20%以上。加快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持续深化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及市康宁医院的合作办医,持续推进浙大一院甬南肿瘤中心、眼科分中心建设,提升县域三四级手术比例,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

  二是进一步完善医防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健共体建设提档升级,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宁波大学预防医学系设立XX实习基地。平稳有序做好“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重点关注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重点机构,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推动基层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自我管理”全链条医防融合,50至74周岁人群结直肠癌筛查4000人、40周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筛查1.1万人。

  三是进一步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健全健康XX体系建设,将健康XX行动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对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健康宁波发展指数达84以上。充分发挥健康管理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借助“1+X”健康XX讲师团,开展健康素养“六进”活动,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以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至20%以下。继续开展健康社区(村)、健康步道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社区(村)达到35%,力争省卫生村创建率达90%以上。重点对亚运会XX赛区涉及的相关场所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推进墙头镇溪里方村创成省除四害村,我县城区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力争提高到国家B级。

  四是进一步打造党建工作新高地。积极发挥“两个”作用,积极打造“院科两优、德医双强”示范医院建设,打造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高地。建立党支部堡垒指数评价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星级考评,动态确定“五星”党支部比例达25%。深入贯彻落实“两双”机制,提高高知群体党员占比达33%及以上,三级医院科室主任党员占比达40%及以上,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中由科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达到90%以上。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上半年亮点工作

  2023年以来,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勠力同心,承压奋进,治污攻坚深入推进,服务发展积极有为,风险防范持续加强,创先创优亮点纷呈。天台县国控地下水自动监测试点建设项目纳入省级试点。天台县“以废治废”活性炭全过程智治减污降碳协同获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为台州市首个。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苍山绿色制造基地项目获省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试点。天台县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上半年,我县PM2.5平均浓度为25ug/m3,O3平均浓度为138ug/m3,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6.7%,“水十条”考核断面(里石门水库)、出境断面(百步)水质均达到Ⅱ类,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二)治污攻坚深入推进

  一是治气方面。完成VOCs源头替代5家和低效VOCs治理设施改造75家。开展橡胶行业整治工作,出台《天台县橡胶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基本完成洪三园区所有橡胶企业排查。完成6家B级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提升申报工作。开展锅炉炉窑深度治理,已明确5家企业治理目标,有序推进。完成路检路查29辆,入户检查20辆,完成4家机动车检查站检查工作。组织召开天台县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推进会,印发《天台县2023年深化扬尘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巩固扬尘治理工作成果。二是治水方面。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工作,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对我县5个工业园区开展随机抽查,每月企业检查不少于10家,公共管网不短于2公里。截至目前,对县内相关单位、相关企业发出5期通报,通报问题近200个。为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加强预警溯源监测,建成4个市控、1个县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三是治土方面。全面落实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年度报告制度、地下储罐备案制度、拆除活动污染防治制度,按要求落实自行监测制度,将监测方案上传“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推进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浙固码应用与视频监控。探索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编制试点方案,明确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重点排放源和重点治理措施清单。活性炭“以废治废”项目获得省“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全市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在天台召开。四是噪声治理方面。印发并实施《天台县2023年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设立县级噪声污染投诉专线,目前完成4件市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办公室交办单,县级噪声投诉专线受理2起投诉,截止6月22日共受理处置噪声相关投诉237起。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环评审批手续。对不增加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备案制管理。截至目前,已惠及企业12家,环评报告书审批从法定期限60天缩减为7天、环评报告表审批从法定期限30天缩减为7天,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推行橡胶行业项目环评模块化管理。统一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模板,共享区域环境质量数据,大幅提升环评编制效率,降低环评报告编制成本。截至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享受到洪三园区橡胶行业环评模块化改革的红利,累计为企业减负120余万元。三是主动做好重点项目帮扶服务。以项目包办为抓手,优化服务工作机制,“包办员”、助企专员主动上门服务,做好环保前期指导和审批服务,纵向与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沟通,横向与相关部门对接,及时协调解决三力士、德斯泰等重大建设项目落地的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前往企业开展“三服务”102(家)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93个。四是持续推广绿色金融政策。指导红石梁热电争取到碳排放绿色金融贷款授信3000万元。帮助天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项目成功纳入中央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这也是浙江省首批中央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企业通过质押贷款替换,由原来的1.89亿贷款额度提高至2.39亿,贷款年化利率由原来的4.9%降低至3.65%,年利息支出成本减少300万元。

  (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创新饮用水源地监管。创新实施里石门水库“电子围栏+无人机巡查”监管模式,实现“智能发现-智能预警-实时监控-抓拍取证”闭环管理,今年4月份建成以来,累计发现记录并处理钓鱼、露营、水面漂浮物、水色变化等问题超70个。二是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有序推进。目前,天台县生态环境“绿网工程”数智协同场景数字化项目,已完成系统初验,并成功上线浙政钉。橡胶行业数字化监管扩面实施,在去年完成40家企业的基础上,今年新增60家,实现对100家橡胶企业的600余套治污设施、2000余套产污设施实时信息监控,智慧运维管控,大数据分析管理,有效解决橡胶企业环保设施量大面广,执法不精准,监管难度大问题。三是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量显著增强。去年以来新考录的10名工作人员,有7名安排到执法一线。上半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绿剑2023—护航亚运”等专项检查,累计检查企业252家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38件,已做出行政处罚16件,共计罚款666.8471万元人民币,查封扣押10家次,移送公安7件。

