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调研报告

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调研报告
   孤独是人的一种情感本真性存在,是个体感觉与他人或社会陷入一种疏远或隔离状态的心理体验。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社交、情感诸方面的压力和焦虑日益增大,容易陷入孤独心理困境。如何让青年大学生走出孤独,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问题之困: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的现实审思
   从状态性孤独的角度来看,青年大学生的孤独心理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因缺乏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言语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将自我封闭起来,形成与所处环境隔绝,进而在内心深处充满孤单寂寞的封闭心理状态。其现实表征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1.孤独心理障碍问题凸显。青年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充满激情和活力,理应在大学阶段具备完整健全的人格、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建立起有情有爱、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然而,现实中部分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障碍问题凸显,严重影响其学业与生活。具体而言,有的青年大学生胆小羞涩、不善言辞,惧怕与他人接触交往,更无法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这加深了他们自身的自卑感和孤独感,进而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有的青年大学生虽然渴望同他人友好相处,期待师生间、同学间增进对话互动,发展相互间的友谊,但又不愿轻易向他人敞开心扉、倾诉衷肠,进而怀疑自己的交往能力,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总而言之,部分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渴望与他人相处交往,愿意参与集体生活,另一方面又惧怕与他人相处交往时不合群,因而始终陷于复杂矛盾的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恶性循环,致使部分青年大学生变得封闭且压抑。
   2.参与集体活动热情衰减。大学教育鼓励每位青年大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诉求和价值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愈发个性化、自主化,这势必影响其参与集体生活的热情。与此同时,由于高校目前普遍实行学分制、课程选修制和弹性学制,青年大学生自主选课,他们的课程计划、课程时间和课程地点因人而异。这种较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既不利于他们保持稳定熟识的朋友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与他人在学习、生活上的交集,不利于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集体意识。特别是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部分青年大学生受学习、就业、情感等多重问题叠加的挑战,心理压力骤增,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明显衰减,交往圈因而固化、缩小,在心理问题生成时不易得到及时的帮助或解决。
   3.人际交往实践能力欠缺。青年大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由于对人际交往的内容、形式缺乏合理性认知且实践能力不足,会出现社会性发展的迟滞,即社会性发展没有达到大学生这个发展阶段的相关要求。从日常表现来看,有的青年大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害怕老师提问,对站到讲台上面对师生发言感到忧惧,因而在课堂上表现得沉默寡言;有的青年大学生在陌生环境、公共场合中十分胆怯、拘谨不自如;有的青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以平等、友善、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甚至偶尔出现言语过激、措辞不当的情况,对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人际关系愈发疏远。从客观环境来看,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勇于追新立异、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00后”群体。他们凭借网络虚拟性、超时空性等方面的优势,与天涯海角的他人“连结”在一起,在虚拟空间里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因而会越来越不愿面对面与老师、同学真心交流,线下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在实际生活中会陷入心理孤独。此外,不少青年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追求学分绩点,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客观上加剧了朋辈群体间的学业竞争。基于竞争心态的困扰,部分青年大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人际交往,因而实践交往能力锻炼不足,甚至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更容易陷入苦恼、郁闷的消极情绪中。
   二、化解之道: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适策略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孤独心理问题,从尊重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维发力、综合施策,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适和化解,为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伦理性道德感的激发塑造功能。***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从青年期开始,个体开始意识到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及广泛流行的舆论观点,开始形成概括性的道德标准和观念,并对有关国家、社会、人民等重大社会内容产生深刻的道德情感。因此,激发和塑造正向的伦理性道德感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将自身的情绪与国家发展、人民命运、社会进步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化解其孤独心理的关键环节和首要途径。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从“养成氛围”“人际联系”等方面激发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正向伦理性道德感。首先,高校要注重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党史学习、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等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促进其落实、落细、落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9694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