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学校)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思政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要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上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价值遵循、描绘了实践图景。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歌猛进,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模式与组织形式。作为引领价值导向、输出主流思想、塑造行为规范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议题。
    一、数字思政的生成机理
    在数字化潮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共通、共进的演变中,数字思政应运而生。“数字思政是将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机器学习和相关算法为核心,对在线思政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自动化决策。”
    1.政策指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凝心聚力、统一共识的职责使命,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势必要遵循教育数字化的行动战略,从根本上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与关系、系统及外部环境关系进行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数字化内容供给,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源头活水”,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的时代新人。再次,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表达是核心,因事关教育成效及改革成败,须紧跟育人环境变迁,创新育人形式。
    2.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数字技术创设的世界不是科技领域鼓吹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全真的全新数字世界,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育人内容具象化,以生动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图像、音视频等直观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偏好、需求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借助算法开展动态评估,关注个体差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数字技术将推动互联互动的数字思政教育场域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开放式、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动态建构与交互成为可能。
    3.需求策动: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体特征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性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理念培育功能,然而育人场景单调、重复,缺乏个性化、精准化育人指向,育人形式、手段新意不足,难以满足“平视一代”的教育需求。“95后”“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对数字技术变革引发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持拥抱态度。数字思政是网络思政的延展升级,集开放网络、海量数据、智能技术于一体,三者互为驱动、良性循环,既能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又能提炼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在数字化浪潮的助推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方的供需平衡,持续推动思政内容与实践的优化迭代。
    二、数字思政的价值意蕴
    数字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时代价值的数字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可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数据留痕”中重新把握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手段。数字思政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分布式全真空间。
1.焕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9362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