  (五)生态文明创建扎实推进

  一是完成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上半年,专题组织到桐庐等地学习创建经验,梳理出“5大转化模式和12个典型案例” ,邀请省厅生态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专题指导,目前已经完成材料申报。二是完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复核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自查材料申报。三是积极创建省级生物多样性实践体验地。经与县财政、县委宣传部多次对接,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在县文化中心建设约800平方的生态文明教育馆和生物多样性展馆,60万元用于完善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室外生物多样性宣传展示。四是竞得3年3亿省级绿色转化财政激励资金。为高质量打通绿色转化通道,打造绿色转化实践标杆区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六)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强化

  一是加强清廉机关建设。以清廉机关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生态先锋,清风环保”清廉生态环保品牌建设,充分运用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开设“清风环保 每周廉语”等清廉宣传栏目,积极宣传清廉生态环保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路径,使清廉生态环保建设浸润人心。二是加强生态环保宣传。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为契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志愿活动20余次。选送的《明天水边会有更多白鹭》荣获“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征集活动一等奖。将政务新媒体作为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重要“信息窗口”“形象窗口”,作为开展生态环境舆论传播和引导的“标配”工具,开通天台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累计刊发信息263条,实现了重大信息传播的同频共振、整体发声。浙江日报以《天台:以生态画笔勾勒现代化和合之城》整版刊登报道。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待进一步完善。各单位各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上,缺乏相互的沟通交流,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人员力量薄弱。我局人员数量为台州市最少,中层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梯队力量建设不足。

  三、2023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稳、提、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稳水质。开展里石门水库污染物源调查、解析和评估工作,掌握水库内水质状况,摸清水库污染源分布情况,开展污染物成因溯源,针对性提出里石门水库的污染物减排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确保饮用水源地、交接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稳定保持100%。二是提气质。以亚运会环境保障为主线,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化工业废气深度治理,持续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利用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加强对涉气问题的发现能力。以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为契机,深入推进橡胶行业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三是守土质。加强土壤监测工作,要求重点单位完成监测方案和监测任务,落实隐患排查制度。推进园区和“两场”地下水检测。以危废产生超100吨企业和危废经营收集企业为重点,以浙固码和***I视频任务为重点,编制危废经营单位提升整治方案,切实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巩固洪三园区“清废”成效。坚决守牢“土壤固废保卫战”防护墙。

  二、坚持“美、新、优”,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县。一是坚持生态环境更优美。擦亮天台山水天生丽质底色,继续深化生态名县和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升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省级生态文明实践体验地、省级生物多样性实践体验地。完成生态文明教育馆和生物多样性展馆建设。二是探索美丽经济新路径。以赭溪螺溪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谋划申报EOD项目。探索“水美环境”推动“水美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打造“在天台体验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新名片,打通生物多样性相关各产业链条,探索生物多样性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县建设新路径。三是坚持营商环境更优化。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扩面。积极落实《台州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给予企业改正机会和适度的容错空间,形成我县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监管力度和“温度”兼顾、监管效果和企业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给天台经济注入更多的绿色活力。

  三、坚持“严、实、廉”,锤炼干部队伍过硬作风。一是严守底线,保障环境安全。全力护航“亚运”,保障环境质量,通过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起底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扎实整改,确保县域环境安全。持续开展“绿剑2023—护航亚运”、噪音等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深入实际,出实招得实绩。重视每一件信访,在接件、处置、回访各环节都坚持公正公开透明,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期,学习打造枫桥式执法队,坚持矛盾纠纷不出县。针对群众举报内容要一一核实,立行立改逐一查办,一件一件抓落实,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提高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三是廉洁自律,打造样板清廉机关。 深入实施“理论强廉、党建引廉、作风助廉、制度护廉、文化育廉、实干兴廉”六大工程,通过扎实理论思想根基、夯实组织生活、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制定长效机制、丰富文化育廉活动等方式,把清廉生态环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擦亮“清风环保”清廉生态环保品牌,保障政治生态延续风清气正,干部队伍保持朝气蓬勃,业务工作凸显扎实成效,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巩固。

国资办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市国资办在宁波市国资委和余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国资监管职能,紧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积极履职,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现将上半年所做重点工作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和进展情况

  (一)狠抓国资监管提升。赴江苏安徽等地学习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随后根据市主要领导意见将相关建议形成市委市政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和50项改革举措清单,日前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设置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订了议事规则和议事清单,使得国有资产的重大事项决策更有程序。针对国企融资多审批无依据的现状,首次编制了国有企业融资计划,制订了国有企业融资和担保管理办法,对计划内的实行备案制,对计划外的实行审批制,压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梳理所有业务管理制度,形成要修订的清单并抓紧制订1+N制度体系。形成国资办监管事清单,按照分级分类要求,将结合制度修改和企业功能定位,形成直接监管、委托监管和授权监管事项清单。在内部管理上,结合赛马争先抓落实的要求,首次形成国资2023年度工作要点,制订办工作规则,明确决策机制,建立了主任办公会议、班子周例会、每月办例会制度。同时优化办内设机构设置,调整科室职能和员工岗位,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队伍建设。

  (二)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目前已完成工业园区产发集团的组建,舜瑞集团、河姆渡文旅集团的架构提升,正着手推进市市场管理服中心下属企业市场开发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整体划转至舜瑞集团。针对我市园区平台小而散、管理主体多的现状,目前正在谋划塑铁集团的重组方案。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加强乡镇(街道)债务管理,目前在中介机构协助下,全市有15个乡镇(街道)正在开展清产核资和乡镇(街道)公司打造工作。下步拟采用“资产划转、层级上移”的模式,重组乡镇公司为直属国企子公司,凭借市直属国企的信用评级和资产规模融资,实现乡镇(街道)债务的规范置换。加快政府性资源、资产的盘活注入,初步清理出可盘活资产177处、帐面价值XX亿元,其中:房屋建设约37万平方米、土地约4048亩,下步拟明确资产划拨清单加快资产注入,切实增强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实力。

  (三)提升国企发展活力。制订出台《余姚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层分类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国企主责主业,完善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体系,突出经营业绩为主、综合评价企业的考核体系。针对市属企业对下属子公司考核针对性不强、形式化痕迹严重、考核激励效果不明显等现状,指导督促五大集团制定子企业个性化考核方案,确保考核动真格、见实效。以“规范管理、分类调控、效率优先、有序授权”为原则,做好2023年度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工作,同时指导企业在工资预算范围内建立科学、全面激励体系,理顺内部分配机制,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借助市重大项目融资专班统筹推进机制,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渠道。通过全力争取国家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全面抢抓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窗口期”,充分挖掘和全面梳理符合条件的专项债项目,做好项目包装谋划,强化资金要素保障。1-5月国有企业项目贷款到位资金107亿元,实际项目支出70亿元,剑江、古路头等区块开发提速,S309荷梁线余姚段一期工程等交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力推进,市属国企需承接的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切实保障。

  (五)强化投融资风险防控。出台《余姚市市属国有企业融资和管理办法》,规范国有企业融资和担保管理行为,加强融资决策流程、融资年度计划、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管控和融资报告管理,实现防风险、降成本。对于直接融资必须采用竞争性方案选定三方机构,对于间接融资也要求采用比选择优选定金融机构。6月起,国资办实行了国企申报每月融资计划,国资办向金融机构统一发布,由金融机构形成方案提交给企业,企业优选结果向国资办备案。针对舜欣投资公司同时履行母基金出资和基金管理人职责、基金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投资决策程序难以规避行政决策风险等问题,对《余姚舜欣产业发展基金(母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着手建立基金管理“1+3”制度体系,以加强基金运行风险防控。

  (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学习常抓不懈,上半年组织开展“周二夜学”18次,科室业务交流7次,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国企改革、法治教育、档案管理、党员发展、工资预结算等内容。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对《市国资办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市国资办领导班子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进行修订完善,并对《“四明红锋强基指数”市直属国有企业党组织考评指标体系(试行)》考评内容进一步落细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做好市直属国企党组织星级评定,目前有五星级党组织13个,四星级党组织12个,三星级党组织9个。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严格按程序推进发展党员,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务培训,组织开展市直属国有企业“八八战略”主题微型党课选拔赛,推荐3名选手参加全市复赛,最终2名选手入围决赛并分获二、三等奖。清廉建设。“清廉国企”建设不断深化,下发《余姚清廉国企建设标准》,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融入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管控提升、同类归并、重组整合等方式,加快形成“集团板块统筹、核心企业聚力、项目公司支撑”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能级。近期做好塑铁集团、机器人产业集团的重组整合。加快镇街资产清查、平台整合、债务置换。远期要考虑更大力度的重组,解决平台多、层次长、业务重叠的问题,统筹考虑1+N与1+1+1架构的合理性。

  (二)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资源。一是完成国有企业资产资源盘点,形成资产资源资金清单,针对低效、闲置资产以“用、售、租、融”方式进行有效盘活。二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非转经(包括非自用的,原基建账未移交的资产)再核查,以合理方式推动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加快实施市场管理中心、规划设计院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和统一划转。推动部分事业单位委外服务功能由国企承接。三是谋划各类特许经营权(如采砂、采矿权、广告位经营权、市政园林河道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权、地下管廊运维权等)以合理方式授予国企。

  (三)进一步提升国企经营能力。一是加快拓展经营性业务。充分挖掘区域市场,形成国企招商清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利用混改等方式快速提升核心能力。二是加快实施“一企一策”对标提升方案。以打造现代新国企的高标准,组织开展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制定对标实施方案,围绕战略管理、财务运营、风险管控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高企业管理质效水平。三是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能力。做大做强国资基金体系,制订母基金议事规则、投决制度、财务制度、风控制度、投后管理制度,优选母基金管理机构,整合已出资基金,构建覆盖关键产业领域及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四是防范和化解国企债务风险。对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行利率指导区间制度,对国有企业境外融资、直接融资、超计划融资和超综合成本的融资实行审批制,其他融资实行备案制。建立大额资金监管平台,强化资金管控。运用好市重大项目融资专班统筹推进机制,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注重期限合理搭配,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四)进一步提升国企发展活力。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企去行政化,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国资办、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党组织、监事会、职工大会的权责,厘清各主体边界,提升运行效率。二是推进市场化用工机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快“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面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全面实施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三是激发经理层活力。完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刚性约束,考核结果与国企负责人激励约束相挂钩。对经理层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先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五)进一步优化国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评价。制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事清单,建立国资国企改革专题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列入督查事项和绩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将街镇园区也纳入考核范围。二是规范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国资管理1+N制度体系,制定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授权管理清单,深化事项改革、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简化办事审批层级,推动服务提速提效。三是建立国资国企领域容错免责机制。落实***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建立容错免责事项实施清单管理,严格规范免责标准,细化减免责任程序,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充分调动国资国企管理人员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国资国企人才目录清单,优化招聘方式。

  (六)进一步提升国资国企管理基础。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和统计评价。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重点强化资金统筹管控,建强财务人员队伍,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强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二是建立智慧国资监管平台。结合宁波市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进度,推进国资国企一体化平台建设,强化业务监管、数据分析、风险防范等功能,全面实现“业务通”。三是加强专业化培训。以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财务、投融资、合规、内部管理等各种专题培训。以走出去的方式,到长兴等地学习平台转型、资产注入等经验。

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全区“七创争先”大会精神,围绕“千年商埠发源地·未来都市核心区”定位,奋力打造亩均效益领跑街道、首善之区窗口街道。

  (一)以招商引智为中心强攻坚,迈向经济发展新台阶。一是提速提效推进项目。重点项目新世界项目K11艺术购物中心全部封顶,2栋甲级写字楼结顶,正在开展粗装修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预计年底完成所有幕墙安装。中央公园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粗装修和机电安装正在施工。二是招大招强蓄力赋能。引进山有明、艺悦商业管理(外资)等重大项目5个,在跟亿元以上项目2个。通过举办“招商引智”推介会、“新蕴甬动、向上生长”品牌沙龙招商推介会、“乘风夜肆”夜市活动等,新世界上半年入驻企业16家。三是精准精细助企发展。新世界宁波塔被认定为全区首批四星级楼宇,高盛电气、天目导航科技、三品软件科技等3家企业入选2023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苗子企业。18家企业上榜2022年度鄞州经济风云榜,其中大力神鼎1家,大力鼎2家。

  (二)以美丽城市为目标优生态,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一是城市更新展现成效。华严片区化改造项目成功申报城市更新浙江省省级试点。宝泰花苑、万兴小区、怡景花园等3个旧改项目竣工验收,中山小区一、二期旧改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二是重点整治提速提质。开展五水共治“找寻查挖”专项行动,闭环解决一般问题20处,重点问题10处。合法处置“三改一拆”各类违建10754.6平方米,办理智慧城管案件3298件、执法案件285件。

  (三)以居民生活为重点提品质,实现共同富裕新成效。

  一是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完成全国文明城市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国测等迎检工作,启动朱雀新村“乐鄞邻”居民自治站建设项目,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规范化建设、三周边重点区域提升等四项专题行动,累计整改问题2983个。二是以民生实事为头等事。完成甬港菜市场无障碍设施改造一项省级民生实事工程、嵌入式体育新空间和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家庭等两项区级民生实事工程。 三是以民政服务为着力点。2023年春节慰问低保117户、特困12户、低保边缘16户共计XX元;困境儿童完成档案管理24人上门随访144人次;对195户公租房申请家庭进行了初审;临时救助23户,救助金额XX万元。

  (四)以风险防控为抓手促和谐,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平安建设抓管理。依托短信平台、“码上安全”等新载体,宣传反电诈、反邪、禁毒等平安知识,累计推送短信3万余条。聚焦重点人员,实现重大会议和活动期间零非访、零失控、零脱管。二是安全生产抓规范。抓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安全生产事前立案2起,消防处罚255起,实现自查、巡查“两个率”100%。对餐饮店、公寓楼、KTV等重点场所进行消防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160多条。三是网格管理抓成效。积极推进“四个平台”高效运转,基础信息维护17152次,走访巡查146513次,处置事件5852件,活跃度100%,每日上线率100%。成立宁波市首家“网格学院”,举办4次网格员专题培训。

  (五)以党的建设为基石强组织,激发党建党风新水准。一是抓亮点。有序推进XX(划船)党建综合示范区迁址工作,项目进入招投标。制定“书记领航·强基共富”项目方案并引导各社区申报,与东钱湖文旅集团完成“党建联建促振兴·携手共迈共富路”结对。二是重基础。高标准做好社区组织换届回头看,对10个社区逐一进行测评、座谈等。高质量完成流动党员排查百日攻坚行动,排查人数超750人。三是整作风。开展“以案说纪”6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重点风险防范等专题学习3次。深入推进教育整顿学习,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通过每日“时习之·每日一句”和“每日讲规说纪”、每周一篇原文学习等,不断提高纪检监察能力。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招商引智,经济发展更加优化。一是攻坚经济指标。认真剖析劣势指标,及时采取措施。用好新世界、MFG等商务楼宇及手头资源,力争更多优质项目引进。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加快新世界广场、鄞州人民医院东院区、潜龙公园、雷公巷等在建项目进度,积极挖潜固投入统,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三是抓好招商守商。跟进新世界外资项目资金到位,重点做好新世界及花园里招商工作。通过赴外招商推介、加快楼宇政策落地等,着力引进一批金融总部、商务服务、航运物流龙头企业。

  (二)统筹发展,城市面貌更加美丽。一是推动特色亮点呈现。狠抓新世界广场项目、七塔禅寺“两馆三园”、华严片区化改造试点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城市风貌整体提升。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提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房屋安全巡查、河道巡查等工作,加大防违控违的宣传和管控力度,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

  (三)共建共享,社会民生更加改善。一是实施日常救助工作。依法依规做好低保审核审批,加强助医、助学、助困的管理和审核,实现求助与救助的高效对接,实现低保、低收入、因病致贫人员全年救助和慰问“零盲区”。二是推进养老托育发展。新申报朱雀社区和潜龙社区为鄞州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中的“1+X”托育服务场景和“2+X”养老服务场景,加强对现有的托育机构进行规范性指导,寻求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入驻。三是强化现代社区建设。做好现代社区“五定”亮显工作,为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做好准备。稳步推进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清廉阵地、朱雀新村“乐鄞邻”居民自治站、后塘社区“居民会客厅”等建设。

  (四)坚守底线,社会大局更加和谐。一是守底线、保平安。稳字当头、防字在先,动态排摸、梳理辖区不稳定因素,落实亚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重点人员的有效管控,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二是抓检查,强整治。强化“码上安全”力度。持续推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检查,进一步强化企业经营主体、社区网格长、应急管理所、执法中队等多方联动,确保两个率100%。三是重培训、优队伍。积极探索“名师+日常师资”网格学院导师帮带、网格培训“乡土教材”编制、“金牌网格员”典型培育和“学分制”网格学员跟踪评价体系等特色做法。

  (五)凝心聚力,党的建设更加强化。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根据上级时间节点,认真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心谋划安排、精细组织实施,强化理论学习和成果运用,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着力做好特色工作。针对上报“书记领航·强基共富”项目,召开专题评估会,选出一批典型案例,编印项目巡礼互学手册,并将评比结果与评星定级、评先评优挂钩。三是深入打造清朗XX。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同时通过“以案说纪”“清风微课”“清廉工程”“廉节新风”等形式扩大清朗XX渗透力。

区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敢为敢闯,真抓实干,高质量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全力交出经济发展高分答卷。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7.5%,居全省七大新区首位。1-5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4.9%。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项目有力推进。一是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今年已累计签约项目21个,其中XX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XX亿元以上项目1个。二是项目申报成效显著。1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XX亿元,总投资居全市第一。6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市县长项目,合计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用地面积1597亩,入选项目数、固定资产投资、用地面积均居全市第一。8个项目列入2023年第一批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XX亿元,项目数、总投资均居全市第一。5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产业项目,入选项目数、固定资产投资、用地面积均列全市第一。三是项目建设攻坚提速。1-5月,148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完成投资XX亿元,投资完成率47.6%,新建项目开工率达52.3%。16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投资完成率56%;8个第一批省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100%,6个省市县长项目开工率50%,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80%。

  (二)平台能级加快提升。一是“万亩千亿”平台再创佳绩。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2022年考评排名第二、第四;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中芯集成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首家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大会。二是综保区加快建设。截至6月中旬,实现一线进出口额XX亿元。全力招引优质项目,累计注册入驻企业53家;高端制造产业园、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保税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竣工投用,启动二期涉及村庄拆迁和工程设计。三是袍江有机更新成效初显。“绍芯谷”成功入选 “城市更新”省级试点,马海片区工业社区建设列入省级试点,完成4个项目签约和3个项目准入审批。

  (三)城市配套日趋完善。一是持续优化空间布局。结合“两区”全域空间战略规划研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对江滨、袍江、高新等片区进行全域优化,围绕网络大城市重要节点,高质量开展马海“绍芯谷”、沥海副中心、皋埠片区(集成电路小镇)等重点区块规划研究。二是持续优化公共配套。2023年实施政府投资项目82个,1-5月,38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0%,44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0个。省肿瘤医院绍兴院区、金融学院绍兴校区、城市水街、沧海未来社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三是持续优化路网体系。保障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滨海段、越东路连接线、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项目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XX区段主线已全线合拢,实施涂山路、洋江路(中兴大道—越兴路段)改造提升、G329国道(越东路—越兴路)快速路沿线景观美化提升等工程,营造亚运城市最美风景。

  (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项目服务提速增效。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落实重大项目督导服务机制,创新实施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机制,完成产业项目供地1050亩,开工重点产业项目14个,开工率77.5%,其中拿地即开工8个、拿地即开工率57%。二是创新生态加快构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过渡校区完工并交付使用,绍芯实验室科研场地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实施,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工程实质性开工,兰花苑、水岸香堤等一批人才公寓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实体化组建运作全省首家开发区国有人才发展公司,实质性运作50亿元人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产业+人才+基金+项目+专业孵化器”的闭环生态,积极申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省级试点。三是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开设“通办综合服务窗口”,整合涉企审批力量,实现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开展重点项目增值服务专项行动,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助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五)党建引领切实强化。一是强化机关党建工作。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先学先查先改工作。开展“三型争创、强根壮脉”行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化推进党建联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二是抓实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委专责监督作用,推进新区机关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开展“学大会精神、强警示教育、促作风提升”专题活动月,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围绕打造“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干部队伍,部署开展政治素养提升、组织建设提纯、履职能力提质和考评机制优化四大行动,持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二、2023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XX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经济增速看滨海、项目建设看滨海、改革创新看滨海、干部作为看滨海”的工作要求,锚定省级新区“第一方阵”目标,敢为善为、图强争先,争当全市发展平台排头兵,以实干实绩为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作出更大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动能。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年力争引进XX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紧盯省“千项万亿”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省市县长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攻坚机制,落实项目攻坚行动,加快万向钱潮、永泰生物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投资增速15%,全年开工入库率达95%。

  (二)培育壮大产业平台,提升平台发展能级。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确保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排名持续领跑。全面实施综保区“百亿百强”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全市域联动发展,确保首年全国综保区绩效评估入围B类行列。袍江经开区、绍兴高新区全国排名力争实现进位。

  (三)加快重点片区开发,提高城市内核品质。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深化完善重要片区规划设计,抓好沥海副中心规划实施,加快完成皋埠片区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袍江片区高标准建设以“泛半导体+”为主导产业的“绍芯谷”,打造成为腾笼换鸟的全国样板;江滨片区加快推进肿瘤医院、金融学院、未来社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高新片区通过集成电路小镇的功能空间重塑,通过“服务+”从单一的产业园区走向复合多元的产业社区,集成电路小镇力争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四)深化人才科技赋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全力创建省级科创平台。加快滨海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建设,积极招引落户华汇检测基地等项目。纵深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高规格举办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等赛事活动,高水平打造一批星级人才创业园区,谋划实施产业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推出试验区改革新举措,加快形成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

  (五)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深化两区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全域通办”,加大数字赋能、充分放权授权、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动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完善工业厂房“结顶预验收”等制度,强化项目协调、全程服务,促使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再加速。通过盘活存量奖励、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等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六)注重发挥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保障。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检查和廉洁警示教育,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坚持以选人用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牵引,努力打造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干部队伍。

区投资促进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投资促进中心持续深化“招大引强年”攻坚行动,锚定构建“3+3”产业新格局不动摇,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全力以赴抓重大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上半年,全区签约XX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总投资316亿元,签约数位列全市第一,其中润马光能、嘉化氢能2个项目已认定落地,提前完成市对区50亿、100亿重大项目招引考核任务。2021-2022年落地已入统的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一季度新增实物量投资XX亿元,完成半年任务42%;2022年落地的XX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一季度新增实物量投资XX亿元,完成半年任务39%。(二季度相关数据有待7月底出炉)。

  上半年,全区外出考察对接76家企业,新增XX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2条,其中重点盯引XX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个。

  (一)项目推进情况

  1.本年新招项目推进情况:其中润马光能项目,已开始电子厂房钢结构、桩基施工;嘉化氢能项目用地已完成平整,目前正进行地勘,计划6月底前完成;华人运通“双智”项目已入驻过渡期办公场所,过渡厂房计划将于6月底前完成交付;芯瓷项目已完成厂房交接,开始进场装修;超越服务器项目,目前已开展装修规划;元创汽车项目,目前设计改造团体正在组建,部分人员已开展爱特厂房交接工作。

  2.上年在建项目推进情况:昀丰硅片项目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已开工建设;亚孙砂轮项目地块剩余一条3.5KV高压线路将于6月18日左右完成迁移,计划迁移完成后尽快组织进场施工;永途电摩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尽快进场装修;华芯半导体项目计划8-9月进场装修;鹰溪内存芯片项目计划7月底前明确建设模式。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围绕“三个强化”,夯实招商引资基础。一是强化牵头抓总。作为全区招商引资的牵头和主力部门,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与区招商、科技龙芯专班形成强大招商合力,推动各项招商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坚持“大干快上、以干促上”,主动靠前、专人跟踪,诸如润马光能项目,自春节以来连日奋战在项目一线,最终“先借后返”方式新增用地指标400亩,实现了签约项目当年开工。三是强化协同作战。对标《2023年度市县区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及考核细则表》,制定《2021-2022年落地3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抓实物量责任清单》,针对11个未开工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汇聚部门合力、协同作战。

  (三)围绕“三个紧抓”,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一是紧抓节会平台招商。充分利用平台活动强大宣传作用,4月30日,首届新时代活力侨乡城市大会上,现场15个新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203亿元。二是紧抓产业链招商。坚持聚焦“3+3”产业强链补链,向区委递交了光伏电池及新能源动力电池两份产业分析报告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发区领导班子及各单位“一把手”研学。三是紧抓驻外招商。上半年,四个分部累计走访商会、企业887家,有效接洽招商项目90个,邀请赴金考察企业30批次,意向项目42个,已签约项目8个,落地项目5个。

  (四)围绕“三个聚焦”,提升营商环境建设。一是聚焦政策宣讲。更新完善投资指南、目标企业清单、政策汇编,涵盖了新区概况、产业布局、扶持政策和招商平台等信息,使企业一目了然,快速了解新区、熟悉新区,达到“看单点菜”的目的。二是聚焦政务服务。主动上门、积极拜访,助力招商项目加速建设,推动“招大引强年”活动走深走实。上半年共走访企业5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10个。截至目前,共兑现各类优惠奖励补助资金近XX亿元。三是聚焦平台搭建。坚持“搭平台、强合作、促发展”,推动商会间的深入交流活动,带动地域间的更大范围合作,2023年3月组织12家企业赴荷兰、德国开展投资考察交流。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要求,以“打造浙中增长极 建设未来新中心”的实干担当,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全力推动招大引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为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3+3”产业体系、促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一)进一步强化目标任务管理

   1.统筹推进。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确保2023年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加强重点投资促进指标动态管理,及时补缺补差,确保优势指标不失分,弱势指标多争分。

   2.重点突破。对引进XX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三率”(项目落地率、项目开工率、项目入统率)等重点考核目标进行责任分解、定期研判,重点关注抓实物量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需要协调事项,进一步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

   3.对接沟通。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协调与支持;同时,加强与区级对口部门的联系沟通,强化整体联动,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等环节组团攻坚。

   (二)进一步提升项目招引质效

   4.创新载体,加大招商推介。充分发挥我区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围绕招大引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组织小分队上门开展招商活动。同时采取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形式,主动出击,多方联动,努力拓展招商渠道。

   5.围绕龙头,加大强链补链。紧盯信创及视频类硬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三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纽顿新能源、润马光能、龙芯中科等龙头型、链主型企业的带动作用,聚焦其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跟踪招引,推动形成规模效应。

   6.加强指导、强化驻外招商。加大对四个驻外分部的考核指导,依托驻点城市丰富的产业资源,瞄准领军企业、头部企业,深入开展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乡贤招商等,推动更多高端项目、资源、人才向新区集聚,不断承接重点区域产业转移。

   (三)进一步保障项目落地服务

   7.保持攻坚态势,形成推进合力。树牢“重落地、重质量、重实效”工作导向,形成区领导牵头办、责任单位具体办、职能部门协同办的推进态势,全力加快洽谈、做地、设计、审批等环节进度,推动项目全面加速。

   8.组建工作专班,确保按时推进。全力破解招商项目重难点,制定项目工作推进计划表,层层落实任务、责任、问题、时间“四张清单”,实行全过程服务,及时化解招商项目阻梗点,助推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保障项目按时间节点开工建设。

   9.注重后续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优化项目签约落地、手续报批报建、工程建设推进、投产后续服务、政策奖补兑现等“一整套”服务流程,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真正做到让企业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四)进一步提升招商队伍素质

   10.狠抓党建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动投资促进工作发展结合起来,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深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进作风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招商项目质量提升、精准服务企业、投资宣传推介等工作中,全力推动投资促进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11.配强驻外招商队伍。抓住驻外分部服务期即将届满的时机,根据市、区工作要求,选配优秀干部充实到驻外招商第一线,着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同时,落细落实各项关爱政策,让驻外人员无后顾之忧。

   12.加大队伍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举办一期脱产培训的形式,重点围绕区情区况、产业优势、激励政策、招商礼仪等方面知识开展培训学习,同时就项目认定标准、考核办法等内容进行全面讲解,提升招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市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加快调整支出结构,规范支出优先顺序,集中财力保“三保”、保重点,从严从实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不断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财力保障。2023年1至6月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6.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累计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5.76%;1至6月份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9%。现将有关财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收入组织强财力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推动涉税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征管质效。加强收入预期测算,跟踪落实收入入库,努力保住存量、挖掘增量,涵养培植税源,夯实增收基础。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缴尽缴。认真贯彻执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政策规定,有序组织开展对全市非税收入重点单位、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分析,编制全市全年非税收入的预算,同时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收缴力度,堵塞征管漏洞。2023年1至6月,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的非税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10.13%。三是完成存量资金清理。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2021年及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回收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56条,涉及金额XX亿元,清理本级存量资金XX亿元,涉及单位170家,极大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四是全力盘活国有资产。根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资产性质情况,分类处理,实现集中统一监管,推动资产集中、资本集聚、资金集成、资源集约。优化管理手段,通过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盘活各类存量资产,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基本支出预算按进度拨付,项目支出预算按各项专项投资计划和财政性投资项目建设计划以及项目进度拨付,及时落实到位各项工业扶持政策资金。2023年1至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XX万元的65.26%,同比增长2.43%。二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决贯彻“以收定支”和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合理调度资金,保障了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农林水等各项民生支出,兜牢了“三保”底线。2023年1至6月,民生支出XX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03%,同比增长19.77个百分点。三是加强支出进度分析,做好预算支出执行动态监控。及时反映预算执行动态,完善预算支出执行分析制度。同时全面跟踪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加强核查并通报违规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确保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可靠。四是建立健全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增强部门预算单位加强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

  (三)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一是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促进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切实减轻了微小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成本,撬动就业、再就业与创业的活力。上半年我市三家创业担保贷款项目合作机构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57笔,新发放贷款金额XX万元,预计拨付创贷贴息资金XX万元。同时组织了稳定市场三项贷款贴息资金申报工作。惠及中小微企业58户,涉及贷款总金额XX万元,拨付贴息资金XX万元。另外构建并完善了我市应急转贷纾困基金服务体系,设立了规模为一个亿的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基金,充分发挥其在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债务风险化解、重点企业纾困等方面重要作用。二是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奖补政策,切实推进“免申即享”。?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据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和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协议,按程序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鑫隆冶金、物易通、鸿展科技等重点企业奖补资金进行审核,确保了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奖补策落在实处。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技改专项资金XX万元,支持重点企业购置先进设备,技改扩规。同时对具备实行“免申即享”条件的惠企奖补资金实行“免申报,零审批,资金直达”拨付机制,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节约了企业办事时间。截至2023年5月底,采取“免申即享”兑现各项惠企政策性奖补资金累计XX万元,奖补涉及工业企业投产达效、技改扩规、进规入库、高新技术企业等30多个奖项,惠及全市536家中小微企业,资金全部在9个工作日内拨付完毕。三是认真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提升政府采购效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完成了财政预算一体化政府采购模板的上线,实现采购人(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线上备案、采购项目推送。同时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继续对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印发《关于加强采购人主体责任 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压实了采购人的主体责任,强化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执行力度。另外聚焦工作机制创新,也进一步健全了质疑、投诉处理机制。印发《天门市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调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采购人、代理机构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注重调解质量相匹配的原则,持续提高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处理效率,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四)抓好民生工程增福祉

  一是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落实社保基金补助配套政策,2023年初预算安排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XX万元;落实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财政补贴提标政策,从2023年1月起,提高了居民养老参保缴费补贴标准,从三档调整为六档;落实失业保险省级统收统支政策,失业保险基金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行省级统收统支,失业保险各项收入全部上解省财政专户,支出由省财政专户统一拨付。二是进一步落实困难群众救助政策。筹集困难群众救助(社会救助)资金XX万元,并按时拨付1-6月困难群众救助对象47933人的生活救助共11180万元,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残疾人两补贴资金XX万元,并及时拨入财政专户,1-6月发放补贴资金XX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筹集专项资金XX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落实优抚优待政策,筹集抚恤资金XX万元,并分月拨付各类优抚对象10157人的补贴资金XX万元;落实退役安置补助政策,筹集退役安置经费(含军队离退人员经费)XX万元,及时拨付各类退役安置经费XX万元;支持开展退役军人困难帮扶工作,落实退役军人“解四难”专项资金XX万元和下岗志愿兵解困专项补助资金XX万元。四是进一步推进健康湖北行动。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拨付各类防控经费XX万元;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建设,拨付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405万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完善财政投入政策,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筹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补助资金XX万元和基层医疗机构收支补差XX万元。五是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筹集就业补助XX万元,确保就业创业等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人社部门制定2023年就业补助使用方案,精准开展就业创业工作,配合人社部门完善就业创业有关办法,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时拨付就业补助资金XX万元。六是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统筹安排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XX万元,支持残疾人开展就业创业、开展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以及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安排重度残疾人基本医保代缴资金XX万元。七是进一步实现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2023年教科文口部门预算编制总额XX万元,截至5月底已拨付各类资金XX万元。集中财力保证了义务教育资金的全面落实;按照上级相关政策核实并按生均标准落实了幼儿公用经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高中公用经费和中职、高职生均财政拨款政策等。

  (五)维护生态安全筑屏障

  一是大力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荆门、潜江、仙桃和汉川市就汉江、京山河和天门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我市乃至全省联动,进一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二是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配合制订《天门市2023年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责任台账,压实工作责任;配合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与生态环境局讨论创新工作方法,将蓝天卫士项目融合,采取固定摄像头与无人机巡查结合,及时发现处置隐患,有效防范大气污染。三是围绕长江大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分管领导牵头,生态科长为联络员,每月对挂点的小板镇巡林;加强卫片执法经费保障,根据卫星图片对天门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严格保护我市耕地和矿产资源;配合自规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有序推进村庄规划;配合岳口工业园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项目申报中央资金,预算总投资4618万元,有望在年底建成。

  (六)完善财政管理防风险

  一是扎实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重点聚焦减税降费、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收入虚收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预决算公开情况等9类问题开展自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资料报送工作。二是持续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及化解工作。充分利用债务监测平台,对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新增政府债务增减变动情况进行监控,严控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行为。同时按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市融资平台和市直部门的债务进行认真摸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市隐性债务底数。通过对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分类制定中长期偿债规划,制定2023年化债方案,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多渠道化解隐性债务。三是大力推进违规吃喝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严格规定了监督检查内容为2021年1月以来全市财政系统违规吃喝问题,包含违规接受宴请、“组团吃喝”、搞“小圈子”,做请托“中间人”等。监督检查专班已于2月份对局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局乡镇办场财政管理所2021年、2022年公务接待财务票据进行了检查。

  (七)优化国资管理提效能

  一是全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管理改革。制定出台了《天门市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改革,构建集中统一、分类管理、授权明确、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同时按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天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查核资,切实摸清单位国有资产实底。二是落实纾困政策,开展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租金减免工作。制定了《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租金减免、缓缴相关工作的通知》,将减免的相关要求和表格下发各单位,2023年,我市应对516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减免,应减免金额XX万元,截至现在,已减免71家,减免金额XX万元,减免率6.55%。三是加大资产盘活,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集中处置单位更新的车辆。公开拍卖车辆8台,拍卖收入XX元;组织2023年首次罚没物资拍卖会,处置纪委监委移交罚没物品。拍卖收入XX万元,溢价率达到43.09%;贯彻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调剂单位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最大效益。四是优化监管方式,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职责。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打造覆盖全过程的出资人监督体系;注重系统联动监管,逐步推进审计、巡视巡察等多元化监督,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监督工作闭环;注重数字化监管,按照全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统一部署,搭建数字化“国资监管大脑”,目前已实现了网络通、视频通,并完成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

  (八)落实主体责任强担当

  一是深化党建工作,落实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抓基层党建“三个一”重要工作举措,完成作出公开承诺、领办党建品牌、建立党建联系点的工作要求;申报“提能力、创特色、求实效、争一流”活动特色组织工作,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上报了两个重点课题,后期将展开调研攻关;打造“阳光财政·惠企惠民”党建品牌,计划今年打造至少1个红旗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财政发展,以财政担当凝人心、聚合力,推动财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执行“双报到”制度。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干部分别到居住地和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认真开展下沉工作。积极参加西龙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局党组领导参加社区3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党课。组织全局120名党员干部下沉西龙社区参与非机动车注册登记,每三周常态化下沉社区。三是积极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及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完成上半年湖北省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系统30项材料上报。利用一楼大厅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微视频展播、国家安全日宣传、新中国史学习等,开展“创新阅读·书香天门”短视频拍摄,“家书传家风”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等,营造浓厚的氛围,提高创建文明单位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对2022年共同缔造项目建设开展督导,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察看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共同缔造建设项目如期完工。四是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和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书记和局党组成员带头上廉政党课,参加全市廉政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两个责任”的压力传导到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了主体责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纠正“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双评议”活动,配合做好行风热线等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起势之年。下半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锚定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继续以“作风整顿年”、“能力提升年”、“财源建设年”为抓手,打造“为民财政、服务财政、创新财政”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奋力推进“百强进位”,着力打造“三区三基地”,加快推动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成势见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9147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